控制台上,倒计时无情地跳动着:47小时59分32秒。观察者抵达的倒计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人心头。
“系统控制度89%意味着我们还有11%的功能无法使用。”艾娅在全息控制台前快速操作着,“我正在尝试定位缺失的控制模块。”
陆见平站在沙漏核心前,感受着时间在指尖流动。0.5秒的预知能力如同一把双刃剑,既给了他前所未有的优势,也让他的感官超载。每一次使用,都有无数可能的未来画面涌入脑海,区分现实与预知变得越来越困难。
“缺失的模块在这里。”苏晓突然指向全息地图上的一个偏远区域,“系统显示那里有一个独立的时间囊,存储着上古文明的最终研究成果。”
雷烈检查着武器能量:“距离不近,而且时间乱流依然存在。路上不会太平。”
陆见平集中精神,尝试预知通往时间囊的路径。剧烈的头痛立刻袭来,视野中出现了数十种不同的未来分支——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只有少数几条路径通向成功。
“路很危险,但并非不可行。”他揉着太阳穴,“不过我们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应对时间乱流。”
守护者的声音适时响起:“建议激活‘时间编织’协议。该协议允许使用者短暂地重组局部时间流,创造稳定的通道。”
全息控制台上出现了一个复杂的界面,显示着时间编织的基本原理。它不是对抗时间乱流,而是像编织丝线一样,将混乱的时间流重新排列成有序的模式。
“听起来很复杂。”雷烈皱眉。
“确实。”守护者承认,“上古文明中,只有最杰出的时间感知者才能掌握这项技术。但你们有一个优势——团队协作。”
艾娅迅速分析着协议要求:“系统显示,时间编织需要四人同时操作,每个人负责一个维度:过去、现在、未来和可能性。”
陆见平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精妙之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专注于时间的一个方面,共同编织稳定的时间结构。”
训练开始了。起初,他们的尝试简直是一场灾难。雷烈负责的“过去”维度不断被历史回响干扰;苏晓的“现在”维度受困于现实波动;艾娅的“未来”维度被无数可能性淹没;而陆见平负责的“可能性”维度则最为困难——他需要在无数分支中选出最稳定的一条。
“集中精神!”陆见平在又一次失败后大喊,“不要对抗时间,要理解它的节奏!”
他激活预知能力,不是用来规避危险,而是用来感知时间流的内在规律。0.5秒的窗口逐渐扩展,他看到了时间如同音乐般流动,有着自己的旋律和节奏。
“我明白了...”他低语,“时间不是敌人,它是我们的乐器。”
随着观念的转变,他们的协作开始见效。一条微弱但稳定的时间通道在混乱中缓缓形成,如同暴风雨中的一缕阳光。
“成功了!”苏晓惊喜地看着他们共同编织出的第一条时间通道。
但喜悦是短暂的。通道只维持了不到十秒就崩溃了,时间乱流再次席卷而来。
“稳定性不足。”艾娅分析数据,“我们需要更多练习。”
倒计时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们在核心区域内反复练习时间编织。每一次尝试都比上一次更加熟练,通道维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在第六次尝试中,陆见平突然感知到了某种异常——不是来自时间乱流,而是来自沙漏系统本身。
“等等,系统在抵抗我们的编织。”他示意团队停下。
守护者证实了他的发现:“正确。沙漏的自主防御系统将你们的时间编织识别为外来干扰。你们必须证明自己的资格。”
“如何证明?”
“通过完成时间编织的终极测试:修复上古文明留下的最大时间裂隙。”
全息地图上显示出一个巨大的时间裂隙,位于通往时间囊的必经之路上。这个裂隙不同于他们之前见过的任何时间异常——它不像破损,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锁。
“那不是意外形成的裂隙。”艾娅敏锐地指出,“那是人为制造的,一个测试。”
陆见平走近全息投影,仔细观察那个裂隙的结构。随着预知能力的激活,他看到了裂隙内部的复杂时间矩阵——无数时间流以极其精妙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近乎完美的自洽系统。
“这不是要我们修复,”他恍然大悟,“而是要我们理解。理解上古文明对时间的终极领悟。”
团队再次协作,但这次的目标不是编织时间通道,而是解析那个巨大时间裂隙的内在结构。每个人都从自己负责的维度入手,试图破解这个古老谜题。
雷烈从“过去”维度发现了裂隙与上古文明历史事件的关联;苏晓从“现在”维度找到了裂隙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艾娅从“未来”维度计算出裂隙对时间流的长期影响;而陆见平则从“可能性”维度探索着破解裂隙的各种方法。
数小时的努力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关键。
“它不是裂隙,它是接口!”艾娅兴奋地喊道,“连接时之沙漏与某个外部系统的接口!”
陆见平立即验证了这一发现。通过预知能力,他看到了接口另一端模糊的景象——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收藏着无数文明的智慧结晶。
“永恒档案馆...”他不自觉地念出这个名字,仿佛某个沉睡的记忆被唤醒。
“那是什么?”苏晓问道。
“上古文明的知识宝库,存储着他们所有的研究成果。”陆见平自己都惊讶于这个突然出现的知识,“时间之沙终将流尽,观察者会来清算一切。唯有找到永恒之心,方能打开最终避难所——这段信息就来自永恒档案馆。”
守护者的声音证实了他的说法:“正确。时之沙漏是训练设施,永恒档案馆是知识库,而最终避难所...是上古文明为躲避观察者而创造的最后庇护所。”
倒计时显示只剩下42小时。时间紧迫,但他们现在有了明确的目标。
“我们需要通过这个接口连接永恒档案馆,”陆见平决定,“找到关于观察者和永恒之心的信息。”
连接过程比预想的更加困难。接口需要极其精确的时间频率才能激活,任何微小误差都会导致连接失败。
在第三次尝试失败后,陆见平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预知能力不受控制地爆发,他看到了令人恐惧的景象——观察者不是某种外星生物,也不是高等文明,而是...时间本身的有意识体现。
“观察者是时间的守护者...”他喃喃自语,“上古文明试图控制时间,因此触怒了它们。”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震惊。如果他们继续探索时间操控的技术,是否会重蹈上古文明的覆辙?
“也许我们不该继续。”雷烈首次表示犹豫,“如果观察者是因上古文明滥用时间力量而出现,那我们是不是在走同样的危险道路?”
陆见平沉默片刻,然后摇头:“不,情况不同。上古文明试图控制时间,而我们是在学习与时间和解。守护者说过,时之沙漏是训练设施,不是武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知识。”
他的话语中带着某种奇特的确定性,仿佛不仅仅是他一人在说话,而是无数时间感知者的智慧通过他在表达。
团队重新振作,再次尝试连接永恒档案馆。这一次,陆见平不再强迫预知能力工作,而是让它自然流动。0.5秒的窗口时隐时现,但他不再焦虑,而是信任那种直觉。
当连接终于建立的瞬间,浩瀚如海的信息涌入他们的意识。永恒档案馆的宝藏向他们敞开,上古文明的智慧毫无保留地呈现。
他们看到了上古文明如何发现时间本质,如何创建时之沙漏,如何与观察者对抗,最终如何决定逃离而非正面冲突。
最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关于永恒之心的信息。
“永恒之心不是物体,”陆见平解读着涌入脑海的知识,“它是一种状态,是意识与时间和解后的觉醒状态。拥有永恒之心的人,能够与时间流同步,成为时间的伙伴而非主宰。”
这一领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陆见平感到自己的预知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不再是简单地看到0.5秒后的未来,而是能够感知时间流的整体脉络,理解其中的模式和意义。
同时,他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观察者已经察觉到他们的活动。倒计时突然加速,从42小时骤减到12小时。
“他们知道我们连接了永恒档案馆。”艾娅惊恐地报告,“观察者正在加速接近!”
没有时间恐惧或犹豫。陆见平立即做出决定:“我们必须尽快前往时间囊,获取上古文明的最终研究成果。那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借助新获得的时间感知能力,他带领团队编织出一条直通时间囊的稳定通道。这一次,通道不再崩溃,而是坚固如现实世界的道路。
通道尽头,一个发光的晶体囊悬浮在时间乱流中,如同暴风眼中的宁静之地。
就在他们即将踏入通道时,沙漏系统突然发出最高级别的警报。不是来自观察者,而是来自他们刚刚建立的连接。
永恒档案馆的方向,某种存在正通过接口反向进入时之沙漏。
“不可能...”守护者的声音首次出现恐慌,“档案馆应该已经空置了数千年...”
全息监控画面显示,接口处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它不是人类,不是机器,也不是任何已知的生命形式。它如同由纯粹时间构成的存在,每一步都踏在时间的脉络上。
身影缓缓转头,看向监控的方向。虽然没有明显的面部特征,但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被某种古老而强大的意识注视着。
然后,一个直接在他们脑海中响起的声音说道:
“时间的孩子,我等待你们很久了。”
倒计时停在11小时59分59秒,不再变化。
观察者,已经提前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