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蛟谷大捷的战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东唐帝国都城——金安,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这个因叛乱而风雨飘摇的帝国心脏。然而,随之而来的关于那场“钢铁风暴”的种种匪夷所思的细节,也让金安城的权力中心,在惊喜之余,蒙上了一层复杂难言的阴影。
一、 金安城的封赏与猜忌
皇城,养心殿。
皇帝杨宗纬看着兵部呈上的详细战报,指尖微微颤抖,既有大胜之后的激动,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他年近五旬,面容儒雅,但连日来的忧劳已让他鬓角染霜。殿内,宰相卢谦、兵部尚书高崇焕、户部尚书以及几位皇室宗亲重臣肃立一旁。
“妙真这孩子……还有她麾下那个叫叶飞羽的参军,竟能创下如此奇功!”杨宗纬的声音带着感慨,“全歼史天泽三万叛军精锐,自身伤亡微乎其微……此乃朕自安逆作乱以来,听到的最好消息!”
兵部尚书高崇焕难掩兴奋,洪声道:“陛下!此战不仅重创叛军锐气,更证明叛军并非不可战胜!郡主殿下麾下将士用命,叶参军指挥若定,尤其他所献之‘神机火’,更是力挽狂澜之关键!臣以为,当重重褒奖,以励三军!”
户部尚书却面露忧色:“陛下,高尚书,战功固然可喜。然则,那‘神机火’威力如此骇人,闻所未闻,其炼制之法,掌控于叶飞羽一人之手……此人出身寒微,此前籍籍无名,骤然得此屠龙术,是否……”
他的话没说完,但殿内众人都明白其意。功高震主,何况还掌握着足以改变战争规则的恐怖力量。叶飞羽名义上是郡主的部下,但谁都清楚,经此一役,他在军中的威望恐怕已无人能及。
一位须发皆白的皇室老王爷缓缓开口:“陛下,妙真郡主乃皇室嫡亲,忠勇可嘉,其麾下将士有功于社稷,封赏理所应当。至于那叶飞羽……其才可用,其器可畏。当务之急,是将其牢牢绑定在朝廷战车之上,而非推向对立面。”
皇帝杨宗纬沉吟良久。他信任自己的侄女杨妙真,但对于凭空冒出的叶飞羽,确实心存疑虑。但眼下国难当头,任何能打击叛军的力量都必须争取。
“拟旨。”杨宗纬最终下定决心,“晋封杨妙真为‘平阳郡主’,食邑加千户,赐丹书铁券,总揽北线平叛事宜。擢升叶飞羽为‘忠武将军’,实授正四品,兼领凤凰山行军总管,总督凤凰山一应军务,赐金牌一面,许其临机专断之权。另,赏赐黄金五千两,锦缎千匹,军械粮草若干,即刻拨付。”
这道旨意,可谓恩宠备至。既肯定了杨妙真的地位,也给予了叶飞羽极高的权柄和实质性的支持,试图以皇恩将其笼络。
“此外,”杨宗纬补充道,目光深邃,“派内侍省副总管冯保,为钦差天使,携旨前往凤凰山犒军。让他……代朕好好看看,朕的这位‘忠武将军’,以及他那支能创造奇迹的军队,究竟是何等模样。”
“臣等遵旨!”众人领命。一场隆重的封赏背后,是帝国中枢对新兴力量的审视与不安。
二、 安福山的毒计与蒙元的野望
邺城,伪燕王府(安福山自立为燕王)。
与金安城的复杂情绪不同,这里充斥着几乎凝成实质的怒火与恐慌。
“废物!全是废物!”安福山将手中的玉如意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他庞大的身躯因暴怒而起伏,脸上的横肉扭曲,“史天泽误我!三万精锐,就这么没了!那叶飞羽,到底是何方妖孽?!”
谋士严庄屏息静气,待他发泄稍缓,才低声道:“王爷息怒。史将军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叶飞羽火器过于犀利,超乎常理。此物不破,我军南下之路,恐生巨大变数。”
“那你说怎么办?!”安福山低吼道,“难道就任由这黄口小儿挡在本王的霸业之前?”
严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王爷,叶飞羽与杨妙真据守凤凰山,倚仗地势与火器,急切难下。而我军首要目标,乃是金安!若被其拖住主力,延误战机,朝廷得以喘息,各地观望势力倒向金安,则大势去矣。”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为今之计,当行‘驱虎吞狼’之策。北方的蒙元帝国,皇帝铁必烈雄才大略,铁骑纵横万里,素有吞并东唐之志。王爷若愿许以重利,请其发兵南下,夹击东唐朝廷。铁必烈之目标在于中原,必乐于见到东唐内乱。其铁骑主力用于冲击朝廷防线,同时亦可分兵一支,协助我等,踏平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凤凰山!”
安福山瞳孔一缩。引蒙元铁骑入关?他深知铁必烈的野心,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但叶飞羽这个心腹大患的出现,以及尽快夺取金安的迫切,让他不得不铤而走险。
“铁必烈……他会答应吗?”安福山声音沙哑。
“必会!”严庄笃定道,“铁必烈觊觎中原久矣,苦无良机。如今王爷愿为内应,开放关隘,提供粮草向导,他岂会拒绝?王爷可许诺,事成之后,愿与蒙元划江而治,共分东唐!甚至……暂时称臣纳贡,亦无不可!待站稳脚跟,再图后计!”
巨大的诱惑与深深的忌惮在安福山心中交战。最终,对皇位的渴望压倒了一切。
“好!就依你之计!”安福山脸上闪过决绝的狰狞,“严先生,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带上本王亲笔信与厚礼,秘密北上,面见蒙元皇帝铁必烈!告诉他,只要他肯出兵,一切条件,皆可商议!”
“属下领命!”严庄深深一拜,转身离去,眼中燃烧着冒险家的火焰。
遥远的蒙元帝国王庭,铁必烈接到安福山使者秘密到来的消息时,正在鹰猎。他年富力强,目光如炬,浑身散发着草原霸主的强悍气息。
“哦?安福山撑不住了,想借本汗的刀?”铁必烈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伏蛟谷……叶飞羽……有点意思。”他看向南方,目光仿佛已穿透千里草原,落在了东唐锦绣河山之上。
“告诉安福山的使者,”铁必烈对身旁的宰相耶律楚材说道,“他的请求,本汗准了。让他准备好足够的粮草和向导。待到秋高气爽,草黄马肥之时,我蒙古铁骑,将如天神降临,替他扫清通往金安的道路!至于那个小小的凤凰山……”他冷哼一声,充满不屑,“待我铁蹄踏过,自会化为齑粉!”
三、 凤凰山的警醒与绸缪
凤凰山,平阳郡主行辕(新挂的牌匾)。
“忠武将军,叶飞羽,接旨!”钦差太监冯保尖细的嗓音在议事厅内回荡。
叶飞羽与杨妙真率领众将,恭敬接旨。听到对自己的丰厚封赏和巨大权柄,叶飞羽面色平静,心中却如明镜一般。这既是肯定,也是考验,更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送走钦差后,杨妙真屏退左右,只留叶飞羽与赵昆等核心将领。
“军师,陛下此次封赏,不可谓不重。”杨妙真看着叶飞羽,语气带着一丝担忧,“然则,福兮祸之所伏。金安城内,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我们,盯着你的‘神机火’。”
叶飞羽点了点头,沉声道:“郡主所言极是。朝廷意在笼络,亦在试探。我等需更加谨慎。眼下叛军新败,安福山绝不会善罢甘休。据探马回报,其主力异动,很可能改变战略,意图直扑金安。而以其性格,为求速胜,很可能……”他顿了顿,语气凝重,“引外力入局。”
“外力?”赵昆疑惑。
“北方的蒙元帝国,皇帝铁必烈。”叶飞羽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指点向北方的辽阔草原,“此人野心勃勃,军力强盛,对东唐窥伺已久。安福山若与之勾结,则北疆危矣,帝国危矣!”
众人闻言,皆尽骇然。蒙元铁骑的凶名,他们皆有耳闻。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杨妙真急问。
“唯有以战备和,未雨绸缪。”叶飞羽目光锐利,“第一,趁朝廷封赏,名正言顺,全力扩军、练兵,尤其是火器部队‘神机营’,必须尽快形成更大规模战斗力。第二,利用赏赐和权限,不惜代价,搜集原料,扩大匠作营,加速新式火器的研发与量产。野战炮、‘飞火鸦’(火箭)、乃至单兵火铳,都要加快进度!第三,我们必须开始着手建立一支精干的骑兵部队!没有骑兵,未来在平原与蒙元铁骑遭遇,我们将极为被动!‘旋风骑’的筹建,即刻开始,选拔精锐,严格训练!”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蒙元铁骑或许强悍,但我相信,科技与智慧,足以弥补差距!我们要让铁必烈知道,东唐,并非他想象中可以随意驰骋的牧场!凤凰山,将是他南下的第一块,也是最硬的一块铁板!”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凤凰山军事集团,在荣耀与危机的双重驱动下,如同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心,高速运转起来。炉火映照着工匠们专注的脸庞,训练场上回荡着士兵们嘹亮的口号,一场关乎国运的更大风暴,正在北疆的天空悄然凝聚。而叶飞羽,这位新晋的忠武将军,将站在风暴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