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虎的手指在键盘上悬了三秒,最后重重敲下回车。屏幕中央跳出一个绿色对勾,下方滚动起密密麻麻的下载记录。
“成了。”他仰头靠进椅背,声音里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第一分钟,两千三百次下载。”
李慕白正往杯子里倒热水,听见这声没抬头,只嘴角一扬:“这才哪到哪,等天亮,全国种大棚的都得扒拉这个链接。”
话音刚落,电脑右下角弹出一条新消息提示。发件人署名“寿光老农刘建国”,标题写得直白:你们这系统怕风沙不?
赵小虎点开一看,差点笑出声:“哥,人家说他们那儿刮沙尘暴,你那红外探头以为地里着火了,自动加热开了两小时,差点把黄瓜苗炖成汤。”
李慕白拧紧杯盖,凑到屏幕前翻日志。数据流里夹着一段异常波形,温度曲线像被谁拿笔胡乱戳了几下,猛地蹿高又骤降。
“风沙干扰信号。”他摸着下巴,“跟下雨天收音机滋啦一个理儿。得加道滤网。”
“现在改?”赵小虎问。
“现在就改。”李慕白撸起袖子,“趁人家还在线骂呢,咱们把补丁送上门。”
两人并排坐下,键盘声噼里啪啦响成一片。李慕白一边调参一边念叨:“加个环境噪声识别模块,再设两道校验——风速超五级,自动切换备用温感模式;粉尘浓度超标,锁死远程指令,必须人工确认。”
赵小虎边敲代码边接话:“还得提醒用户,沙地种菜别偷懒,定期擦探头,不然再智能也白搭。”
“附上一句行不行:‘本功能由寿光刘建国友情赞助触发’?”
“加上!让人家知道,咱这系统是听着农民骂声长大的。”
三小时后,新版压缩包上线,文件名特意标红:v1.0.1-抗尘增强版。更新说明第一行写着:感谢山东刘师傅,用两亩快熟的黄瓜帮我们发现了bug。
发布瞬间,评论区炸了锅。
有人留言:“我刚下载完旧版,还没看懂咋用,你就出2.0了?”
李慕白顺手回复:“不是2.0,是1.0加了个防沙口罩。”
另一人问:“能适配东北冻土吗?”
“能。”他回,“但建议先把雪扒拉干净再插探头,别让机器替你偷懒。”
赵小虎看着满屏热聊,揉了揉眼睛:“你说……真有人会拿这东西去抄?”
“肯定有。”李慕白关掉对话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技术,唯抄最狠。不过——”他点了点鼠标,调出后台水印追踪面板,“咱这代码里埋了暗桩,谁敢动,立马留名。”
赵小虎咧嘴一笑:“那他们可要当众练字了。”
第二天清晨,李慕白刚啃完半个馒头,手机接连震动起来。
第一条是县里农业站群消息,标题赫然写着:“李富贵召开‘智慧农业推介会’,推出全新‘富贵智农系统’”。
第二条是赵小虎发来的截图,某论坛帖子热度冲上首页,楼主Id“鲁中技术宅”发帖质问:“这‘富贵智农系统’怎么连变量名都叫temp_check_v3?这不是直接搬李慕白开源包里的命名吗?”
第三条是后台警报:检测到非常规调用行为,Ip归属地为镇中学计算机教室,修改记录已生成溯源标识。
李慕白把馒头渣拍了拍,拿起手机拨通赵小虎电话:“富贵兄这是赶着给我们做免费广告呢。”
“要不要发声明?”赵小虎问。
“不急。”李慕白眯着眼,“让他多蹦跶会儿,等粉丝多了再揭底,才够响。”
中午时分,李富贵站在镇礼堂讲台上,身后投影打出硕大LoGo——富贵智农,四个字金光闪闪。台下坐着三十多个戴草帽的农户,手里攥着打印出来的宣传单,上面写着“每套仅售八百元,包教包会”。
“这套系统!”李富贵嗓门洪亮,“是我花重金请省城专家开发的!能自动控温、智能浇水,比城里人用的还先进!”
底下有人举手:“李主任,这系统……跟李慕白那套是不是有点像?”
“像?”李富贵冷笑,“他那是闭门造车,我是正经立项的技术革新!再说了,他敢开源,说明本来就不值钱!”
话音未落,后排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举起手机:“李主任,您这ppt第7页写的‘核心算法基于v1.0架构’,是不是抄错了?v1.0可是昨天才发布的。”
“谁写的?”李富贵脸色一沉,“换片子!”
台下议论声渐起。
与此同时,全国农业技术交流论坛上,一则匿名帖悄然置顶。
标题只有一行字:欢迎使用“李慕白牌”防盗溯源系统。
正文附着一段代码对比图,左边是开源原版,右边是“富贵智农”的核心模块。两行关键函数并列摆放,连注释里的拼音错别字都一模一样——原版写着“zhengchang”(正常),抄袭版也写着“zhengchang”,而不是更常见的“normal”或“ok”。
帖主写道:“这位朋友,你复制的时候,能不能把作者注释‘by Li mubai, 2024’删了再发?还有,你租用的镇中学机房Ip,已经被我们记下来了哦。”
评论区瞬间沸腾。
“这都不叫抄袭,叫现场直播临摹。”
“建议改名叫‘ctrl+c智农系统’。”
“李富贵:我创新失败了,但我抄袭得很彻底。”
更有程序员逐行分析,指出其不仅未修改签名验证机制,反而在调用时触发了水印回传功能,导致每一次启动都会向主服务器发送一次“李富贵专用版已运行”的心跳包。
截图传开后,农户们纷纷退群退款。
傍晚,李慕白正在主控室核对山东、河北两地的系统升级进度,赵小虎突然“哎”了一声。
“怎么?”李慕白抬头。
“你看这个。”赵小虎把手机转过来,屏幕上是李富贵的朋友圈动态。
照片里是一堆烧了一半的打印纸,火苗刚熄,黑灰打着卷儿飘起来。配文只有六个字:一时冲动,勿念。
李慕白看了两秒,噗嗤笑出声:“烧资料?可惜啊,他烧得再多,也灭不了服务器里那串记录。”
“要不要放个视频?”赵小虎坏笑,“就叫《论如何正确销毁电子证据》。”
“算了。”李慕白摆手,“给他留点脸面,毕竟他还得在镇上混。”
赵小虎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你说……这一波下去,以后谁还敢随便抄?”
“不敢抄的多了。”李慕白端起茶杯喝了口热水,“但总会有人不信邪。不过没关系——”他点了点屏幕右下角的实时地图,“看,安徽那边刚接入一个新节点,云南也有三个村在申请授权码。”
赵小虎凑过去看,全国分布图上,绿色光点正从零星几处蔓延开来,像春夜里的萤火,悄无声息却连成一片。
“其实吧。”李慕白忽然说,“我不是非得让他们用我的系统。”
“那是为啥?”
“我是想让他们知道。”他盯着不断跳动的下载计数,“原来种地也能这么搞。原来一个村子的想法,真能传到另一个省的地头上。”
赵小虎点点头,忽然咦了一声:“哥,河南有个用户提了个新问题。”
“说。”
“他说他们那儿冬天太冷,探头结霜,能不能加个‘自动甩霜’功能?就像狗抖毛那样。”
李慕白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这脑洞可以啊。要不咱们下次更新叫v1.0.2-狗抖毛加强版?”
“行啊。”赵小虎边记边笑,“备注写清楚:灵感来自豫北王大爷家的土狗阿黄。”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王铁柱探进半个脑袋:“哎,你们看见没?县广播站刚才播了一条通知,说‘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篡改开源农业程序’,还点名表扬了咱合作社‘主动分享技术成果’。”
“播了多久?”李慕白问。
“五分钟。”王铁柱咧嘴,“比我上次娶媳妇念保证词的时间都长。”
屋里顿时笑作一团。
夜深了,赵小虎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捏着一支笔,草稿纸上歪歪扭扭画着“防风沙+防结霜=双护盾模式”的框图。
李慕白轻轻把外套披在他肩上,转身坐回操作台。
屏幕左侧是实时监控面板,三百二十七个村庄的系统状态全部显示绿色;右侧是开发者社区的活跃榜单,他们的项目已跃居榜首,每日新增贡献者超过六十人。
他打开日志后台,筛选出所有标记为“首次部署”的终端,选中群发按钮。
输入框里打了几个字:欢迎加入。有问题,随时喊。
光标闪烁了几下,他又补了一句:别忘了,给探头擦灰。
点击发送。
下一秒,一条新消息弹出。
发件人:内蒙古锡林郭勒张老四。
内容只有一句:你们这系统能防狼吗?我家羊圈摄像头昨晚拍到个影子,晃得厉害,系统以为是人,自动开了灯,把我家狗吓得跳墙跑了。
李慕白盯着这条消息看了两秒,慢慢咧开嘴。
他刚抬起手指准备回复,键盘突然发出一声轻响。
屏幕左下角,一个新的连接请求跳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