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管家见小姐态度坚决,不敢多问,立刻领命而去。很快,一行十多人便浩浩荡荡地出了方府大门。商铁走在其中,依然感觉如在梦中,只是看着儿子的背影,眼神中除了困惑,又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骄傲。

方家的马车宽敞而平稳,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嗒嗒”声。车厢内铺着厚厚的软垫,商铁局促地坐在角落,双手不知该往哪里放。商砚辞则与方琅琊相对而坐,低声讨论着接下来的细节。

马车出了南翔镇,沿着官道向郊外驶去。沿途的景象展现了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田地里,晚稻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金黄的稻茬。一些勤劳的农人正在田间劳作,为冬小麦的播种做准备。远处的水网中,有渔船在撒网捕鱼。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而安宁。

然而商砚辞知道,这片土地的安宁是何等脆弱。北方的瓦剌部落在也先的带领下,势力日益强大,已经成为大明最严重的边患 。朝廷内部,皇帝朱祁镇年少,大权旁落于宦官王振之手,军备废弛,边防空虚 。一场席卷整个帝国的风暴正在酝酿,而身处江南腹地的百姓,对此却浑然不觉。

“到了。”方琅琊的声音打断了商砚辞的思绪。

马车停在了一片开阔的荒地前。这里远离村镇,地势平坦,旁边还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取水方便。方琅琊的办事效率极高,短短七天时间,这里已经大变样。十多座崭新的马蹄窑拔地而起,用砖石和黏土砌成,外形酷似一个个巨大的马蹄。窑旁,小山般的肥煤堆积如山,乌黑发亮,那是专门从北方运来的优质烟煤。另一边,则是堆积如山的干柴,作为引火之用。

一行人下了车,方家的仆役和商铁都对眼前这番景象感到新奇和震撼。

“诸位,”商砚辞站在这片工业雏形的场地上,面对着身后这群人——他的父亲、方琅琊,以及那些神情各异的仆役们。他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从今天起,我们将在这里做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件事,将改变我们所有人的命运。我要求你们,用心看,用心学,把接下来的每一个步骤都牢牢记在心里。因为你们,将是这个时代第一批掌握这项技术的人!”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杆。

商砚辞没有再多说废话,他卷起袖子,开始了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次工业实践。

“第一步,选煤与碎煤。”他拿起一把大锤,走向煤堆,挑拣出一块块色泽乌黑、结构致密的煤块。“炼焦,首重原料。煤中的杂质,如煤矸石和过多的硫,会直接影响焦炭的品质。”

他一边说着,一边挥动大锤,将大块的煤精准地敲成拳头大小的碎块。清脆的敲击声在空旷的场地上回响。方家的仆役们见状,也纷纷拿起工具,学着他的样子开始干活。商铁看着儿子熟练的动作,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他这个儿子,什么时候学会这些的?

煤块敲碎后,商砚辞又指挥众人将碎煤运到河边,用竹筐装着,在流水中反复淘洗。“这一步,是为了洗去煤块表面的粉尘和一部分易于分离的杂质。记住,我们追求的是纯粹。”

洗净的煤块被运回窑前,沥干水分。

“第二步,装窑。”商砚辞亲自示范,将小块的烟煤从窑门装入,堆叠时特意留出一些空隙。“这些空隙是气道,能保证初始点火时,热气可以顺畅地流通到窑炉的每一个角落,让煤料受热均匀。”

装窑是个细致活,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才将一座马蹄窑装满。

“第三步,点火与封窑。”商砚辞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这是整个工艺中最关键的一步,成败在此一举。”

他让人在窑门附近放置引火的干柴,然后亲自用火折子点燃。干燥的木柴迅速燃烧起来,熊熊的火焰舔舐着窑口的煤块。很快,火焰顺着预留的气道向窑内蔓延。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工夫,窑顶预留的出气孔开始冒出浓烟。

“就是现在!封窑!”商砚辞一声令下。

早已准备好的工匠立刻上前,用砖石和早已和好的湿黏土,将窑门迅速而严密地封死,只在窑门的最底部,留下了几个指头大小的通风口。

“为何要封死?”方琅琊不解地问。

“隔绝空气。 ”商砚辞的目光紧紧盯着窑顶的烟囱,头也不回地解释道,“我们不是要把它烧成灰,而是要‘焖’熟它。 封死窑门,窑内的空气迅速耗尽,明火燃烧就会转为无氧的干馏,或者叫炭化。初始燃烧积蓄的热量,会像一个巨大的烤炉,持续‘烘烤’窑内的全部煤料,将煤中的杂质逼出来,剩下的,就是我们想要的精华。 ”

这番理论,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如同天方夜谭。但商砚辞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和专业的态度,让他们只能选择相信。

初始的点火步骤完成了。接下来,便是漫长而关键的等待。

封窑之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那座被封死的马蹄窑上,它像一头沉默的巨兽,正默默地进行着不为人知的蜕变。唯一的线索,便是从窑顶烟囱里冒出的烟。

第一天,一股股浓烈、黏稠的黑黄色烟雾喷涌而出,带着刺鼻的、类似硫磺和臭鸡蛋混合的怪味,随风飘散,熏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方家的仆役们纷纷掩鼻后退,脸上露出嫌恶的表情。

“这是‘污浊之气’。 ”商砚辞站在上风口,平静地对众人解释道,“煤中含有的煤焦油、硫化物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挥发物,在高温的逼迫下,正被大量地驱赶出来。 别看它现在又黑又臭,这正是净化的第一步。 不把这些东西排出去,就得不到好焦炭。 ”

众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看向那黑烟的眼神,也从厌恶变成了一丝好奇。

接下来的三天四夜,成了一场围绕着窑炉的漫长守夜。 商砚辞和方琅琊,以及所有参与者,吃住都在这片荒地上临时搭建的草棚里。 白天,商砚辞会围绕着窑炉,给众人讲解他所知道的化学和物理知识,虽然他用的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听懂的语言,比如“金石之性”“阴阳转化”“去芜存菁”,但其中蕴含的逻辑和道理,依然让方琅琊这位聪慧的“同乡”都感到心惊。 她越发觉得,眼前的商砚辞,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工科生那么简单。

而商铁,则默默地承担起了后勤的职责。 他带着几个仆役,搭灶做饭,烧水送茶。 他话不多,只是时常会看着在人群中侃侃而谈、指挥若定的儿子,眼神复杂。 他感到陌生,又感到无比的骄傲。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正在做一件他完全无法理解,但无比重要的事情。

到了第二天,窑顶的烟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黑黄色的浓烟逐渐减少,颜色变浅,而从烟囱里逸出的气体,竟被窑内的高温点燃,在孔口形成了一股舞动的、长长的橘红色火焰,呼呼作响,如同巨兽在咆哮。

“看,”商砚辞指着那跳动的火焰,对一脸惊奇的众人说,“这是煤气。 煤中的‘气’被逼出来了,它本身也是一种极好的燃料。 现在,是窑炉在用自己排出的气体,继续加热自己。 这个阶段,火力最是猛烈。 ”

那火焰整整燃烧了一天一夜,将夜空都映照得一片火红。仆役们围坐在不远处的篝火旁,一边取暖,一边敬畏地看着那座仿佛拥有了生命的窑炉。他们开始相信,商公子所言非虚,这窑里,真的在进行着某种神奇的转化。

到了第三天下午,那舞动的长长火焰开始渐渐收缩,由长变短,颜色也从橘红色,慢慢转向一种半透明的、幽幽的蓝色。火苗变得安静而稳定,不再咆哮,而是静静地燃烧,如同鬼火。

“快成了。”商砚辞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这是炭化即将完成的信号。绝大部分的挥发物都已经被清除,剩下的是最纯粹的碳在燃烧。当这蓝色的火焰熄灭之时,就是功成之刻。”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轮流值守,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朵蓝色的火焰,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变化。

终于,在第四天的黄昏,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金色。那朵燃烧了许久的蓝色火焰,在最后一次轻轻跳动后,渐渐变小,最终悄无声息地熄灭了。

烟囱口,再无一丝烟雾,也无半点火焰。

“封死所有通风口!快!”商砚辞的声音打破了黄昏的宁静,带着一丝急迫。

众人如梦初醒,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用湿黏土,将窑顶的出气孔和窑底所有预留的通风口,全部严严实实地封堵起来。

“这是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商砚辞一边检查着封口,一边解释道,“窑内的焦炭此刻正处于赤热状态。如果不彻底隔绝空气,冷空气一旦进入,就会让炼成的焦炭重新燃烧,最终变成一堆毫无用处的灰烬。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在完全密闭的环境里,慢慢地、自然地冷却。”

随后,便是又一轮更为磨人的等待。这次,没有任何火焰和烟雾作为参照,只有那座沉默的、尚有余温的窑炉。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刻都充满了期待与不安。

又是数日的等待。

窑炉的温度从滚烫,到温热,再到最后彻底恢复了冰凉。这期间,没有人离开。那座不起眼的马蹄窑,已经成了所有人信念的中心。

终于,在商砚辞确认窑炉已经完全冷却之后,他宣布:“开窑!”

这两个字,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让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几个身强力壮的仆役手持大锤和铁钎,走上前去。他们对着早已干硬的、封堵着窑门的砖石和黏土,奋力砸下。

“哐!哐!哐!”

沉重的撞击声中,泥块和碎砖纷纷剥落。每一次敲击,都像是在敲打着众人的心。商铁紧张地攥着拳,手心里全是汗。方琅琊也少有地屏住了呼吸,清冷的眸子里映着期待的火光。

终于,随着最后一块砖石被撬开,一个黑漆漆的洞口出现在众人面前。一股干燥、带着些微金属气息的热气从窑内扑面而来。

众人迫不及待地围了上去,向窑内望去。

借着夕阳的光,他们看到了窑内的景象。那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窑内之物,已不再是他们装进去时那些松散的、乌黑的煤块。

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块仿佛生长在一起的、巨大的、奇异的物质。它不再是纯粹的黑色,而是在表面闪烁着一种奇特的、银灰色的金属光泽。它的结构不再致密,而是布满了无数细小的孔隙,如同巨大的蜂巢或海绵。它看起来坚硬、嶙峋,彼此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黑色的、闪着银光的小山。

“这……这是什么?”一个仆役颤声问道。

“这就是焦炭。”商砚辞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喜悦与自豪。他走上前,从地上捡起一块之前敲落的小碎片,托在手心,展示给众人看。

那块焦炭很轻,但质地却异常坚硬。在阳光下,它表面的银灰色光泽更加明显,那些细密的孔隙清晰可见。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方琅琊喃喃自语,眼中异彩连连。她快步上前,也拿起一块,仔细端详着,感受着它粗糙而坚硬的质感。

商铁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走到窑口,伸手触摸了一下那巨大的焦炭块,感受着那与木炭和煤炭截然不同的触感。他一辈子都在与火打交道,但他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东西。

“接下来,把它取出来。”商砚辞下令道,“用大锤和铁钎,把它敲碎成拳头大小的块状,以备高炉使用。”

仆役们领命上前,开始“凿而入炉”。当铁钎与焦炭碰撞时,发出的不是沉闷的“噗噗”声,而是清脆的、类似金属撞击的“当当”声。一块块银灰色的焦炭被敲落下来,堆放在一旁。

商砚辞捡起一块大小适中的焦炭,递给父亲:“爹,您点点看。”

商铁接过焦炭,又找来火折子和一些干草。他将焦炭放在地上,用干草引燃。与寻常木炭或煤炭不同,焦炭的点燃需要更高的温度,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引燃。但一旦燃烧起来,它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没有浓烟,没有呛人的气味。只有一团明亮的、几乎看不见火焰颜色的炽热红光,稳定而持久地燃烧着,散发出惊人的热量。

所有人都被这景象吸引了。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块“黑石头”燃烧时释放的热力,远非他们日常所用的木炭可比。

“好东西……这绝对是好东西!”商铁这个老铁匠,最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更高的温度,更纯净的火焰,这意味着能炼出更好的铁,甚至能炼出传说中的精钢!他的眼睛里,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

商砚辞看着众人脸上震撼、喜悦、敬畏的表情,看着父亲眼中重燃的匠人之火,看着方琅琊眸中闪烁的雄心与蓝图,他知道,历史的车轮,在今天,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被他轻轻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向前推动了一丝。

这银灰色的焦炭,便是他投向这个时代的火种。

这,便是新时代龙息的第一次燃烧。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灵气大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我意外穿越来到了大唐葬元三国:最强谋士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楚汉争鼎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器焰嚣张帅教官职场沉浮录苟在妖武乱世修仙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