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新朝与远忧
太宗皇帝李世民在经历了银痕异变、回光返照般的嘶吼后,彻底陷入了无法唤醒的弥留状态,仅凭参汤吊着一口气息。御医私下禀报李薇,陛下龙驭上宾,恐怕就在旬月之间。
这个消息无法再隐瞒。朝野上下,暗流瞬间变成了汹涌的明涛。国不可一日无君,尤其是在内忧外患并未完全消除的当下。
以韩王李元昌为首的宗室集团,联合部分对李薇长期执政不满的勋贵和老臣,频频上书,言辞恳切又暗藏机锋,要求立刻议立新君,以定国本,并暗示应遵循“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古礼,择贤明宗室子入承大统。
而枢机阁成员、北衙禁军将领、以及沈砺等边关大将,则或明或暗地支持李薇。他们亲身经历了“暗星”之乱的恐怖,深知若非这位公主殿下力挽狂澜,大唐早已倾覆。在他们看来,能力与威望,远比僵化的礼法更重要。
朝堂之上,争论日趋激烈。李薇端坐于珠帘之后(仿武周旧制,暂不直接御座),冷静地听着下方的争吵,手中摩挲着那枚内侍省金印。印中的‘星主’本源依旧黯淡,系统修复到5%后,她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其中蕴含的冰冷与死寂,以及一丝……被规则信息冲击后留下的永久性“创伤”。
她知道,自己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向前一步,或许就是九五至尊,但也将直面千年礼法的反噬、宗室的怨恨,以及未来史书可能的口诛笔伐。退后一步,或许能得一夕安寝,但大唐的未来,交给那些碌碌无为或包藏祸心的宗室,她如何对得起死去的王兄?如何对得起这好不容易稳住的局面?更何况,星空之外,那名为“虚空湮灭潮汐”的灾难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就会落下。一个平庸的君主,如何带领文明应对?
数日后的常朝,争论达到了白热化。韩王李元昌亲自出列,涕泪俱下,言及国本动摇,天下不安,请公主以社稷为重,还政于李氏皇族。
就在群情汹汹之际,李薇缓缓站起身,走到了珠帘之前。她没有穿公主礼服,而是一身简洁的玄色常服,眉宇间带着疲惫,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她手中,捧着那枚内侍省金印,以及……一份刚刚由沈砺六百里加急送来的、盖有卢龙军节度使大印的边报。
“韩王叔,诸位大人,”她的声音平静,却清晰地传遍大殿,“你们要的,是李氏的江山永固,是大唐的国泰民安。本宫,亦然。”
她举起那份边报:“这是沈砺将军刚送来的急报。契丹、奚族联军五万,趁我国丧(意指皇帝垂危)之际,寇边幽州!沈将军已率军迎敌,然兵力悬殊,请求朝廷速发援兵,稳定边关!”
这个消息如同重磅炸弹,让所有争论瞬间哑火!外敌入侵,此刻再内斗不休,无异于自取灭亡!
“而你们,”李薇的目光扫过韩王等人,最终落在那枚金印上,“可知这印中,禁锢着何等可怕的妖邪?可知那日司天台之变,若非魏王兄与万千将士舍生取义,如今的长安,早已化为焦土?可知这星空之外,还有更大的危机,悬于你我头顶?!”
她的话语,带着一种源自真相的沉重力量,压得众人喘不过气。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陛下托付,魏王遗志,江山重任,亿兆生民——这一切,不容本宫退缩!”李薇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决绝,“今日,不是本宫要争这权位,而是这权位,这责任,舍我其谁!”
她将金印重重放在御案之上,玄色衣袖一挥:“传本宫令!一,擢升沈砺为幽州大都督,总领北疆军事,全力御敌!二,动员河南、河东道府兵,火速增援幽州!三,即日起,由本宫监国理政,总揽军政大事,以待陛下康复或……新君确立!”
她没有直接称帝,而是以“监国”之名,行帝王之实。这是目前最能稳定局势,也最能减少阻力的方式。
殿内一片寂静。看着那枚镇压着妖邪的金印,听着边关紧急的军报,感受着李薇话语中不容置疑的决心与力量,即便是韩王李元昌,也面色变幻,最终喟然长叹,不再言语。
权力的过渡,在这一刻,以这样一种方式,近乎无声却又惊心动魄地完成了。
退朝后,李薇回到枢机阁。赵元安、柳司织等人立刻围了上来,脸上带着激动与忧虑。
“殿下,边关之事……”
“沈砺能稳住。”李薇打断他,语气肯定,她相信那位坚韧的将军。“眼下,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
她走到那幅巨大的、已经更新了边境军情的大唐疆域图前,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地图,投向了无垠的星空。
“系统,‘虚空湮灭潮汐’的监测,有何进展?”
【持续监测中……宇宙常数波动趋于活跃,与模型关联性提升至21.3%。根据现有数据推演,潮汐前锋预计抵达太阳系时间:四十五至五十年后。精确时间需更多观测数据。】
四五十年……听起来漫长,但对于一个文明的存续而言,不过是弹指一瞬。
“我们需要时间,需要力量,需要……知识。”李薇低声自语。她看了一眼龙榻方向,又看了看手中的金印。
父皇的躯壳,金印中的‘星主’本源,或许还蕴藏着关于“方舟”和“灾难”的秘密。系统的修复和升级,也需要更多的能量和知识。
而大唐,这个刚刚从内乱中喘息过来的古老帝国,需要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更是思想、科技、乃至对宇宙认知的全面飞跃。
她,能带领这个帝国,在那场席卷星系的灾难降临之前,找到一线生机吗?
新的朝堂,旧的敌人,未解的谜团,遥远的威胁……所有的一切,都交织成了李薇面前,一条布满荆棘却又不得不前行的道路。
监国的时代,开始了。而她的目光,早已超越了宫闱,超越了朝堂,投向了那星辰大海之间,关乎存亡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