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初至洛阳,暗流汹涌
车马劳顿半月余,钦差仪仗终于抵达了试点第一站——东都洛阳。
洛阳城郭巍峨,人流如织,繁华不减长安。然而,林薇(李薇)与李瑾甫一入驻朝廷安排的馆驿,便敏锐地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与疏离。河南府官员表面恭谨,接待周到,言语间却滴水不漏,谈及常平仓改革,无不以“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地方情势复杂,恐生民变”等借口搪塞推诿。
“殿下,公主,一路辛苦。”河南府尹张启明,一个面容富态、眼神精明的中年官员,在接风宴上举杯笑道,“常平仓新法,利国利民,下官等必定全力配合。只是……仓廪之事,牵涉甚广,历年积弊非一日之寒,还需徐徐图之啊。”
李瑾面色不变,淡淡道:“张府尹所言极是。正因积弊已深,才需雷霆手段,廓清寰宇。父皇既委我二人以此重任,我等岂敢懈怠?”
林薇接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张府尹,我等并非不谙世事。改革非为与地方为难,而是为了剔除蠹虫,使朝廷德政能真正惠及黎民。还望府尹及诸位同僚,能体察圣意,同心协力。”
宴席之上,一派和气,底下却是暗潮涌动。
是夜,馆驿书房
“这张启明,是崔氏门生,在河南经营多年,根基深厚。”李瑾指着程英刚刚送来的密报,眉头紧锁,“他表面配合,实则已下令各处仓廪加紧填补亏空,统一口径,应对核查。”
林薇看着洛阳城及周边仓廪的分布图,指尖在几个点上划过:“预料之中。他们想用拖延战术,等我们查不到实证,自然无功而返。但我们没时间跟他们耗。”
她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程英,我们的人安排得如何了?”
“回殿下,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半数人手已化整为零,潜入市井,暗中查访。另有一队精锐,由属下亲自带领,随时待命。”
“好。”林薇点头,“明日,我们不去府衙,也不通知地方,直接去这里——”她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一个位于洛阳城郊,名为“永丰仓”的位置。
“永丰仓?据报,此仓规模不大,存粮应不多。”李瑾有些疑惑。
“正因它不起眼,才可能是他们防备最松懈之处。而且,”林薇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洞察一切的笑意,“系统……我查阅过往粮运记录,发现近年漕运至洛阳的粮食,有相当一部分在账目上最终流入了永丰仓进行‘周转’,但其实际出库记录却语焉不详。此仓,极可能是一个关键的中转节点,藏着他们‘粮食空转’的秘密。”
李瑾恍然,看向林薇的目光愈发钦佩。
次日清晨,天色微熹
钦差卫队突然出动,直扑城郊永丰仓。
仓监得到消息时,林薇和李瑾的车驾已至仓门外。那仓监连官帽都戴歪了,连滚爬爬地出来迎接,脸色煞白,汗如雨下。
“下……下官参见皇子殿下,公主殿下!”
“开门,本宫与皇兄要查验仓廪。”林薇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威压。
“殿下……这,这仓内杂乱,恐污了二位贵眼,不如容下官先令人整理……”
“不必。”李瑾冷声打断,“即刻查验!”
仓门被迫打开,一股陈米与灰尘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只见仓廪之内,麻袋堆积如山,看上去颇为充实。
那仓监稍稍松了口气,强笑道:“殿下请看,永丰仓存粮充足,账实相符……”
林薇却不理他,径直走到一堆麻袋前,对程英示意。程英会意,抽出腰间短刀,猛地刺入一个麻袋——
哗啦啦!
流泻而出的,并非黄澄澄的谷物,而是灰黑色的沙土!
“这……这不可能!”仓监尖叫一声,瘫软在地。
林薇面若寒霜,目光扫过其他粮垛:“全部切开!”
卫队士兵纷纷动手,刀光闪处,一个接一个的麻袋被划开,里面露出的,竟大半都是沙土、糠麸,甚至碎石!仅有最外层一圈是发霉变质的陈米充作门面。
偌大的永丰仓,实际存粮,十不存一!
“好一个‘账实相符’!”李瑾勃然大怒,一脚踹翻那面如死灰的仓监,“说!粮食都到哪里去了?!”
“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仓监磕头如捣蒜,“是……是上峰指令,将粮食……暗中运出,高价私售了!账目……账目都是假的!”
“上峰是谁?”林薇逼问。
“是……是……”仓监眼神闪烁,极度恐惧。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一支淬毒的弩箭,悄无声息地从仓房梁上射下,直取那仓监的咽喉!
“小心!”程英眼疾手快,猛地将身旁一名士兵的盾牌掷出!
“铛!”一声脆响,弩箭撞在盾牌上,偏离方向,擦着仓监的脖颈钉入地面,尾羽剧颤。
“有刺客!保护殿下!”程英厉喝,卫队瞬间结成防御阵型,将林薇和李瑾护在中心。
然而,梁上再无动静,那放冷箭的刺客,竟如同鬼魅般消失了。
仓监吓得屎尿齐流,昏死过去。
线索,似乎就此中断。
林薇看着那支泛着幽蓝光泽的毒箭,又看了看这满仓的“沙土”,心缓缓沉下。对方反应如此之快,手段如此狠辣,这洛阳的水,比想象中更深。
这仓监未死,是意外,还是对方故意留他一命?这满仓的虚假,是终点,还是另一个更大阴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