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造船厂的巨型船坞内,钢花飞溅,机械臂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一艘银灰色星舰的舰体正悬浮在轨道上,数十台焊接机器人沿着预设轨迹移动,将一块块强化合金板拼接成流畅的舰身 —— 这是 “默示录” 级护卫舰的第二艘量产原型舰,舰体上还残留着新鲜的焊接痕迹,却已能看出与原型舰相似的凌厉轮廓。
林默站在观察平台上,手中握着战术平板,屏幕上实时刷新着量产进度数据。他身旁的造船厂厂长赵坤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语气带着一丝兴奋:“林将军,您上次带来的‘改进型隐形涂层’效果太神了!我们在量产舰的舰体表面做了三层喷涂,模拟测试中,对掠夺者雷达的屏蔽率提升到 82%,比原型舰的 65% 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林默点头,目光落在平板上的 “材料清单” 一栏 ——393 章抽奖获得的 “星舰隐形涂层(改进型)” 技术文档,已由科研院转化为量产工艺,此刻正批量应用在新舰上。但他的手指很快停在 “黑石用量” 这一项,眉头微微皱起:“每艘量产舰的能量核心,还是需要 5 公斤黑石?我们目前的库存,顶多支撑 12 艘舰的量产,远达不到议会要求的 30 艘规模。”
这话让赵坤的兴奋劲淡了几分。他指着远处的备用零件仓库:“我们试过用普通合金替代部分黑石,但能量核心的输出稳定性直接降到 68%,主炮连续射击三次就会过热。张教授昨天还来实验室骂了我们一顿,说‘糟蹋好技术’,让我们必须在核心传导管道保留至少 2 公斤黑石,才能保证基本性能。”
正说着,张教授的声音突然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惯有的急切:“小林!快来核心实验室!我把能量核心的‘分流结构’改了,用‘暗能晶体残渣’和黑石粉末混合,用量能降到 3 公斤,输出稳定性还能保持 85%!”
林默和赵坤立刻赶往实验室。刚推开门,就看到张教授正围着一台缩小版能量核心模型转圈,模型表面的淡蓝色能量流平稳流转,屏幕上的参数显示:【黑石用量:3kg,暗能晶体残渣:1.5kg,输出功率: 单位 \/ 秒,稳定性:85%,连续运行时长:72 小时】。
“你看!” 张教授抓起一把暗紫色的晶体粉末,“这是拆解卡隆驱逐舰时剩下的暗能晶体残渣,之前以为没用了,没想到和黑石粉末混合后,能形成‘能量缓冲层’,减少黑石的消耗。而且残渣里的暗能还能辅助能量输出,一举两得!”
林默凑近模型,看着能量流在混合材料管道内的流转轨迹 —— 黑石的温润能量与暗能晶体残渣的狂暴能量相互中和,形成了稳定的 “双能循环”,这正是 389 章研究黑石时提到的 “能量兼容” 特性的延伸。他拿起平板记录数据:“这个方案可行吗?暗能晶体残渣的库存够不够?”
“够!之前拆了三艘掠夺者侦查舰,攒了足足 500 公斤残渣,够造 160 艘舰的!” 张教授拍着胸脯,“而且我还把核心的冷却系统改了,用苏晚晴丫头提供的‘冰系能量导流片’,温度能再降 5c,就算连续开主炮,也不用担心炸膛!”
这时,苏晚晴的通讯恰好接入:“林默,战术系统的标准化程序已经调试完成。量产舰的战术面板会保留‘伏击模式’‘规避模式’和‘协同模式’,都是基于‘默示录’号的实战数据优化的,新舰长只需要经过三天培训就能熟练操作。”
林默走到实验室的全息投影前,调出量产计划:“赵厂长,按张教授的新方案调整生产线,优先保证核心部件的黑石用量,其他非关键部位用强化合金替代 —— 就叫‘默示录 - 简化型’,主炮威力保留原型舰的 80%,隐形涂层和战术系统不变,这样能把量产周期从 45 天压缩到 30 天。”
赵坤立刻点头:“没问题!我们已经培训了三批工人,生产线的自动化率也提到了 70%,只要材料供得上,每月能造 3 艘!不过…… 议会要求 3 个月内拿出 15 艘舰,组建‘深空防御舰队’,时间还是有点紧。”
“我去和议会谈。” 林默收起平板,“把暗能晶体残渣的利用方案报上去,再强调‘简化型’的实战性能,他们会同意放宽一点时间的。另外,让后勤部门联系拾荒者 K-17 小队,之前他们说‘废弃星区’有黑石矿脉的线索,就算不能立刻开采,也要先确定位置,为后续量产储备材料。”
接下来的一周,联邦造船厂进入 “三班倒” 的忙碌状态。林默每天都会抽时间来视察,看着一块块零件在生产线上组装,一艘艘舰体从船坞滑入太空,心中的底气也越来越足。这天上午,他刚走到船坞,就看到苏晚晴站在一艘新下水的量产舰旁,正和几名舰长学员交流。
“战术系统的‘协同模式’一定要练熟。” 苏晚晴指着舰桥内的显示屏,“三艘舰组成三角编队时,主炮火力能叠加 15%,隐形涂层还能形成‘区域屏蔽’,就算遇到掠夺者的驱逐舰,也能周旋一阵。”
看到林默走来,学员们立刻立正敬礼:“林将军!”
林默笑着摆手,走到舰体旁,指尖划过舰身的隐形涂层 —— 比原型舰的涂层更薄,却更均匀,这是改进型技术的优势。他抬头看向太空,远处,第一艘量产舰正进行试航,淡蓝色的引擎焰流在深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议会刚发来消息。” 苏晚晴走到他身边,递过一份文件,“同意把量产周期放宽到 4 个月,还追加了 20 亿联邦币的预算,让我们在‘简化型’的基础上,再造 3 艘‘加强型’,核心部位用完整黑石,主炮威力和原型舰持平,作为舰队旗舰。”
林默翻开文件,看到 “加强型” 的参数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 主炮功率
单位 \/ 秒,比原型舰还高 10%,这得益于张教授新优化的能量核心。“张教授这次立大功了,等量产完成,得给他申请个‘联邦科技勋章’。”
“他才不在乎勋章。” 苏晚晴笑着说,“昨天我去实验室,他正琢磨着把‘星髓药剂’和黑石结合,说要给量产舰的船员做‘体质强化剂’,让船员能承受更高的加速度。”
林默无奈地摇头 —— 张教授的科研热情永远用不完。他转头看向船坞内忙碌的景象,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从 “开拓者一号” 的孤军奋战,到 “默示录” 号的首战告捷,再到如今 “默示录” 级的批量生产,地球联邦的太空力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
就在这时,通讯器突然响起,是联合舰队指挥部的来电。林默接通后,王上将的声音传来:“林默,‘黑礁星域’的侦查卫星发现,莫克的巡洋舰有异动,似乎在向其他掠夺者派系求援。你们的量产舰,得尽快形成战斗力!”
“放心!” 林默的语气坚定,“第一批 3 艘量产舰下周就能完成试航,下个月就能编入‘深空防御舰队’,加上‘默示录’号和原型舰,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应对莫克的反扑!”
挂掉通讯,林默看着眼前的量产舰,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莫克的求援,意味着后续的战斗会更艰难,但 “默示录” 级的量产,就是地球的底气。他抬手对着船坞内的工人和学员们大喊:“加快进度!我们多造一艘舰,地球就多一分安全!”
“收到!” 众人的回应响彻船坞,钢花再次飞溅,机械臂的轰鸣声也变得更加激昂。
夕阳透过船坞的观察窗,洒在银色的舰体上,泛着温暖的光芒。林默知道,“默示录” 级的量产,不是结束,而是地球联邦走向深空的新起点。
而在遥远的 “黑礁星域”,莫克站在巡洋舰的舰桥上,看着屏幕上地球方向的星图,脸色阴沉。他刚收到消息,地球正在批量建造新型星舰,这意味着他之前的优势正在快速消失。“传令下去,加快和‘铁手’派系的谈判,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让他们出兵帮忙!” 莫克对着通讯器怒吼,“我绝不能让那些地球虫子,在我的眼皮底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