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示录号” 的能源舱内,淡紫色的黑石能量核心正平稳运转,仪表盘上的能量输出曲线呈一条顺滑的直线 —— 这是李明和后勤组通宵调试的成果,他们将黑石粉末与星髓能源按 3:7 的比例混合,既保留了黑石的高传导性,又避免了能量过载的风险。李明蹲在核心旁,用特制仪器检测着管道接口的温度,指尖划过泛着冷光的金属壁:“最后一次压力测试,各管路压力正常,能源转化率稳定在 89%,比 调试时还高了 2 个百分点。”
舰桥内,林默正对着全息星图做最后的航线校准。修复的星图碎片已与联邦数据库的深空地图融合,金色的航线从太阳系边缘出发,穿过一片标注着 “安全” 的星云,最终指向星门坐标。苏晚晴站在一旁,指尖凝聚着一缕淡蓝色的极寒能量,正缓慢注入暗能量探测器的核心模块:“极寒能量与黑石的兼容性测试完成,探测器在 - 270c的模拟深空环境下,仍能保持 95% 的灵敏度,遇到星门能量波动时会自动报警。”
议会观察员周悦坐在通讯台前,正与地球联邦总部做最后通讯。屏幕上,王上将的身影清晰可见,他身后的指挥室里,工作人员正紧张地监控着 “默示录号” 的实时数据:“探险队全体成员的家属已安置在联邦安全区,科研院会每天发送星图更新数据,张教授还托我转交了这个。” 画面一侧弹出一个文件包,标注着 “黑石应急处理方案”—— 这是张教授根据李雪的研究成果补充的,详细记录了黑石能量失控时的冻结方法,恰好能与苏晚晴的极寒领域配合。
“收到,感谢总部支持。” 周悦将文件包同步给科研组,转头对林默点头,“通讯信号稳定,深空段会切换到加密频道,每六小时传回一次状态报告。”
上午九点,启航准备全部完成。25 名探险队成员齐聚舰桥,每个人的作战服上都别着一枚特制徽章 —— 徽章中央是星门的简化图案,边缘缠绕着代表地球的蓝色纹路。林默走到指挥台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坚定的脸庞:“从组建团队到今天启航,我们用三天时间完成了常人三个月的磨合,现在,是时候向着星门出发了。记住,我们的任务是侦查,不是冒险,每一步都要谨慎,但也不必畏惧 —— 因为我们是地球联邦的精英,是揭开星门奥秘的先锋队!”
“出发!” 成员们齐声回应,声音在舰桥内回荡。
林默抬手按下启航按钮,“默示录号” 的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舰体缓缓驶离太阳系停泊港。舷窗外,地球的蓝色轮廓逐渐变小,月球的环形山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再远处,火星的红色地貌像一颗镶嵌在黑色丝绒上的宝石。安保组的陈锋站在了望哨位,举着高倍望远镜观察着周围环境:“未发现异常目标,航线前方 100 万公里内,只有少量小型陨石,威胁等级 0。”
“吴晓,制定陨石规避预案,就算是小型陨石,也不能影响航线精度。” 林默下令。战术组的吴晓立刻调出陨石群的实时坐标,在星图上标注出三条备选航线:“方案一:绕开陨石群,耗时增加 15 分钟;方案二:用主炮清除大型陨石,保留小型陨石;方案三:苏教官释放极寒领域冻结小型陨石,直接穿越大片区域。”
苏晚晴看着星图上的陨石分布,指尖轻点屏幕:“选方案三,极寒领域能在舰体周围形成冰壳,既不消耗主炮能量,又能测试领域在深空的持续时间。” 她走到舰桥侧翼的能量输出口,深吸一口气,淡蓝色的能量波纹从周身扩散,很快便覆盖了整个舰体。舷窗外,原本漂浮的小型陨石瞬间被冰层包裹,变成一颗颗晶莹的 “冰球”,随着 “默示录号” 的前进,冰球轻轻碰撞舰体后便碎裂开来,没有造成任何损伤。
“极寒领域持续时间已达 12 分钟,能量消耗比预期低 10%。” 科研组的王浩在通讯器里汇报,他面前的屏幕上,极寒能量的波动曲线平稳无起伏,“这说明深空环境反而能增强领域的稳定性,后续遇到危险时,苏教官的领域能提供更持久的防御。”
穿过陨石群后,“默示录号” 进入了一片稀薄的星云。星云呈现出梦幻的紫色,无数细小的星体在其中闪烁,像撒在黑色幕布上的钻石。李雪带着科研组的成员挤在观测窗前,手中的仪器正快速记录着星云的物质成分:“这里的暗能量浓度是太阳系的 3 倍,与 星图上标注的星门周边环境相似,正好可以提前调试探测器的参数。” 她将探测器对准星云深处,屏幕上立刻出现一条淡紫色的能量波形,“暗能量探测器捕捉到了清晰的信号,参数调整后,应该能更精准地定位星门。”
林默站在观测窗前,看着窗外的星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他想起 联邦最高会议上,秦苍院长说的 “星门是对抗裂空的唯一希望”,想起 陈锋他们在选拔时展现的实力,突然觉得这场未知的探索,不再只是一项任务,更像是一场为地球未来而战的序幕。
“林队,前方 500 万公里处发现一片脉冲星区域,会对通讯信号产生轻微干扰。” 吴晓的声音打断了林默的思绪。林默立刻回到指挥台,看着星图上闪烁的脉冲星标记:“切换到备用通讯频道,让科研组记录脉冲星的辐射频率,或许对分析星门的能量来源有帮助。”
就在这时,苏晚晴的暗能量探测器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蜂鸣。屏幕上,原本平稳的能量波形出现了一丝微弱的波动,波动频率与星图上记录的星门能量频率有 70% 的相似度。“有异常能量波动,来源未知,距离我们约 1000 万公里,不在当前航线范围内。” 苏晚晴立刻调整探测器的方向,试图锁定波动源头,“波动很微弱,像是某种设备发出的信号,不是自然形成的。”
林默的眼神瞬间变得警惕:“陈锋,加强警戒,让安保组做好战斗准备;吴晓,分析波动来源的可能航线,判断是否会对我们造成威胁;李雪,对比波动频率与掠夺者、拾荒者的设备频率,看看有没有匹配的。”
十分钟后,各小组陆续汇报结果。“波动来源在我们航线的侧后方,正朝着远离星门的方向移动,暂时没有威胁。” 吴晓调出分析图表,“根据轨迹判断,可能是一艘小型侦查舰,吨位不超过 1000 吨。” 李雪则摇头道:“与已知的掠夺者‘毒蜂级’、拾荒者‘K-17 小队’的设备频率都不匹配,像是一种从未见过的信号模式。”
林默松了口气,却没有放松警惕:“继续监控,记录下信号特征,传回总部让科研院分析。记住,我们在未知星域,任何异常都不能忽视,但也不能因小失大,耽误星门侦查任务。”
“明白!”
随着 “默示录号” 继续深入深空,太阳系的光芒渐渐消失在视野中,周围只剩下星云的紫色光晕和遥远星体的微弱光芒。舰桥内,成员们各司其职,有的在监控设备参数,有的在记录深空数据,有的在进行战术演练,每个人都专注而坚定。
李明从能源舱来到舰桥,递过来一份能源报告:“黑石能量核心的状态比预期还好,按照当前的消耗速度,到达星门前不需要补充能源,应急能源块也全部检查完毕,随时可以启用。” 林默接过报告,看着上面的能源数据,心中更加踏实 —— 有这样一支专业、默契的团队,有稳定的设备支持,就算前方有未知的危险,他们也有信心应对。
傍晚时分,“默示录号” 进入了深空巡航模式。林默站在舰桥的观测窗前,看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星门方向,那里虽然一片漆黑,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光在指引。苏晚晴走到他身边,轻声道:“还有七天就能抵达星门坐标,科研组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勘探计划,先释放无人探测器,再用暗能量探测器绘制星门的能量分布图,最后才考虑靠近。”
林默点头,转头看向苏晚晴:“你说过,极寒领域能冻结星门的异常能量,到时候可能需要你多费心。另外,提醒科研组,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擅自激活星门 —— 我们的任务是侦查,不是冒险。”
“放心吧,我已经和李雪沟通过了,她比我们更清楚黑石与星门的关联,不会贸然行动。” 苏晚晴轻笑,指着窗外的星空,“你看,这里的星星比地球看到的更亮,或许星门背后,有比我们想象中更广阔的世界。”
林默顺着苏晚晴的目光望去,无数星星在深邃的太空中闪烁,像一双双注视着他们的眼睛。他想起 25 名探险队成员的脸庞,想起地球联邦的期待,想起对抗裂空的使命,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无论星门背后是什么,我们都会带着答案回去,为地球找到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舰桥内,全息星图上的金色航线仍在延伸,“默示录号” 像一颗勇敢的流星,在深邃的星空中疾驰,向着未知的星门,向着地球的希望,不断前进。而在遥远的后方,地球联邦总部的指挥室内,王上将看着屏幕上 “默示录号” 的坐标,轻声自语:“一定要平安,一定要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