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虚伪的笑容和暗藏机锋的言语,如同毒蛇冰冷的信子,在“曙光”基地的空气里留下了难以驱散的不安。相比于“扳手”赤裸裸的武力炫耀,这种裹着糖衣的外交攻势更令人防不胜防。它试图从内部瓦解抵抗的意志,用看似合理的“合作”诱饵,掩盖吞并的实质。
林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并非不懂谈判,但面对“铁齿轮”这种体量和实力的对手,任何决策失误都可能将“曙光”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他需要预判卡拉下一步的行动,需要制定出最有利的应对策略,需要在复杂的博弈中,为“曙光”找到一线生机。
然而,信息有限,变量太多。仅凭现有的情报和常理推断,如同在迷雾中掷骰子,胜负难料。
深夜,指挥所内油灯如豆。其他人都已散去休息,只有林烨独自对着那张画满了标记和箭头的区域地图,眉头紧锁。疲惫和焦虑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神经,腰间的旧伤也隐隐作痛。
他下意识地抚摸着额头,那里是破损系统的所在。以往,在面临类似困境时,他总能或多或少地触发那种玄妙的预判或直觉。但自从上次在工匠铺对外骨骼结构产生“灵感”后,系统似乎又陷入了更深的沉寂,无论他如何集中精神,都再无回应。
难道真的只能靠猜了吗?
不甘心的情绪,混合着沉重的责任感,让他再次将全部意念聚焦于脑海深处。他不再奢求清晰的界面或数据流,只是强烈地渴望一种指引,一种对未来的模糊窥探,哪怕只是一个可能性的方向。
“分析……推演……卡拉的可能行动……‘曙光’的应对方案……”他在心中反复默念,如同最虔诚的信徒向虚无的神只祈祷。
起初,依旧是那片熟悉的、令人绝望的死寂和黑暗。但或许是因为这次的精神力高度集中,或许是因为面临的危机远超以往,那沉寂的黑暗深处,似乎泛起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
没有画面,没有声音,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场景构建”感。
林烨闭上眼,强迫自己放松紧绷的神经,跟随这种微弱的感觉。渐渐地,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模糊的、不稳定的虚拟空间。一张粗糙的长桌横亘其中,桌子的对面,坐着一个身影模糊、但散发着强烈压迫感的轮廓,代表着“锈带女王”卡拉。而他自己,则坐在这一端。
虚拟谈判桌……系统竟然以这种方式,回应了他的渴求!虽然这“场景”极其虚幻,仿佛下一秒就会破碎,但它确实存在!
林烨压下心中的激动,尝试在这个虚拟场景中进行推演。
他首先“提出”了马文的合作条件。
对面的卡拉轮廓发出一阵低沉而嘲讽的笑声(这并非真实声音,而是林烨意识中对卡拉性格的投射):“合作?弱者才谈合作。我要的是服从,是你们所有的技术秘密。拒绝?那就等着被碾碎吧。”
推演结果:妥协交出技术,等于自断经脉,“曙光”将彻底丧失自主性,最终被消化吸收。强硬拒绝,则面临 immediate 的军事打击,以“曙光”目前的实力,胜算渺茫。
第一条路是慢性死亡,第二条路是快速毁灭。
那么,有没有第三条路?虚与委蛇?拖延时间?
林烨尝试“表达”愿意考虑合作,但需要时间评估技术价值和处理内部异议。
卡拉轮廓的回应冰冷而锐利:“拖延?小把戏。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要么看到完整的图纸和样品,要么就看到我的军队。”
推演显示,卡拉经验老到,不会给太多周旋余地。拖延策略风险极高,容易弄巧成拙。
谈判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强烈的无力感涌上心头,虚拟场景也开始剧烈波动,仿佛随时要崩溃。
不行!必须找到对方的弱点!林烨拼命凝聚精神,回忆着所有关于“铁齿轮”和卡拉的信息:她对技术的痴迷、与“净化者”的对立、内部可能存在的派系……
他尝试将“净化者”的威胁作为一个变量引入推演。
“卡拉女士,‘净化者’在北边活动频繁,想必也牵制了您不少精力吧?如果我们‘曙光’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帮助,比如情报共享,或者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牵制……”
虚拟场景中,卡拉轮廓的动作似乎有了一瞬间的凝滞。虽然她立刻用更强势的语气反驳(“就凭你们?能自保就不错了!”),但那一瞬间的凝滞,被林烨敏锐地捕捉到了。
“净化者”确实是卡拉的一块心病!她并非高枕无忧!
林烨继续沿着这个思路推演,提出一种有限的、非附庸性质的“战略协作”可能性——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应对“净化者”威胁)进行有限度的情报或行动配合,但保持“曙光”的完全独立,技术交流仅限于非核心领域的、公平的物资交换。
虚拟场景中,卡拉轮廓沉默了更长时间,似乎在权衡利弊。最终,她没有立刻拒绝,而是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充满威胁的回应:“有点意思……但诚意不够。拿出点实际的东西来证明你们的‘价值’,否则,一切免谈。”
推演没有给出明确的结果,但指出了一条可能存在缝隙的道路:利用外部压力(净化者)来制造谈判空间,以有限的、可控的“协作”换取生存和发展的时间,同时坚决守住技术核心底线。
这需要极高的谈判技巧和火候把握,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但至少,不再是毫无希望的绝境。
就在这时,林烨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眼前的虚拟场景如同破碎的镜面般瞬间消散!精神力过度透支的代价显现,他几乎虚脱地靠在墙壁上,大口喘息,冷汗浸透了衣衫。
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推演,而且结果模糊不清,但这一次主动触发的、类似“虚拟谈判桌”的体验,让他对系统的残存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它似乎能在极端情况下,以消耗大量精神力为代价,进行一种高度抽象的策略模拟。
这无疑是一张潜在的底牌,但也是一柄双刃剑,不能轻易动用。
第二天,林烨召集核心层,分享了基于这次“虚拟推演”得出的初步判断(他隐去了系统的部分,只说是自己的分析)。他提出,下次“铁齿轮”再来人,谈判基调应定为:承认对方区域强权的地位,表达不愿为敌的意愿,但坚决扞卫独立自主;同时,巧妙地将“净化者”的威胁作为共同话题,试探有限合作的可能性,以此为筹码,争取更宽松的条件和更长的准备时间。
“这是在走钢丝。”雷娜直言不讳。
“但可能是目前唯一有点光亮的缝隙。”林烨疲惫但坚定地说,“我们需要时间,需要变得更强的机会。”
会议结束后,林烨独自走到峡谷边缘,望着远方“铁齿轮”势力所在的方向。虚拟谈判桌上的交锋让他明白,与卡拉的较量,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武力,进入了更复杂的战略层面。
他不知道下一次来的会是“扳手”的枪口,还是马文的巧舌,亦或是卡拉本人。但他知道,“曙光”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迎接这场关乎存亡的考验。而他那不稳定的、需要付出代价的“虚拟谈判桌”,或许将成为这场不对称较量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
阿雅悄悄来到他身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握住了他因精神透支而微微颤抖的手。女孩的眼中,倒映着峡谷内星星点点的灯火,也倒映着林烨眼中那抹不屈的坚毅。风暴将至,但他们已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