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休整,猎鹰小队全员养足精神,率先醒来的岗哨确认四周安全后,立刻示意队友起身。队员们迅速收拾好单兵掩体里的迷彩伪装布与保暖睡袋,动作利落且悄无声息。
对于昨夜挖掘的掩体,他们并未费力回填——那样反而过于刻意。
队员们分散开来,在林间搜罗了大量干枯树叶,层层铺洒在掩体上方及周边,将坑洼彻底掩盖,只留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自然痕迹,仿佛从未有人在此停留过。
之前布设的警戒装置也被小心收起,易拉罐与尼龙绳尽数装入背包,地面的拖拽痕迹被落叶覆盖,整个宿营点恢复了最初的模样。
“整理装备,按原定路线继续搜索,注意保持间距,随时报告异常。”
老鹰压低声音下令,目光扫过队员们,确认装备无误后,率先迈步往森林深处走去,小队成员紧随其后,身影很快隐入晨光斑驳的树林,只留下一片寂静如初的林地。
树屋上的幸存者们早已没了清晨的紧绷,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疲惫。
整整一夜轮流值守,双眼熬得通红,此刻太阳渐渐升高,困意如潮水般涌来,有人忍不住打着哈欠,哈气连天,站着都能晃悠,差点直接栽倒在平台上。
“这也太熬人了……再这么盯着,没等敌人来,先困死了。”有人忍不住低声抱怨,声音里满是疲惫。
朱景白看着众人萎靡的模样,也知道再硬撑下去只会适得其反。
他揉了揉眉心,沉声道:“行了,别硬扛着。分两拨人轮岗,现在起,一半人先去休息,三个小时后换班,醒着的人继续盯着外面,有动静立刻通知。”
话音刚落,疲惫的众人像是松了口气,立刻分出一半人踉跄着走向休息区,倒头就睡。
困意终究如潮水般淹没了紧绷的神经,尤其是熬了半宿的女孩子们,拖着灌了铅似的脚步四处找地方歇息。
有的歪靠在树屋角落的软垫上,有的直接蜷缩在铺着厚毯子的木板上,连调整姿势的力气都省了,片刻间便响起均匀的细微呼吸声,沉沉坠入梦乡。
值守的队员强撑着惺忪睡眼,目光死死黏在树屋内侧的小型显示屏上——屏幕连接着地面两处隐秘摄像头,外层早用蜂蜜黏满落叶枯草,与林间环境彻底融为一体,不凑近细看根本无从察觉,此刻正将地面的动静实时传送到眼前。
“暂时没异常,地面还是静的。”一个队员盯着屏幕,声音带着难掩的倦意,低声向朱景白汇报,指尖不自觉地揉着酸涩发胀的眼角,显然也在硬扛。
朱景白微微点头,目光掠过屏幕里斑驳的树影与落叶,眉头依旧紧锁——哪怕暂时无风无浪,那些潜藏在林间的未知身影,也容不得他们有半分松懈。
猎鹰小队的无人机依旧在林间低空盘旋,镜头不断扫过地面,将细微痕迹传回队员手中的终端。地面上,队员们循着无人机的指引前进,很快在落叶层中发现了一串新鲜的脚印。
“有发现。”老鹰抬手示意小队停下,蹲下身仔细查看——脚印深浅不一,分布错落,大致能判断出是5-6人留下的。队员们立刻围拢过来,有人用匕首拨开覆盖的落叶,有人比对脚印的大小与间距,动作专业且谨慎,生怕破坏了痕迹。
“脚印还没完全干透,应该是昨晚到今早留下的。”副队长山鹰指尖触碰脚印边缘的泥土,沉声分析,“看步态,不像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更像是普通幸存者。”
老鹰盯着脚印延伸的方向,又看了眼无人机传回的画面,眼底闪过一丝锐利。
“顺着脚印追,注意隐蔽,先摸清对方的底细。”
队员们立刻收起工具,循着脚印的痕迹,小心翼翼地往森林深处推进,无人机也随之调整方向,在前方开路侦察。
循着脚印探查片刻,猎鹰小队很快有了初步判断。山鹰直起身,看向老鹰沉声汇报:“从足迹和现场痕迹来看,基本能排除省近卫军残部,还有末日溃散的地方军士兵藏在这里的可能——这些痕迹太‘普通’,没有专业行军的章法。”
老鹰点点头,指尖摩挲着战术终端的屏幕,无人机仍在低空扫描,画面里未出现任何军用装备的痕迹。“躲藏在这里的,应该都是零散的小型幸存者团队。”
他语气笃定,目光扫过脚印延伸的方向,“从脚印数量和分布来看,人数不多,规模不会太大,大概率是普通民众自发组成的求生小队。”
“那还要继续追踪吗?”有队员低声询问,语气里带着几分放松——比起面对训练有素的军人,普通幸存者的威胁显然小得多。
老鹰眼底闪过一丝审慎,抬手示意继续前进。
“按原计划跟进,确认对方身份和动向,避免节外生枝。就算是普通幸存者,也不能掉以轻心。”
队员们应声,脚步放得更轻,循着脚印继续深入林间,无人机的嗡鸣声在树梢间悄然回荡。
老鹰掏出单兵终端,指尖快速敲击屏幕,将现场判断与当前位置简洁明了地发送给总部,完成初步汇报。
另一边,特种作战基地内,负责人王子墨大校正低头审阅文件,终端提示音响起。他点开消息,快速扫过猎鹰小队的汇报内容,眉头未动,指尖在终端上敲下指令。
“按原任务计划执行,继续完成森林搜索,无需调整行动优先级。”
指令迅速传回老鹰的终端,他看完后收起设备,抬眼看向队员。
“总部指令,继续执行任务。目标确认大概率为小型幸存者团队,保持警惕,按原路线推进。”
队员们默契点头,脚步未停,继续循着脚印往林间深处探去,无人机的侦察范围也随之扩大,不放过任何一处可疑角落。
尽管猎鹰小队循着脚印稳步推进,但他们始终沿着预定路线前行,未曾察觉这条路线与幸存者树屋群的方位,恰好偏差了10度。这微妙的角度差,如同无形的屏障,将两队的轨迹彻底错开。
按当前推进速度,即便继续追踪,他们与树屋幸存者正面撞上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幸存者躲藏的位置本就不在预设路线上,想要绕回可能触及的范围,至少还需要一两天时间。
此刻的双方,如同在同一片森林里行走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