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傅清这个倔驴,乾隆总算能腾出手来,认真盘算着给自己的几个儿女敲定终身大事。
毕竟皇家子女的婚事不是单纯的私事,每一门姻缘都牵扯着朝堂势力的平衡,很值得推敲。
虽说他们要为太后守孝二十七个月,但是按照礼法,永璜他们作为孙辈,只需要守孝一年就够了。
等出了孝,永璜基本也就到了大婚的年龄了,而永琏、璟玥、璟玟年龄也只差了一两岁,紧跟着也该议亲了。
于是乾隆又来找曦滢拿主意。
曦滢充分的调研了几个孩子,以及孩子妈的意见汇总给了乾隆。
在一众儿女中,永璜的婚事是最首要的,却也是相对简单的。
因为乾隆对这个长子本就没有寄予储君厚望,只希望他安稳度日、不给朝堂添乱便足够,是以在人选的家世上没那么多讲究,专注人选本身的个人素质就好了。
斟酌再三,最终选定了轻车都尉兼佐领德海之女伊拉里氏为嫡福晋——伊拉里氏家世清白、性情温婉,最适合安稳度日;又选了明泰之女伊尔根觉罗氏为侧福晋,此女美貌出众,但也并不恃靓行凶,都是极好的人选。
但对永琏和几个女儿的安排,就棘手起来。
乾隆就犯了难,此事远比永璜的婚事棘手得多。毕竟这几个孩子的身份不同,婚事牵扯的利害关系也更为复杂。
永琏已经是板上钉钉,告慰过祖宗的太子了,不出意外的话,二福晋就是以后的皇后,必须谨慎对待,璟玥和永琏双生,不论处于何种理由,都绝无可能将她远嫁蒙古和亲,必须在京中勋贵里挑选佳婿。
乾隆拿着内务府呈上来的、在京适龄勋贵子女的名册,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手指在名册上划来划去,始终没能定下最终人选。
不过相比之下,璟玟的婚事他心里倒是有了几分谱,隐约有了个中意的人选。
他看好的人选是巴林右旗扎萨克多罗郡王博尔济吉特璘沁的长子德勒克,他也是乾隆赘婿101训练营中的一员,他们一家早年尚了固伦淑慧公主(孝庄的女儿)和固伦荣宪公主,跟爱新觉罗家也是渊源颇深。
在京城呆久了,德勒克本人没什么蒙古汉子的气质,平日里谦逊有礼,虽不算格外出众,却也中规中矩,以后也是要留在京城给乾隆打工的,乾隆对他印象还算不错。
虽说比璟玥稍小了两岁,但公主们素来晚嫁,也无妨。
(作者菌乱入,其实巴林湄若根本不是巴林部的,而是镶红旗蒙古旗人,但既然榴莲子非说她是巴林王的女儿,那就私设她是巴林左旗扎萨克的女儿吧,那一旗貌似没有跟爱新觉罗通婚过。)
高曦月近来本就因乾隆密集的考察京城的适龄儿郎而危机感飙升,生怕自己的女儿璟玟将来被远嫁或嫁得不称心。
等曦滢悄悄给她透风说起乾隆看中德勒克一事,高曦月心里咯噔一下,当即觉得不妥——德勒克作为长子却肯来京城当赘婿,也是有原因的:他自幼体弱多病,巴林部早已明确他不继承王位,乾隆虽恩赏了他一个贝子爵位,但也不予世袭,这样的条件,怎配得上她的璟玟?
高曦月越想越着急,当即打定主意:让璟玟装病避婚之事,必须尽快提上日程。她先找曦滢仔细通了气之后,写了信给高斌。
高斌很快回了信,一并附上的还有一小瓶丸药,一切安排妥当,过了没几日,璟玟果然“病”了。
而且病势来得异常凶猛,前一日还好好的、在院子里追着蝴蝶跑的小姑娘,转天就脸色苍白、浑身无力,连床都起不来了,吓得承乾宫的宫女太监们慌作一团。
消息传开,不仅曦滢第一时间赶了过来,连因为在守孝且日理万机,而难得踏足后宫的乾隆也放下手头的政务,急匆匆赶到公主所探望。
看着躺在床上气息微弱的女儿,乾隆眉头紧锁,语气带着几分焦急:“璟玟这到底是怎么了?前几日见她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成这样了?”
太医院院判齐汝早已被传召过来,他跪在床边给璟玟把脉,手指搭在小公主的腕上,神情严肃,足足把了半炷香的功夫,才缓缓收回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斟酌着开口禀告:“回禀皇上、皇后娘娘、贵妃娘娘,和欣公主这是……犯了心疾。”
乾隆厉声问道:“心疾?”乾隆脸色一沉,语气瞬间严厉起来,“好端端的孩子,怎么突然就犯心疾了?先前请平安脉为何没查出来?”他深知心疾可不是小毛病,不由得担心起女儿的安危。
齐汝小心翼翼地胡说八道:“回皇上,想来公主的心肺幼时便有心漏之症,只是那时候公主年纪尚小,心脏负荷较轻,症状未曾显露。如今公主渐渐长大,心脏难以承受日渐加重的负荷,是以才突然爆发出来,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他虽然不知道贵妃干了什么,但是他很确定此前二公主的身体绝对是非常好的,但齐汝不敢明说,之前因为高曦月寒症的事情高斌早就警告过他了,现在再得罪了高家,他别想好。
一旁的高曦月看着女儿“虚弱”的模样,又听着齐汝的话,心里本就装着事,加上自知自己演技不算精湛,生怕在乾隆面前露出半分破绽,索性伤心过度,身子一软,“晕”了过去,正好被身旁的宫女及时扶住。
星璇和茉心赶紧扶着她下去了。
乾隆虽惦记着高曦月,却更牵挂病榻上的女儿,另指了江与彬去照顾着,目光立刻转回璟玟身上,对着齐汝沉声道:“既已查明病症,那眼下该如何处置?可有稳妥的调理之法?”
齐汝按照照顾心疾病人的医嘱回禀:“臣已给公主服下了血府逐瘀汤,想来公主很快就能醒过来,只是这心疾最忌忧思劳累,往后公主的起居需格外精心,更要避免过度劳累,以及情绪的大起大落。”
他顿了顿,见乾隆听得认真,又补充道:“臣会每日来为公主请一次平安脉,根据脉象调整药方。只要悉心将养,不让病情反复,待公主身子骨渐渐稳固,往后不发病时,便与寻常人无异,于寿数也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