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的兵锋在前线制造了足够的恐慌与压力,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了尉迟迥势力的东线防线上。然而,林枫深知,仅凭军事威慑,或许能暂时困住对手,但难以从根本上瓦解其抵抗意志,甚至可能逼得对方狗急跳墙。真正的上策,乃是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中军大帐内,林枫与风尘仆仆赶来的韩猛进行了一次深夜密谈。油灯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投在帐壁上,摇曳不定。
“石虎将军那边势头很好,尉迟迥的前线大将李辉已经龟缩不出,只是加固营垒,向相州求援。”韩猛先汇报了军情,随即话锋一转,“不过,主公,据我们安插在相州和李辉军中的眼线回报,尉迟迥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李辉此人,并非尉迟迥嫡系,此前就因分赃不均对尉迟迥颇有微词。且其军中粮草似乎供应不畅,士卒颇有怨言。”
林枫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精光一闪:“哦?李辉……这是个突破口。若能让他按兵不动,甚至……”
韩猛会意,低声道:“属下已设法与李辉的一名心腹幕僚搭上了线,此人贪财,或可收买,由其向李陈说利害。”
“不仅要陈说利害,还要许以重利。”林枫沉声道,“告诉他,若愿归顺朝廷(杨坚),他日论功行赏,其所辖之地,仍由他镇守,并可加官进爵,远胜在尉迟迥手下受气。若冥顽不灵,待长安局势稳定,大军东进,他便是首当其冲,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必让那幕僚将话带到。”韩猛领命。
与此同时,林枫也动用了萧月娘这条线。他修书一封给月娘,信中并未提及具体军事,只是家常问候,并关心其子林弘,但在信末,却“不经意”地提及,如今长安局势已定,随国公(杨坚)宽厚,对于迷途知返者,向来不吝封赏,尤其是对兰陵萧氏这般海内名望的士族,更是期许甚高。他希望月娘能通过萧家的渠道,将这番意思,委婉地传递给那些在尉迟迥控制区域内,与萧家有旧,或是心向朝廷、却又身不由己的地方官员和士族。
萧月娘在谯郡府中接到信后,心领神会。她虽身处后宅,但出身大家,对政治有着天然的敏感。她立刻通过萧家隐秘的通信渠道,将林枫的意思转达给了家族。兰陵萧氏审时度势,本就更看好杨坚,如今见林枫在前线进展顺利,更坚定了投资决心,也开始利用自身在士林和官场的影响力,向尉迟迥辖地的故旧们传递类似信息,暗示他们尽早“择木而栖”。
军事压力与政治诱降双管齐下,效果开始显现。
首先是李辉那边。在收到心腹幕僚转达的林枫条件,又得知后方粮草被尉迟迥有意无意地拖延后,李辉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他权衡利弊,一方面畏惧林枫兵锋,另一方面又对尉迟迥心生怨怼,再加上林枫许下的前程……最终,他秘密派人回复林枫,表示愿意“暂守中立”,只要林枫不主动攻击他的防区,他绝不出兵与林枫为敌,静观长安之变。这等于让尉迟迥东线门户洞开了一道口子。
紧接着,尉迟迥控制下的某个靠近谯郡的坞堡,其堡主本就不堪战乱和尉迟迥部的横征暴敛,在接到萧家辗转传来的“劝告”后,又见林枫大军陈兵境外,军容鼎盛,遂下定决心,率领全堡兵马钱粮,秘密投靠了林枫。林枫对此大为欢迎,亲自接见了来使,厚加赏赐,并承诺保障其安全与利益。此事一经传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很快,又有两处较小的坞堡和一名县令暗中派人联系林枫,表达了归附之意。
林枫对此来者不拒,无论是真心归顺还是首鼠两端,他都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诚意,给予名义上的官职和安全的承诺,至少让他们在此关键时期保持中立。这些零星的投诚,如同蚁穴,不断侵蚀着尉迟迥统治根基,也使得林枫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悄然向外扩张。
后宅之中,王婉宁一如既往地维持着稳定。新生的几个孩子——陈乐乐的林安、春晓的龙凤胎林康、林泰以及慕容燕的林健,都需要精心照料。春晓产后体弱,又因是双胎,恢复较慢,王婉宁特意吩咐厨房为其单独准备滋补膳食,并让嬷嬷们加倍小心看护。慕容燕则恢复得极快,已然能下地走动,甚至开始惦记着活动筋骨。
这日,王婉宁巡视到春晓院中,见她正看着摇篮里一对儿女垂泪,忙温声询问。
春晓抽噎着说:“婉宁姐姐,我……我身子不争气,奶水不足,两个孩子都吃不饱……呜……”
王婉宁坐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莫要胡思乱想,双胎本就辛苦,你能平安生下他们,已是立了大功。奶水不足,府中早已备好了最好的乳母,定不会饿着康儿和泰儿。你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身子养好,将来才能亲自看着他们长大成才。”她语气温和,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你看看燕妹妹,她身子骨壮实,恢复得快,但你也有你的好,康儿和泰儿这般玉雪可爱,不知要羡煞多少人。”
安慰好春晓,王婉宁又去看了慕容燕和林健,见母子安康,这才放心。随后,她将萧月娘、陈乐乐以及其他几位妾室召集起来,一同看了看新生的几个孩子。
看着摇篮里几个咿呀出声的小家伙,便是性子清冷的萧月娘,脸上也露出了柔和的笑意,她抱着林弘,轻声道:“孩子们都平安,便是福气。”陈乐乐经过调养,气色好了许多,看着自己的林安,眼中满是慈爱。
王婉宁对众人道:“如今家里孩子愈发多了,是兴旺之兆。各位妹妹更需谨守本分,用心照料。将军在前方奔波,为的也是给孩子们挣个前程。我等在内,唯有和睦安稳,方能让他无后顾之忧。”
众女皆点头称是。在王婉宁的操持下,虽有新孩降生带来的忙碌,但后宅秩序井然,氛围和谐,成为了林枫在外征战最稳固的后方基石。
林枫在军帐中,听着韩猛关于李辉保持中立、以及数个坞堡、县令投诚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站在军事地图前,看着代表己方影响范围的标记正在悄然扩大,而尉迟迥的控制区则出现了明显的松动迹象。
“很好。”林枫淡淡道,“继续加大对尉迟迥辖地的渗透,重点是那些不得志的将领和不堪盘剥的地方势力。另外,给长安的高先生去信,禀明我东线进展,尤其是兵不血刃瓦解对方部分势力的成果,请他和随国公放心,东线无忧。”
“是!”韩猛应道,随即又补充,“主公,还有一事,北齐斛律光那边,似乎对我们这边的动向也有所察觉,但其主力依旧没有异动,似乎在观望。”
林枫冷哼一声:“他在等,等尉迟迥和我们拼个两败俱伤,或者等长安出现更大的变数。不必理会他,只要尉迟迥这边垮得快,他斛律光独木难支,也不敢轻易西进。”
军事压力与政治离间,如同两条无形的绞索,正缓缓套在对手的脖颈上。前方的战事并未有惊天动地的血战,但在这暗流汹涌之下,力量的对比正在发生着决定性的倾斜。林枫稳坐中军,运筹帷幄,不仅展现了麾下的武勇,更开始显露出其日益成熟的政治手腕与战略眼光。他正在用最小的代价,为杨坚稳定东方局势,也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