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冥府与人间的交界,有一条路,名为黄泉。路旁,盛开着绵延如火的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此花有个凄异的特性:花开时,叶已落尽;叶繁茂时,花却无踪。花与叶,永不相见。
这背后,藏着一对妖精的宿命。
很久很久以前,守护这片花海的,是两个天真烂漫的精灵。掌管花朵的妖精,名曰曼珠,她一笑,万千花苞便次第绽放,绚烂如血;掌管叶片的妖精,名曰沙华,他指尖轻抚,碧绿的叶片便舒展身姿,生机盎然。
他们共同守护这花海数千载,却因花叶交替的宿命,从未能相见。曼珠只能从风中感受沙华抚过叶片的温柔;沙华也只能从雨里听闻曼珠唤醒花开的笑语。漫长的孤独催生了炽烈的好奇与倾慕,他们太想亲眼看看对方的样子。
终于,在一个既非花期、亦非叶季,天地间规则略显薄弱的黄昏,他们违背了天条,偷偷相约见面了。
那一面,胜过千年守候。曼珠的明艳,沙华的清俊,让彼此沉醉。他们诉说着积攒了千年的思慕,坚信这份情谊胜过冰冷的规则。
然而,私会触怒上天。惩戒即刻降临:他们被剥夺精灵之身,打入轮回,需受尽人间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之苦,生生世世,不得解脱。那片他们曾守护的花海,也被降下更残酷的诅咒:花与叶,永世不得同时出现,作为他们妄动凡心的警示。
许多年后,佛陀途经黄泉,见这花开时极尽绚烂,却无叶相伴;叶生时满目苍翠,却无花点缀。又感知到花中蕴含的曼珠与沙华那执着不散的念力,心生慈悲,便叹道:“既然情缘未尽,执念不散,留在此处徒增伤感,不如去那彼岸(河的对岸)开放吧。”
于是,这花得到了“彼岸花”之名,被移往彼岸。但在渡过忘川河时,汹涌的河水打湿了花朵,原本炽烈的红色被冲刷褪去,一部分花变成了纯净无瑕的白色。
地藏菩萨见之,心有不忍。他取忘川河中沉淀的执念与血色(象征尘世之苦与生命之色),重新点染了部分花朵,使其恢复鲜红。这便是为何彼岸花此后便有红、白两色:红花(曼珠沙华)仍饱含热烈的思念与不详的死亡之美;白花(曼陀罗华)则显得更为宁静、哀婉,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纯净的绝望。
而那个最原始的诅咒,始终如影随形:花叶永不相见。无论红白,花开不见叶,叶生不见花。曼珠与沙华,即便名字被合二为一成为花名,其精魂却仍在无尽的轮回中错过,如同他们守护的花与叶,象征着无法圆满的爱情与永恒的追寻。
所以,当人们行走在黄泉路上,看到那惊心动魄的彼岸花时,便会想起这段古老的传说——那是两个妖精因一次勇敢的相见,换来的永恒分离。那绚烂而孤独的花朵,便是他们穿越时空、永不停歇的思念与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