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抽了两根玉溪,烟雾在狭小的宿舍里缭绕,袅袅上升,最终消散在天花板的角落。
他缓缓吐出最后一口烟,将烟蒂在烟灰缸里摁灭,
发出轻微的 “呲” 声,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他看向侯亮平,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这样,以后你上班时间不要去,但在她上下班的时候,
守在纪委六号楼门口,等着钟小艾。”
侯亮平听得一头雾水,眼神里满是不解和困惑,
似乎不明白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如何能挽回一段已经破裂的感情。
祁同伟看出了他的疑惑,继续耐心地解释道:
“你什么都不用说,一句话都不要说,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去。
她走出来,你就默默地跟着;她停下来,你就站在不远处。
记住,眼神要真诚,不要纠缠,不要说任何乞求的话。”
他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放心,钟小艾肯定会回头和你重归于好的。”
侯亮平依旧满脸疑惑,试探着问道:“这样…… 真的行吗?”
“听我的就成。”
祁同伟的眼神锐利而坚定,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其实都不用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之内,如果钟小艾没有回头,算我输!”
这句话像是给侯亮平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原本忐忑不安的心安定了下来。
此刻的侯亮平,对祁同伟已是彻底的信服和崇拜,
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点头应道:
“好的!我明天…… 不,我待会下班就去执行!”
祁同伟对他的执行力非常满意,站起身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充满力量:
“好好干,我看好你,亮平。”
说着,他从桌上拿起那包还剩下大半的玉溪烟,塞到了侯亮平的上衣口袋里。
侯亮平心中一热,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谢谢祁处!您真是…… 对我太好了!”
“这没什么。” 祁同伟摆摆手,目光深邃地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
“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能进一步共事合作,我可以和你分享更多的人生经验。”
侯亮平不是傻子,这句话中的暗示意味再明显不过。
这不仅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期许,
要这次把事情办漂亮了,大学毕业后,
祁同伟就可能带着他一起 “玩儿”,将他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对渴望成功、急于证明自己的侯亮平而言,是一个足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的直觉告诉他,跟着祁同伟,以后一定有肉吃。
虽然钟小艾曾经轻蔑地告诉他,祁同伟不过是个没有家庭背景的 “小镇做题家”,
从农村出来,没什么了不起。
但通过这段时间的近距离观察和切身感受,侯亮平敏锐地察觉到,
祁同伟身上有一种普通人所不具备的特殊气场 ,
一种与生俱来的领导者气质和掌控局面的能力。
这种气场,不是靠衣着打扮堆砌出来的,也不是靠权势威压获得的,
而是在无数次风浪中历练、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出的沉稳与自信。
有这种气场的人,在官场上注定能走得很远。
离开侯亮平的宿舍后,祁同伟并没有直接回办公室继续工作,而是信步走出了纪委大院,
来到了车水马龙的大街上随意溜达。
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地上,映照着来往行人匆匆的脚步,
街边小贩的吆喝声、自行车的铃声和汽车的喇叭声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都市画卷。
祁同伟双手插在裤兜里,看似漫无目的地走着,
眼神却在不经意间扫过每一个擦肩而过的行人,以及路边每一个可能隐藏危险的角落。
当然,在长盛公司案子正办得如火如荼的关键时期,
他不可能真的有心思在上班时间游手好闲。
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在,演给某些人看。
他要让那些躲在暗处的敌人相信,他祁同伟不过是个贪恋享乐、疏于防范的普通人,
这样他们才会放下戒心,露出獠牙。
虽然早上的那些杀手都已经落网,但祁同伟深知,
随着案件的继续深入追查,触碰到的利益链条会越来越多,牵扯到的权贵也会越来越高,
那些人对自己的恨意和杀意也就会越来越强烈。
每一次审讯、每一份笔录、每一张银行流水单,都像是在敌人的心口上划下一道口子,
让他们痛不欲生,也让他们更加疯狂。
他的处境,实际上是愈发危险了。
但祁同伟非但不惧,反而想利用这种危险来做点文章。
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故意在森林中留下踪迹,引诱猎物主动现身。
他现在有意无意地走出纪委大院,到街上独自行动,
为的就是引诱那些人再次动手,相当于把自己当作了。
这种时候,他表现得越是吊儿郎当,越是风流成性,
对方蠢蠢欲动的心思就越容易被勾起来。
早上已经有过一次行动了,祁同伟估计,过两天很可能还会有第二次。
敌人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会像受伤的野兽一样,不断地发动攻击,直到倒下或者猎物死去。
当然,这也与案子的进展情况息息相关。
每逼近真相一步,敌人就会更疯狂一分。
祁同伟能感觉到,他已经快要触碰到那个隐藏在层层迷雾后的真相了,
而真相的背后,很可能站着一些他渴望撼动的人物。
但他并不急于求成,他需要时间,需要证据,更需要敌人的失误。
果然,祁同伟在大街上随意溜达不到半个小时,就敏锐地察觉到,
已经有人在暗中鬼鬼祟祟地跟踪自己了。
那是一种第六感,一种在无数次生死考验中磨练出来的直觉。
他能感觉到,有几双眼睛正牢牢地锁定着自己,无论他走到哪里,那些目光都如影随形。
对方的跟踪手法非常高明,显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时而混迹在人群中,时而利用路边的报刊亭和电线杆作为掩护,
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暴露自己,又能随时掌握目标的动向。
他们步伐稳健,眼神自然,看起来就像普通的行人,
但祁同伟注意到,无论他加快还是放慢脚步,
这些人总能保持在他视线的边缘,不远不近,如同幽灵般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