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色破晓之前
我想要爬上山巅仰望星辰
向时间祈求永远
当月光送走今夜
我想要跃入海面找寻起点
看誓言可会改变
年轻的泪水不会白流
痛苦和骄傲这一生都要拥有
年轻的心灵还会颤抖
再大的风雨我和你也要向前冲
永远不回头不管天有多高
忧伤和寂寞感动和快乐
都在我心中
……
或许,相识一场就是为了各自散场。
关于柳晴雯最近的消息,陈武祯了解得越来越少,但她的身影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难以忘怀。他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想起她,回忆起他们曾经共度的时光,那些甜蜜的瞬间和温暖的话语。
陈武祯也曾试图说服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渐渐淡忘柳晴雯。毕竟,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它可以冲淡一切。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时,柳晴雯的面容便会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让他无法入眠。
他也想过,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遇到一个新的人,一个能够让他心动的人。也许那个时候,他会重新开始一段感情,将柳晴雯从心底彻底抹去。可是,这只是一种假设,一种遥远的可能性。
目前,时间和新欢都不是他的解药。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他对柳晴雯的思念依然如潮水般汹涌。而新欢,更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在他心中,柳晴雯占据着特殊的位置,无人能够替代。
暗恋一个人,就像自己在风雨飘摇的心里点燃一盏灯,你用手呵护着,看着忽左忽右的火苗,怕风吹灭了,又怕雨打湿了,太远了怕呵护不够,靠近了又怕烫了自己;那感觉,忽近忽远的,近起来像是散发着温暖的灯火,远起来又像遥远的星河。
或许,这种一厢情愿的喜欢,原本就是一种成长,当你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是那么的的可笑,心都掏出来了,人家却不要,那个时候你就完成了这份成长。等长大了,并不是放下了,而是学会了接受和隐藏,然后带着心底的珍藏上路,不回头的往前走。
当陈武祯还在家里沉闷的不知所措的时候,是化学课的王老师带来一个消息,没有被县里的中学录取,也不算真的落榜,不同的学校录取分数是不一样的,他给陈武祯和张博海推荐了几个市区的学校。
对于乡村小镇的孩子们来说,进县城读书是他们这几年奋斗的目标,如果有学校可以录取,还可以到市里去念书也未尝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那一年有好多学生去了市里的学校念高中,有分数高被市里重点中学抢走的,也有自己摸索着找去的。
邻村的一个应届的学弟,成绩特别好,被市二中的老师登门拜访,重金请走了。这件事在陈武祯附近几个村里被传为佳话,镇里的电视台还有村民点播歌曲祝贺的,真的让人羡慕。那时候镇里的电台除了开业和结婚祝福的,每到夏末秋初,总会多几条祝贺金榜题名的喜报,在转播的电影或歌曲影像的屏幕前打出一串祝福的字幕。虽然简单,却让陈武祯十分向往。他也希望自己的成绩可以足够好,好到有人点播送祝福。只要努力,一切都可以改变,只要付出,梦想就会实现。
陈武祯不甘心就这样选择低头,尽管过去他曾努力过,失败过。他还想在读书这条路上继续奋斗,好在他的父母也是支持的。如果要去县城的中学,是要根据分数上缴一定的借读费用的,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陈武祯选择去市区的学校看看,如果能被录取,将会替家里省下一笔钱。
于是在约好的一天,陈武祯和张博海,还有同村的阿金一起去市里寻找学校。他们从没单独去过市里,陈武祯也是小学的时候跟着大人们去市里参加过一个叔叔的婚礼。这一次,算是三个少年的一次冒险,也是一次对命运的主动出击。村东的那个候车点,陈武祯曾经跟着父亲等车去过隔壁乡镇的医院,那是去年的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经过一年多的洗礼,路边的小树已经粗壮了一些,这里只有去县城和隔壁乡镇的班车,有外地途径的班车,但他们很少会停下来的,这可能是行规吧。
他们三人等到一班去县城的班车,坐着过了山口,在另一个村口下了车,这里才有去市里的班车。看着去县城的那班车缓缓离开,车里的那群人也缓缓的离他们远去,望着车辆消失的马路,陈武祯忽然有点伤感,他想着自己曾经也是属于那列班车的,可如今自己无奈的要下车转车,虽然都是求学,大家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也许正是因为这个选择,陈武祯和原来的同学相遇的机会变少了,但他时刻期待着和柳晴雯相遇在某一班列车的希望,尽管这份希望也变得渺茫了。
是阿金喊了一声车来了,陈武祯才回过神来。他极不情愿的踏上了去往市里的班车,去寻找一所可以接收我们的学校。班车在前面另一个乡镇的中心路口停了下来,等一会是否还有其他乘客。陈武祯看着车窗外宽阔的马路,路口的四个方向各自延伸着通向远方,向北就是去县城,向东就是去市里,他渴望的看着向北的方向,希望自己能够越过大山,穿过树林,能够看到某个窗边坐着一个他思念的熟悉的模样。
但实际上,陈武祯所坐的车要走向另一个方向了,他心里却有点想念柳晴雯,或许,真的就此告别了,谢谢她曾在自己的心里路过,尽管什么都没留下过,曾让自己心动过就算值得。
车子启动了,一路向东,车窗外陌生的环境一幅幅的在眼前闪过,似乎在告诉陈武祯这个念旧的人,欢迎路过。直到多年以后,陈武祯去了更远的地方,才发觉这曾经的陌生,也会变成他深深的怀念。
车子很快到了车站,市里的繁华却是不同于乡下的小镇。或许他们的穿着和闪烁的眼神已经出卖了自己,但三个人还是极力隐藏着,把自己装的像个见惯这世面的人。陈武祯他们只有三个学校的名字六中、九中和建院附中,具体位置却不知道。
初到市区,三个人甚至不知道公交车站点在哪,在他们寻找的时候,热情的人力三轮车一辆辆的追着他们询问,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热情,他们便选择了一个看着比较和善的三轮车。
“三位,这是打算去哪呢?”人力三轮热情的询问。
“附中,多少钱?”陈武祯装作老练的样子回答。
“三个人,一共三块。”人力三轮痛快的回应。
“还能便宜点吗?”旁边的阿金插了一句。
“这是最低了,您就是坐公交也得一人一块钱。”人力三轮辩解着说。
三个人觉得对方说的很有道理,就坐上了这辆人力三轮车,看着他在卖力的蹬着车,陈武祯有点济世忧民的思想在浮现,尽管他还只是一名穷的叮当响的学生,可他觉得刚才和车夫讨价还价的,看到车夫的辛苦陈武祯还是有点不忍心。
须臾之间,他们便抵达了目的地,然而,映入眼帘的并非学校,而是一个熙熙攘攘的服装市场。
“我们要去的可是附中,建院附中啊!”陈武祯心急如焚,急切地询问着。
“这里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市场,我们要去的是学校啊!”张博海也满腹狐疑,
“师傅,您莫不是走错地方了?”阿金更是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没有啊,这里不就是你们要来的服装,服装市场嘛。”人力三轮却一脸坦然,不以为然地回答道。
这个陌生的市场,人潮涌动,川流不息,他们三个甚至都没有留意到自己是从何处进来的。
“师傅,我们要去的是学校,您就再辛苦一下,把我们送到附中这个学校吧。”陈武祯用略带央求的口吻与他商议着。
“那好吧,你们每人再加一块钱。”人力三轮表现得颇为无奈,仿佛给了三个人天大的恩赐。
为了节省时间,同时也考虑到环境的陌生,陈武祯他们稍作思考,便应允了下来。又过了大约七八分钟的光景,三个人终于被送到了建院附中的门前。陈武祯顿觉自己就像是被刚才的人力三轮车夫戏弄了一般,附中与服装的发音虽然相近,但人们的日常习惯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谁会将服装市场简称为服装呢?三个人极不情愿地付了钱,先前对人力三轮的怜悯此刻已然化作了深深的憎恶。
好在他们还是到达了要找的学校,这学校的大门就建造的比他们的镇中学气派很多,进入校园就是一个圆形的花坛,两边都是绿化的花草和休闲的亭台,这简直就是一个公园,在正中圆形花坛的北面是教学楼。楼前立了两个牌子,其中一个上面写着该学校的简介和今年的录取分数,陈武祯和张博海的成绩都符合要求,只是阿金的还要差一些。陈武祯和张博海打听着如何报名,然后找到相应的办公室完成报名手续,拿着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面写着开学的日期和自己的编号,那一刻陈武祯的感觉是温暖的,像是一个流浪在外的孤儿终于找到一个温暖的角落。
可是阿金的表情是难过的,陈武祯和张博海俩安慰着他,还有两个学校没看呢,时间已近中午,三人出了校门,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包子铺,每人要了两份包子,这是陈武祯第一次在外面的店铺吃饭,那包子看着很好吃起来味道却一般,和母亲做的差远了,里面还有烫嘴的汤汁,后来陈武祯才知道那叫灌汤包。
在包子铺门口有一个公交站牌,三人吃过午饭就来到站牌查看线路,这里有车可以到九中或者车站,却没有六中的信息。陈武祯找到一个同样等车的中年人打听。
“叔叔,我想问一下,六中怎么去?”陈武祯装着老练,其实心里却有点慌乱。
“额,六中啊,很近的,你们在前面的路口右转,然后一直走,过两个路口就到了,在路南”那个陌生的叔叔很耐心的给我们说。
“谢谢”“谢谢您”三人高兴地向他道谢。然后按照他指示的路线走去。
原来六中这么近,三人很快就到了。只不过六中的大门紧闭着,他们在和门卫人员商量了一会再进去,看到那张通知三人就默默走开了,六中的录取分数比县城中学的还要高一点。只剩下一个九中了,三人原路返回到公交站点,坐着公交车一路向南,路两边的高楼和行人匆匆飘过,却没有交谈,只是默默看着车窗外的风景。
九中到了,可是已经完成招生工作了。三人只能悻悻的离开。因为阿金白来了一趟,回去的路上大家都没怎么说话,陈武祯担心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会让他更伤心。因为当天还要赶回家,老师提供的三个学校也都看完了,其他的学校三人也不知道具体位置,只能赶到车站,去等回家的班车。
回去的路上,班车走走停停。不时就会有人上车或者下车。看到这些忙碌着收拾行李的人们,陈武祯的脑海里不由得生出一些伤感。
有些人,明明是一起走的,走着走着就散了。不管是我们有意为之,还是命运的刻意安排,漫漫人生路,任何人原来只能陪我们走过其中的一段。
陈武祯静静的思忖着,一定会有那么一天,张博海和阿金也会离开自己。无论自己舍与不舍,当他们要下车的时候,还是应该心怀感激,因为他们陪自己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一段唯一的时光,唯一的只与他俩共享。
陈武祯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不由自主地又飘到了柳晴雯的身上。他不禁开始思考起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自己和她共同走过的那段路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
如果真的已经结束,那么陈武祯决定在内心深处默默怀念这段时光,让它成为自己青春岁月中的一段美好回忆。然而,如今这条路还没有走完,他便急切地盼望着能够与她早日重逢。
陈武祯想象着,如果真的有机会再次相遇,他希望能和柳晴雯一同坐上回家的班车,一起欣赏车窗外那美丽的晚霞。当夕阳渐渐西沉,天边被染成一片绚烂的红色时,他会指着那片晚霞,微笑着对她说:“快看,那天边伴着落日的晚霞,真美!”
然而,这一切都仅仅是陈武祯的幻想罢了。一旦踏上了青春的列车,就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只能义无反顾地向前疾驰,永远无法回头。尽管每个人所走的道路不尽相同,但他们所目睹的落日和晚霞却是一样的,那是属于青春的独特风景。
落日终将奔赴山海,晚霞或许是最浪漫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