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界星际协作发展理事会的会议厅内,一场 “深海星域观察员升级评估会” 正有序推进。全息投影屏上,清晰呈现着深海星域作为观察员半年来的核心成果 —— 从水元素能量技术优化到绿色发展贡献,从标准适配实践到民生协作参与,每一项成果都标注着深海星域融入共同体的坚实足迹。
“深海星域研发的‘水元素能量循环利用系统’,已通过标准制定委员会的审核,正式纳入《星际能量高效利用标准》,成为共同体首个‘高压环境能量循环’推荐技术。目前该系统已在蔚蓝星域、岩晶星域的 5 座高压节点站推广应用,平均每座节点站的年能量消耗降低 16%,验证了技术的普适性。” 标准委员会主席紫渊长老率先汇报技术贡献成果。
紧接着,民生协作板块的数据同样亮眼。在 “灵韵草民生产业联盟” 中,深海星域利用高压环境培育的 “深海灵韵草”,其蕴含的活性成分比普通灵韵草高 25%,成为制作 “高阶灵韵适配药剂” 的核心原料,已向医疗星域、冰原星域供应 10 万株,帮助 2000 余名修士突破能量适配瓶颈。
“更重要的是,深海星域已完成 80% 节点站的技术标准适配,50 名技术人员通过跨星域人才资质认证,其中 12 人获得‘高级能量管理师’证书,具备独立参与跨星域协作项目的能力。” 负责评估统筹的凡界代表补充道。
经过全体理事投票,深海星域以全票通过评估,正式升级为共同体准成员。“从观察员到准成员,我们不仅收获了技术突破,更感受到了共同体‘开放包容、协同共赢’的力量。” 深海星域代表激动地说,“未来我们将加快剩余节点站的标准适配,同时开放深海能量探测数据,助力共同体研究‘深海能量开发技术’。”
评估会结束后,理事会立即启动 “准成员帮扶计划”,指派蔚蓝星域与深海星域结成 “技术对子”,重点协助其推进深海能量开发项目;星轨星域则为其优化 “深海 - 浅海星际航线”,确保灵韵草、能量设备等物资运输效率提升 20%。
就在深海星域开启进阶之路时,受极光星域中继站辐射影响的东部 “晨雾星域”,正式向共同体提交了观察员申请。晨雾星域以 “星际农业” 为核心产业,却因能量供应不稳定,导致高产农作物 “晨雾稻” 的年产量波动较大,急需共同体的能量共享技术与灵韵草培育方案。
联盟代表团在晨雾星域考察时发现,其境内的 “晨雾能量带” 蕴含独特的 “农业友好型能量”,若能与共同体的时光能量、灵植能量融合,不仅能稳定晨雾稻产量,还能提升农作物的能量含量。“晨雾星域的农业基础与能量资源,与共同体的产业生态高度互补。” 代表团团长楚然表示,“接纳其为观察员,既能帮助晨雾星域解决农业难题,也能为共同体提供稳定的星际农产品供应。”
经过协商,共同体正式接纳晨雾星域为观察员,并制定 “分阶段融入计划”:首月完成能量需求评估与基础数据共享;第二个月派遣绿森星域的园艺专家,指导晨雾星域建设 “灵韵草 - 晨雾稻套种试验田”;第三个月接入极光星域中继站的能量网络,实现基础能量供应。
“试验田刚播种两周,晨雾稻的长势就比往年好太多了!” 晨雾星域的农业官员在全息汇报中展示田间画面,“灵韵草释放的生命能量,不仅改善了土壤质量,还吸引了‘能量益虫’,减少了农药使用量,真正实现了‘绿色种植’。”
晨雾星域的加入,也推动共同体启动 “东部星际探索计划”。以极光星域中继站为核心,共同体组建了 “东部探索团队”,成员涵盖 15 个正式成员星域的科学家、工程师与修士 —— 凡界的时光能量探测技术负责定位未知能量源;星辉星域的光谱分析技术用于识别能量属性;绿森星域的灵植能量技术则为探索团队提供生态保障;晨雾星域则作为 “东部补给基地”,为团队提供农产品与基础能量支持。
“探索团队已在晨雾星域东部发现 3 处潜在能量带,初步检测显示其中 1 处蕴含高纯度的‘农业能量’,若能开发利用,将为共同体的星际农业发展提供新支撑。” 探索团队负责人汇报,“我们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完成详细探测,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
随着星际拓展的推进,共同体的民生工程也在向 “精准化、个性化” 升级。在冰原星域,基于修士的年龄、修炼等级与能量需求差异,能量适配中心推出 “定制化调理服务”—— 为老年修士提供 “温和型灵韵药剂”,减缓能量循环负担;为青年修士开发 “强化型能量套餐”,助力突破修炼瓶颈;甚至为儿童修士设计 “趣味能量启蒙课程”,通过灵韵草能量互动游戏,培养其对能量的感知能力。
“我家孩子以前对能量修炼很抵触,自从参加了启蒙课程,每天都主动要去能量适配中心。” 冰原星域的一位家长欣慰地说,“现在孩子不仅能简单操控能量,还认识了来自绿森星域、晨雾星域的小伙伴,从小就有了‘共同体’的意识。”
在绿森星域,“灵韵草民生产业” 则开启 “跨界融合” 新模式。与科技星域合作开发的 “灵韵能量智能家居”,能通过灵韵草释放的能量调节室内温度、净化空气;与医疗星域联合推出的 “灵韵能量康复设备”,利用灵植能量辅助治疗修士的能量损伤;甚至与星轨星域合作打造 “灵韵能量星际餐车”,为星际运输船的船员提供新鲜的灵韵食品。
“灵韵能量餐车推出后,船员们的饮食质量与能量补充效率都大幅提升,长途运输的疲劳感明显减轻。” 星轨星域的运输船船长反馈,“现在每艘长途运输船都配备了餐车,这已经成为船员们最期待的‘星际福利’。”
民生工程的深化,也进一步增强了共同体的星际文化认同。在 “第二届大星河文化节” 上,15 个正式成员星域、2 个准成员星域与 2 个观察员星域首次齐聚,通过全息投影展示跨星域文化融合成果 —— 晨雾星域的 “灵韵稻收割舞” 融入了绿森星域的灵植能量元素;深海星域的 “水韵能量诗会” 用蔚蓝星域的水元素能量制作背景特效;甚至连技术标准委员会,都用 18 个星域的能量光谱,创作了 “标准之光” 能量艺术展,将枯燥的技术参数转化为震撼的视觉盛宴。
“文化节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同星域的文化能如此和谐地融合。” 跨星域能量管理学院的学员小林感慨道,“晨雾星域的农夫教我跳收割舞,深海星域的诗人为我写能量诗歌,这种跨越星域的友谊,比任何技术都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夜幕降临,楚然站在凡界中枢节点站的观测塔上,俯瞰这片日益壮大的星河共同体 —— 极光星域中继站的光芒照亮东部宇宙,晨雾星域的试验田泛着翠绿的光晕,深海星域的能量循环系统在海底闪烁着蓝色微光;18 个星域的节点站光芒交织成网,星际运输船沿着优化后的航线穿梭,修士们在民生工程的滋养下绽放笑容。
楚然心中满是感慨。从 15 个正式成员到 2 个准成员、2 个观察员,从能量共享到产业协同,从技术标准到文化认同,大星河共同体正在用行动证明,宇宙中的差异不是隔阂,而是协作的动力;未知不是挑战,而是探索的方向。
夜风带着晨雾稻的清香与灵韵草的温暖,拂过楚然的脸颊。她知道,共同体的故事还在继续 —— 未来会有更多星域加入,会有更多技术突破,会有更多民生工程落地;而那份 “无隔阂、共繁荣” 的宇宙理想,也将在一代代共同体成员的坚守与协作中,成为浩瀚星河中最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