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星光满布的夜晚,像一道温柔的分水岭。自那之后,周深与何粥粥之间,有了一种无需言语点破的深刻理解。
一种静谧而丰盈的满足感,如同秋日午后暖洋洋的光,笼罩着他们共处的每一寸空间。争吵、焦虑、以及对病情的恐惧,似乎都被那夜的星光洗涤殆尽,只剩下心照不宣的珍惜与安宁。
何粥粥的精神如同风中残烛,明灭不定。好的时候,她能清醒地说好些话,眼神清亮;坏的时候,则陷入长时间的昏睡,呼吸轻浅得让人心慌。但在她难得清醒、且有一丝力气的时刻,她最执拗的念头,便是要到院子里去,待在那架老旧的秋千旁。
那秋千是有些年头了,铁链有些锈迹,木板也磨得发白。但周深早已里里外外仔细加固过,每一颗螺丝都拧得坚实,座板上还细心地绑上了一个厚厚的、软绒绒的坐垫,是暖洋洋的鹅黄色,像一枚小太阳,试图驱散深秋的寒意。
这天下午,阳光好得不像话,金灿灿地铺满了整个院落,连空气都仿佛被晒得蓬松柔软。何粥粥被周深用轮椅推出来,身上裹着厚厚的毯子,苍白的脸在阳光下几乎透明。
她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那架在微风中轻轻自晃的秋千,眼神里流露出一种近乎贪婪的渴望,像一个孩子望着橱窗里渴望已久的糖果。那渴望背后,是对曾经鲜活生命的追忆,也是对此刻所能触及的、最简单快乐的向往。
“想坐上去吗?”周深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他总是能第一时间读懂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眼神。
粥粥闻声,猛地用力点头,因为虚弱,这个动作显得有些吃力,但她那双瞬间被点亮的眼睛,却比阳光还要耀眼,里面闪烁着孩童般的期待和雀跃。
周深走到她面前,没有丝毫犹豫地弯下腰,他的影子将她完全笼罩,带来一种踏实的安全感。他的声音压得极低,轻柔得像是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生怕一口气重了,就会惊扰了这份美好:“来,我抱你上去。”
他的动作极其稳妥,带着一种经过无数次练习的娴熟。一手稳稳地穿过她的膝弯,另一只手则小心翼翼地护住她单薄的后背,将全身的重量都依托在自己坚实的手臂和胸膛上。
当他将她从轮椅中抱起时,心头再次掠过一阵尖锐的疼——她太轻了,轻得像一片羽毛,像一团云,仿佛随时都会融进这暖洋洋的阳光里。他屏住呼吸,用最缓慢、最平稳的速度,将她安放在那鹅黄色的软垫上,又仔细地将她的双脚放好,确保她坐得舒服稳当。
待她坐稳,紧紧抓住两侧的铁链,周深才绕到她身后,大手握住秋千背部的横梁,开始轻柔地向前推送。“高不高?怕不怕?”他问,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时刻关注着她的反应。
“不高!不怕!”何粥粥欢快地回答,声音里带着久违的、清亮的活力,像冲破阴云的鸟鸣。秋千开始缓缓地荡起来,带着她向前,再向后,幅度不大,却足以让她感受到风的流动。她像一只终于挣脱茧房、试探着振动翅膀的蝴蝶,虽然孱弱,却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
她尝试着,慢慢松开了紧握铁链的一只手,然后又是另一只,勇敢地张开了双臂,像要拥抱这整个温暖的午后。微风吹拂着她细软的发丝,掠过她微笑着的唇角,她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份仿佛飞翔般的轻盈,发出了银铃般清脆、畅快的笑声。
阳光透过老槐树稀疏的枝桠,在她身上、脸上投下跳跃的光斑,她整个人都像是在发光。
她回过头来看向周深,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儿,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深深哥哥,再高一点点!就一点点!”
周深看着她脸上纯粹的笑容,心中那片柔软的角落被彻底填满,一种巨大的、近乎酸楚的满足感淹没了他。所有的奔波、所有的守护,意义何在?不就是为了此刻,为了这抹能驱散一切阴霾的笑容吗?他笑着应道:“好,那就再高一点点。”他加重了手上的力道,控制着节奏,让秋千荡得更高了一些。
何粥粥的笑声随着秋千的起伏,时而逼近,时而远去,银铃般洒满了整个院落,感染了冰冷的空气,连倾泻而下的阳光都似乎因为这笑声而变得更加明媚、更加温暖。周深站在她身后,目光始终追随着她飞扬的发丝和雀跃的身影,他推着秋千,仿佛在小心翼翼地推动一个晶莹易碎、却又无比美丽的梦。
他倾尽全部的温柔和力量,只为让这个承载着欢笑与希望的秋千,飞得更高一些,让这个属于她的童话时刻,延续得更久一些。
何粥粥那毫无阴霾的笑声,穿透了秋天的寂寥,成为了这个季节里,最动人、最珍贵的童话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