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寻衣走到掌柜的面前。
“多谢掌柜的,没有把我们赶出去。”
掌柜的重新回到柜台:“小娘子客气了。
那李公子仗着自己的爹爹是第一富商,平日里嚣张惯了。
今日小娘子得罪了他,恐怕会生事端。
小娘子还是注意一些的好。”
苏寻衣福了身子:“多谢掌柜的提醒。”
几人去了客房。
孩子们放好各自的东西,都聚在苏寻衣的房间。
燕澈站出来给苏寻衣道歉:“夫人,给您添麻烦了。
那小公子若是找你的麻烦,你就把我推出去吧。”
大宝拍了拍燕澈的头:“燕澈,你读书读傻了吧?
怕他作甚?他下次还欺负你,我揍死他。”
苏寻衣也看到了,刚才是大宝偷偷的把石头打在李荣的腿上,李荣才下跪的。
“燕澈,你放心吧,没事。
还有大宝,你下次打人的时候,注意一些,都被我看到了。”
四宝也举起手:“我也看到了。”
大宝尴尬的点了点头。
苏寻衣将那一锭黄金拿出来:“燕澈,这是李荣给你的赔礼钱。
我知道,你们读书人,爱名声,有骨气。
你也想要他的一个道歉。
但是他明面上不肯,那我们就换些方法。
赔礼道歉,这礼是赔了,道歉就让他先欠着。
你明日安心考试,这黄金我暂且帮你收着,待你考完试,我再归还于你。
不然我怕把黄金给了你,你进了考场,也不安全。”
燕澈本想拒绝苏寻衣,他不要黄金,但是被二宝拉住。
“燕澈兄,不要拒绝我娘的好意,不然我娘伤心了。”
苏寻衣就这么定定的看着燕澈。
一时之间,拒绝的话难以说出口,而且奶奶的病也要钱。
燕澈心里暖暖的:“谢谢夫人。”
“还叫夫人啊?你不嫌弃就叫我一声寻衣姨吧。”
燕澈点点头:“寻衣姨,谢谢你。
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燕澈对着苏寻衣行了一个大礼。
“好了好了,你这孩子。
我看你的厢笼也摔坏了,你考试就打算吃这个馒头吗?
我看都不能吃了吧?”
燕澈羞红了脸:“家中仅有的余粮了,还是奶奶病着时候做的。
我······”
“趁着现在天色尚早,我们去铺子里买点用具。你这馒头是不能再吃了。
万一吃坏了肚子,你还怎么考试。”
燕澈以为苏寻衣要叫他扔了:“寻衣姨,这馒头我是不能扔的,我奶奶亲手做的。”
“我没有叫你扔了的意思,你奶奶亲手做的,你视若珍宝的东西,我哪能喊你扔了呢。
我的意思是一会我们再去城中的铺子,买一些吃食,到时候,考试期间,你就着馒头一起吃。
这样就不算浪费了。”
燕澈恍然大悟:“谢谢寻衣姨。”
收拾好了东西之后,几人去苏寻衣开在州城的米线铺子吃饭。
这还是燕澈第一次来这样的馆子。
看起来就很豪华。
苏寻衣几人一进来,就有小厮上来迎接。
“东家来了,东家好久不来州城这边了,是很忙吗?”
苏寻衣随意寒暄了几句,要了一个二楼的厢房。
燕澈坐在厢房里,看着苏寻衣给他点的豪华米线套餐。
“寻衣姨,这也是你开的铺子吗?”
四宝接过话:“是呀,燕澈哥哥,这也是我娘亲开的铺子,我娘亲可厉害了。
你尝尝看,这个状元过桥米线,可好吃了。
你吃完,保你高中。”
燕澈听着四宝的话,心里也泛起一丝涟漪。
“谢谢清菡。”
大家都劝着燕澈多吃点。
这两天开始,米线铺子的生意也格外的好。
尤其是这状元套餐的过桥米线,简直供不应求。
一日能抵平日十天的收入。
苏寻衣心里看的也高兴。
吃完饭,苏寻衣又带着燕澈去了一家成衣店,买了一身合适的衣裳和鞋子。
燕澈也没之前那么忸怩了。
谁对他好他分得清,一味的拒绝,只会让别人觉得他虚伪。
他既然受了苏寻衣的恩惠,他以后报答回来就是了。
买完穿的,又买了一个厢笼。
最后来了《茶语小筑》的分铺。
好巧不巧的又遇到了李荣。
李荣瞪了一眼燕澈:“怎么又是你这个叫花子,阴魂不散。
本少爷走到哪你跟到哪,你是跟屁虫吗?”
燕澈被他说的满脸通红:“我没有跟着你。”
“那就奇了怪了,没有跟着我,难不成你来喝奶茶?
这奶茶铺子的奶茶,是你喝得起的吗?”
燕澈刚想说话,二宝却站在他面前。
“有的人,就是自视甚高,仗着自己家里有几分钱财,就爱到处显摆。
咱们都是学子,比的应该是学识,而不是狗眼看人低。”
李荣被二宝的话气的,哆哆嗦嗦的拿着手指指着他。
“你,你,你说谁狗眼看人低?
还有,就你们这样的,蛇鼠一窝,都是泥腿子。
比学识是吧?
好啊,怎么个比法?你说,本公子奉陪。”
“荣哥,咱不行啊。”李荣身边的朋友,拉了拉他的衣袖。
他们几个都是唯李荣马首是瞻,哪有什么真才实学。
李荣虽然有一点点,但不多,都是他们吹捧出来的。
李荣摆摆手:“怕什么?本公子难不成还会输给这个泥腿子。”
二宝神色淡然的说道:“好,李公子果然有魄力。既如此,咱们就一局定输赢。”
苏寻衣也淡淡道:“那我加个彩头吧、
倘若我儿子赢了,你给我们道歉,并且以后见到我们,绕路走。
你赢了,今晚的奶茶我请了。”
李荣信誓旦旦的应下:“行,就这么定了,不过我赢了,你们以后别出现在我面前。
至于比什么,我说了算。”
二宝优雅的伸出了手:“李公子,请。”
几人进了《茶语小筑》,苏寻衣一个眼神,小厮们就懂了。
李荣跟身后的同窗窃窃私语道:“咱们比什么?你们快想想。”
好一会,李荣他们终于想好了比什么。
“这铺子的布局十分雅致,也有笔墨纸砚。
现在四月初,恰好那角落摆放了一盆杜鹃花。
我们就在规定的时间内比画杜鹃花,并且还要赋诗一首。
看谁画的杜鹃花最好,谁写的诗词最好?如何?”
二宝只看了一眼:“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