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限制得很彻底。”冯叶对此并不意外。
竞技场模式显然是为了考验参与者最基础的生存和战斗能力。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因能力受限而产生的一丝不适感。
也好,就当是回归最原始的生存挑战了。
现在没有攻略,没有捷径,只能依靠最本质的观察、分析和行动。
“第一步,熟悉环境,确认安全区域。”
“第二步,尝试寻找所谓的补给。”
“第三步,评估威胁,包括其他参与者和本土生物。”
“第四步,制定收集印章的计划。”
他在心中默念着行动优先级,让思路保持清晰。
当务之急是找到水源和食物,维持生存指数,然后才能考虑狩猎其他玩家获取印章。
他很有自知之明,在这种完全陌生且强敌环伺的环境下,三天内完成最低目标绝非易事。
“十六个印章……意味着至少要淘汰十六个对手。”
这个数字让他感到了压力,决定将这次挑战视为一场需要耐心和谨慎的持久战。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队友们。
不知道洛可可、兔十三她们选择了什么模式,是否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这种分散行动固然能增长见识,但也让他隐隐有些担心。
他甩甩头,将杂念抛开,专注于眼前,当务之急是活下去。
他开始在茂密的金色树林中穿行,林间的光线透过层层叠叠的金色叶片,投下斑驳晃动的光点。
大约5分钟后,前方的林木逐渐变得稀疏,耀眼的光芒从枝叶缝隙间透射进来。
冯叶精神一振,加快脚步。
钻出最后一片灌木丛,眼前豁然开朗。
略带咸腥气息的海风扑面而来。
他正站在森林的边缘,脚下是金黄色的细腻沙滩,不远处,灰蓝色的海水轻轻拍打着礁石。阳光洒在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沙滩区域,除了几块被海水冲刷得光滑的巨大岩石,以及更远处那片低矮废弃建筑群外,视野范围内空无一人。
没有看到其他参与者的踪迹,这让他一直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看来初期落点还算分散。”他心想,至少,开局没有立刻陷入遭遇战。
他没有急于冲向那些建筑,而是借着森林边缘的阴影掩护蹲下身,更仔细地观察着这片区域。
他花了将近十分钟,一动不动地观察着建筑群的轮廓、窗户的破损情况、以及沙滩上是否有脚印等痕迹。
在林地边缘隐蔽观察了许久,确认那片废弃建筑群周围没有明显活动迹象后,冯叶才小心地借助树木和礁石的阴影,迂回着靠近。
他检查了几处疑似仓库或居所的破败建筑,里面除了锈蚀的金属框架、腐烂的木箱,还有一些认不出原貌的杂物,其余空无一物。
没有预想中的补给箱,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真干净啊……”冯叶皱了皱眉,这可不是好消息,补给品看来比预想的更稀缺。
一无所获的冯叶只能沿着海岸线继续探索,脚下的沙滩逐渐变得狭窄,礁石增多。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停下了脚步。
前方不再是延绵的海岸,而是一片违反常理的断崖。
海水依旧拍打着脚下的沙滩和礁石,但在前方不足百米处,化作一道巨大的瀑布,轰然泻向空岛之下。
震耳欲聋的哗哗水声充斥在空气中,下方是翻涌的云海,深不见底。
“边界……”冯叶意识到,这座浮空岛是有极限的。
他尝试动用“支点”模组,无形的立足点在脚下生成。
他踏了上去,想看看能否在瀑布上空构建一条路径,探查一下岛外的情况。
然而,仅仅走出几步,一道提示直接在他面前弹出:
<警告:检测到持续性非滑翔类滞空行为。此行为违反低空限制公平原则,请立即终止。>
冯叶皱了皱眉,收回了脚步,支点随之消散。
看来,竞技场的规则比想象中更多,为了防止拥有飞行能力的参与者获取过大优势,限制了长时间脱离地面的行动。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放弃了探查边界的想法,转身往回走。
冯叶来到一处靠近森林边缘,视野开阔的突起岩石上。
折腾了这一会儿,他感觉有一些嘴馋。
他拿出那根打火机大小的能量棒,犹豫了一下。
这东西可以直接使用补充生存指数,也能像普通食物一样吃掉充饥。权衡片刻,他还是放弃使用。
他坐在岩石上,暂时无事可做,便放眼望去。
不得不说,这里的景色堪称壮丽。蔚蓝的天空与无垠的云海相接,金色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和茂密的金色森林上,瀑布奔流,水汽氤氲,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
然而,这份安逸并未持续太久。
冯叶本质上就不是个能静下来欣赏风景的人。
就在他准备起身再次探索时,一种极其微弱的异常感,通过新加载的模组能力传了过来。
不是声音,也不是气味,更像是一种“气感”的衍生。
他心中一凛,几乎是本能地,刚刚抬起的身子猛地伏低,重新趴回了岩石后面,只露出一双眼睛,小心翼翼地观察四周。
“有什么在靠近……”他全身肌肉微微绷紧,进入戒备状态,将自身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2000米是新模组的能力的极限感知范围,前提是对方没有隐藏自身气息。
而根据模组反馈回来的感知中,对方离自己只有500米左右。
目光所及之处,沙滩、礁石、森林边缘,空无一人,只有海浪声和瀑布的轰鸣。
但他感知中的目标非但没有消失,反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清晰,有什么东西正在靠近,而且目标明确。
他耐心等待着,像一块真正的岩石,连呼吸都调整到最微弱的频率。
冯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感知中那个存在越来越近,已经进入了三百米范围。
几分钟后,他极其缓慢地调整了一下窥视的角度,将目光投向右侧更远处的另一片建筑废墟。
终于,他看到了那个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