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耿立刻点头附和,他一向主张公道:“福满这话在理!养老送终是儿女的本分,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但也绝不能纵容偏心的,让老实人一直吃亏、寒心!我看这样,建国之前那些年多付出的,就算是他这做儿子的,对父母额外的孝心和贡献了。往后呢,建国对铁柱和菊香的养老,是不是可以酌情减免一些?或者,等建军、建业、建设他们三家尽了主要责任之后,建国再根据自家光景,视情况补一点,表示下心意?这样既全了孝道,也体现了公平。”
这话说得非常公允,既充分肯定了凌建国过去的付出,也没有完全免除他未来作为儿子的责任,但明确提出了“酌情”和“视情况”,这就将未来的主动权部分交还到了三房手中。更重要的是,这番话清晰地暗示了:养老的主要责任,理应落在占尽便宜的大房、二房和四房肩上。
王菊香一听就急了,拍着大腿嚷嚷起来:“那不行!绝对不行!养老是四个儿子共同的责任,凭啥就给老三家减免?他凌建国就是挣座金山回来,他也是我儿子!就得给我养老!”
这时,凌风开口了。他声音不大,语调平稳,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如同小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奶,您先别急。我们不是要减免责任,我们是要讨一个公平。过去我爹娘付出的,早就远远超出了他们该尽的份儿。如果您觉得孙爷爷说的办法不行,非要把过去的账算清楚,那咱们就耐着性子,一笔一笔地算。”
他目光转向王菊香,眼神锐利如刀:“咱就往少了算。我爹农闲时打短工,就算一年只挣二十块钱,十年下来是多少?二百块!这还不算他那些年高出别人一截的工分,折算成钱又该是多少?我二伯在县城打临时工,又往家里交了多少钱?我当年上学的机会,要是继续读下去,将来能挣多少钱?还有我娘和姐挣的钱……奶,您真要我把这些账,当着几位长辈和队委的面,一笔一笔算清楚,算明白吗?算算老宅这些年,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算算到底是谁欠谁的?”
凌风每平静地问出一句,王菊香的脸色就肉眼可见地白上一分,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像样的声音。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账根本没法细算,一旦摊开到明面上,老宅这些年对三房的剥削和亏待将暴露无遗,足够让全村人在背后戳断他们的脊梁骨!那点强撑起来的脸面将荡然无存!
一直沉默得像块石头般的凌铁柱,此刻终于抬起了头。他浑浊不堪的老眼先是看了看神色平静却目光坚定的凌风,又扫过面色严肃、目光如炬的几位队委和长辈,最后长长地、沉重地叹了口气,那声音沙哑干涩得如同破旧的风箱:“唉……别……别算了……孩儿他娘,你也……也别吵吵了……就……就按老耿大哥和福满说的办吧……建国这孩子……这些年,是咱们对不住他……不容易啊……以后,养老的事……主要就……就让建军、建业和建设他们多担待点吧……建国他……量力而行就行……”
“当家的!你……你老糊涂了啊你!”王菊香还想争辩,却被凌铁柱罕见地用严厉的眼神瞪了回去。凌铁柱虽然一辈子懦弱,被王菊香拿捏,但此刻事关老凌家最后的脸面和未来的养老实际,他残存的那点理智告诉他,再闹下去,只会把最后一点遮羞布都扯掉,而且很可能彻底寒了三房的心,真到他们老两口动弹不得那天,万一老大、老二、老四靠不住,连个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凌风如今在村里的威望和能力,他已经看得清清楚楚,这孩子,仁至义尽了!
王福满见状,知道时机成熟,立刻一锤定音:“好!既然铁柱叔也这么说了,那这事就这么定了!老周,你把刚才议定的意思写清楚:今后凌铁柱和王菊香两位老人的养老事宜,主要由凌建军、凌建业、凌建设三家负责。凌建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逢年过节表示心意,或在其兄弟三家确有难以克服的困难时,给予适当帮衬。以往旧账,自此一笔勾销,双方均不得再以此为由纠缠。若日后老宅再有人无故骚扰建国一家生活,或散布不实言论,队里必将严肃处理!”
这番决议,由老周会计工工整整地记录在大队的会议记录簿上,并特意让凌铁柱作为老宅代表,颤巍巍地按上了红手印。这份记录虽然不具备后世严格的法律效力,但在当时“队为基础”的农村体制下,由生产队队委会和村里有威望的长辈共同做出的裁定,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和舆论压力,几乎等同于小范围内的“法律”。
消息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凌家坉,自然也传到了老宅。
凌建军一听就炸了锅,在家里跳着脚骂娘:“凭什么?!啊?!凭什么养老要我们三家多担待?他凌风盖了那么气派的三间大瓦房,他家有钱!就该他家多出!爹娘是老糊涂了!队里也是偏心眼!”
赵桂芹也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天抢地:“哎呦喂!没法活了啊!这是看我们好欺负啊!逼死我们算了!老天爷啊,你开开眼啊!”
就连平时不太吭声的四叔凌建设,也阴着脸嘟囔:“三哥家现在条件是好了,多分担点也是应该的嘛……”
王菊香憋着一肚子火回到家,全都撒在了凌铁柱身上,指着他鼻子骂他没用、窝囊、老糊涂,胳膊肘往外拐。凌铁柱只是默默地蹲在熟悉的墙角,一口接一口地抽着呛人的旱烟,任凭王菊香哭骂吵闹,始终一言不发。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今天这个结果,已经是队里和凌风顾全大局、手下留情了。真要不管不顾地把陈年旧账翻个底朝天,老大、老二和老四家这些年明里暗里占的便宜、花的公中的钱,足够让全村人唾骂他们一辈子!凌风只是用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划下了一道清晰的红线,同时也算是给了老宅一个台阶下——只要你们从此安分守己,养老的主要责任明确给你们,三房不会完全不管,但若再敢无理取闹,后果自负!
然而,凌风筹划的“教训”并未就此结束。这第一招“划清界限,明确责任”,可以算是“文招”,借助的是规则和舆论的力量。他还有第二招,更直接,更釜底抽薪,旨在彻底打掉老宅可能产生的、任何不切实际的经济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