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岛号”等待着它的主人。它已经在等待中历尽了漫长的光阴。
博士感受着手指上生物信息取样针残留的刺痛,心中翻涌起种种陌生的情感,仿佛在太过漫长的严冬之后终于看到春回大地,却再也找不到一株熟悉的草木,那些重新生发的幼苗都是陌生的品种;仿佛昔日的家园景象已被时光彻底篡改,再也找不到一丝能够锚定回忆的熟悉痕迹。
可是博士的脑海里,空空如也,没有任何能够支撑起这些翻涌情感的实质记忆。唯有那份深不见底的茫然,如同迷雾般将他笼罩。
现在不是发愣的时候。他对自己说。甲板上还有一只美杜莎大章鱼呢。
“罗德岛号”异常强悍的密封性保证了控制室没有被溟痕渗入,为博士节省了大量清理的时间。极境和流明紧随博士进入控制室,阿米娅和Logos则默契地留守门口,构筑起一道防线,将试图涌入的海嗣阻挡在外。
两位在工程领域各有擅长的干员本还想着能否协助博士操作这艘庞然大物,但很快发现他们帮不上忙。
当中控系统被彻底激活,环绕式的全景屏幕次第亮起,成百上千项信息指标如瀑布般刷过界面,使用的是一种形似大炎方块字、却又在笔画和结构上存在微妙差异的独特文字。
守在门口的阿米娅和Logos瞥见屏幕,立刻认出这正是那部贺岁片上展示过的、属于前史文明的象形文字。
理论上,博士也是第一次接触“罗德岛号”中控系统,但当他摸到触屏时,却跟操作win11一样顺畅,仿佛手指帮他记住了大脑已经忘掉的东西。
指令输入框使用的是一套近乎自然语言的编程系统,以任何一种前史文明语言输入,都可以正常编译,但逻辑构架中依然存留着c++和python的痕迹,恰似博士想象中、人类编程语言继续发展后的产物。
但即便这种编程语言的学习成本已被降至极低,即便有中控AI从旁辅助,博士掌握的速度也快得惊人,不像是在探索新知,更像是在重温早已烂熟于心的旧识。
“通知甲板上的干员注意规避,舰炮即将调整射界。”博士一边说着,双手已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起来,锁定甲板上那只扭曲蠕动的巨大目标。
极境立刻意识到这是博士交给自己的传话任务,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响亮地应了一声“收到!”,转身就朝门外跑去,边跑边喊:“棘刺!斯卡蒂!w!注意了!舰炮开始转向了,都离炮口远点!小心被误伤!”
茫茫大海上缺乏信号中转站,博士也还没来得及将他那套“源石通讯”技术集成到指挥终端里,此刻只能依靠最原始却也最直接的喊话方式进行指挥。
“罗德岛号”具备利用源石、太阳能、潮汐能等多种能源的能力。在漫长的休眠期间,能源系统会定期启动,维持着核心电池组的活性,因此从动力系统到防御性的舰炮、辅助性的无人机,此刻都处于能量充盈的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美杜莎章鱼”似乎也嗅到了危险,从原本盘踞的三层甲板上滑了下来。
当它的身躯舒展开时,体型远比蜷缩时要壮观。在占据这艘船的漫长时光中,它腕足上的吸盘早已经进化成最适合吸附罗德岛外壳材料的状态,因此速度十分惊人,转眼就挪移到了主甲板上,触手四面延伸,分别攻向甲板上的干员——每人分一只,还有剩的。
一时间船锚与剑光齐发,榴弹、法术与咒文齐飞,众人各施手段对敌,只有极境选择了——抱头往回跑。
“博士救命啊!”小鸟边跑边喊。
“咻咻”两声,激光束准确命中追赶极境的那只触腕——是从四层甲板起飞的无人机群及时赶到,提供了火力支援。
“美杜莎章鱼”吃痛,愤怒地挥舞起猩红色的触腕,上面覆盖的黑色带刺硬鳞与甲板刮擦出让人牙酸的、仿佛挠玻璃的声响。触腕试图打落那些无人机,但“蜂群”自驾系统相当智能,几乎不需要博士手操就能避开绝大部分攻击。与此同时,舰炮完成了转向。
博士把攻击档位打到了“熔毁”——与mon3tr的源石技艺同出一源。
灼热的能量光柱从炮口射出时,悬浮在空气中的咸腥海水几乎沸腾起来。不信邪站得离炮口比较近的w感觉当风撩过时,头发尾部都开始燃烧。
“美杜莎章鱼”感受到了致命的威胁,庞大的身躯骤然向内蜷缩,用黑色硬鳞把柔软的头部层层包裹起来。但这是徒劳的。没有及时逃回海里显然是它犯下的错误。
更多的舰炮调转炮口,锁定了“美杜莎章鱼”的位置,火力交叉覆盖之下,那个位置爆发出铸造的高炉中心也未必能企及的热度,空气中开始散发出一种类似烤鱿鱼的气味。
从pRtS作战系统中确认“美杜莎章鱼”的血条已经清空,并且没有复活甲和第二血条后,博士才开口:“把外面的干员叫进来,我要清洗甲板了。”
“啊?喔喔,好的。”流明这才从眼前这超越想象的暴力清场带来的震撼中回过神来,跑出去叫人。
所谓“清洗”当然不是指水洗,而是更加暴力的方式。
点人头确定没人被落在外面后,博士关闭中控室防护门,操控舰炮和无人机开始进行“洗地式饱和攻击”。
甲板和船舱外层的溟痕被熔毁,无人机发出的激光束射穿恐鱼,最后高压水枪开始清洗甲板。“罗德岛号”如一只史前巨兽,在苏醒之后终于开始抖落积压在身上的灰尘。
完成了一系列操作后,博士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开始喜闻乐见的探索“罗德岛号”环节:“救生艇的材料不是亚原子级,早就已经老化,在溟痕腐蚀下损坏了,正好可以把‘黑灯号’当作救生艇用。”他说着操作机械臂捕获“黑灯号”,用吊索拉到主甲板上来。
“乔迪、棘刺,你们去检查一下二层甲板上的制造、加工、实验室,”毕竟这是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如果没有问题,把那只‘美杜莎章鱼’拖到实验室去——用工程机器狗帮忙,如果还是拖不动的话……斯卡蒂?”
“阿米娅你去三层看看,没有问题的话给大家分配宿舍……”博士顺滑地开始分派任务,过了一会儿,发现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他才从专注的状态中回过神来,看向众人,“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又静默了一会儿,才从一脸呆滞中醒过神来。
问题?问题可太多了,博士!
对博士背景了解最少的极境,反而因为“无知”而受到的冲击最小,得以第一个举手开始他的“宝宝三千问”:“那个,博士!舰炮到底是什么原理?”他指着屏幕外已然沉寂的炮台,语气中充满了求知欲,“居然可以快速烧毁溟痕!”
“其核心原理,本质上是在有限空间内制造极端的高温环境,从而实现瞬间的熔毁效果,”博士耐心地解释道,“类似的源石技艺,凯尔希也掌握着。”
“那这艘船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小鸟的嘴快得像不需要换气,立刻抛出了第二个问题,“维持这么庞大的系统,消耗一定很恐怖吧?”
“最高效的能量来源自然是高纯度源石。但对于长期运行来说,这太过奢侈了。”博士调出能源系统的界面,“考虑到我们目前身处海洋环境,可以优先利用取之不尽的潮汐能进行充能。不过这种方式的充能效率相对较慢,像刚才那样大规模击发舰炮后,储备能源大概需要24小时才能再次充满。”
这意味着,除非拥有近乎无限的源石供给,否则受限于能源补充速度,“罗德岛号”还是不能硬抗“大静谧”的。如果成为海嗣的主要攻击目标,该跑还得跑……
极境似乎还有无数问题要问,但一旁的棘刺已经伸手捂住了他的嘴,将话语权抢了过来,问出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实验室里具体有哪些设备?”这对于他后续的研究至关重要。
“好问题。”博士说着,调出了实验室的仪器详细列表,然后看着全中文的操作指南呆滞了一下,“……掌握这些设备需要时间。为了看懂操作指南,你们得先学习前史文明的语言。”
“哈?!”w仿佛听到了什么鬼故事,让她去学那种弯弯绕绕的方块字,不如直接给她一枪来得痛快。
“……Logos,”博士也意识到这个要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不太现实,转而选择再苦一苦他因为过于能干总是承担太多的精英干员,“恐怕要辛苦你了……你先带头学习,掌握之后,再负责给大家翻译关键的操作指南和说明。”
“没问题,博士。我可以请教您吗?”Logos没有任何异议,甚至看起来还有点高兴——唉,什么天选牛马!
“我也想学。”阿米娅主动请缨,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博士老怀大慰:“好,你们直接跟我学,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喂,”w提醒道:“你挂在嘴边的‘压缩饼干和能量棒’呢?”如果全是画大饼的话……
“都有!马上就安排!”提起这个博士也有点激动——他实在是受够了那些只有海腥味、口感糟糕的海草罐头了,“我立刻启动制造室的全面自检,看看具体……嗯?”博士的话说到一半,突然顿住,目光凝固在控制屏的某个数据反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