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雷乍起
秦墨在家庭港湾中积蓄的力量,很快就在新的工作挑战中迎来了检验。周一清晨,他刚在办公室坐下,准备召开周例会,常务副主任刘建国就神色凝重地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刚收到的紧急明传电报。
“秦主任,出事了!”刘建国将电报放在秦墨面前,语气急促,“临江市刚刚报告,他们开发区一家重点合资化工企业——‘东海化工’,昨晚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目前已知有三十多名工人和周边村民出现中毒症状送医,部分人员情况危重!当地已启动应急预案,但事态可能还在发展!”
秦墨的心猛地一沉,一把抓过电报快速浏览。电报内容简短,但字字惊心:泄漏物为剧毒光气,事发深夜,影响范围尚在核查,风向不利,可能波及周边数个村庄,舆情已在发酵!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临江市是江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重镇。“东海化工”是早年引进的大型合资项目,曾是招商引资的样板,但也因其生产高危化学品而备受关注。在这个全国上下狠抓安全生产、全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节骨眼上,发生如此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其破坏力不堪设想!不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生态灾难,更将严重冲击江南省苦心营造的“安全、规范、可靠”的投资环境形象,甚至可能引发对全省化工产业布局和监管体系的质疑风暴!
“立即启动省发改委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秦墨瞬间进入战斗状态,声音斩钉截铁,“建国,你马上做三件事:第一,立即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赵立春常务副省长电话汇报初步情况,我随后书面报告;第二,通知委内相关处室负责人,十五分钟后紧急会议室集合;第三,立即与临江市发改委、应急管理厅、生态环境厅建立热线联系,要求他们每半小时报送一次最新动态!”
“是!”刘建国领命,快步离去。
秦墨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事故已经发生,当务之急是控制事态、减少损失、查明原因、稳定人心。他迅速拨通了林芷若的电话,简单告知有紧急公务,这几天可能无法回家,让她照顾好孩子和自己。林芷若在电话那头只说了两个字:“小心。” 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十五分钟后,省发改委小会议室气氛凝重。相关处室的负责人悉数到齐,个个面色严峻。秦墨没有半句寒暄,直接部署: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一起极其严重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也是对我们全省安全发展底线的一次公然践踏!我们必须以最高的政治站位、最强的责任感、最实的举措应对!”他目光如炬,扫过全场,“现在成立省发改委‘东海化工事故应急处置前方指导组’,我任组长,建国主任任副组长,投资处、产业处、环资处、法规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工作组一分为二:
“一组,由建国主任带队,投资处、产业处、环资处骨干参加,携带应急通信设备,一小时后立即出发,赶赴临江事故现场!任务有三:一是代表省委、省政府和我委,指导、协调地方做好伤员救治、群众疏散、环境监测等应急处置工作;二是立即着手初步调查,摸清事故直接原因、企业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三是密切关注舆情,指导地方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防止恐慌蔓延和谣言传播。
“二组,由我坐镇委内,统筹协调。办公室负责与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应急、环保、卫健、宣传等部门的横向联络,确保信息畅通、指令一致。法规处、规划处立即着手,研究此次事故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对高风险化工项目布局、准入、监管、应急体系的反思,准备提出全省层面的专项整治和制度完善建议。同时,通知全省各地市发改委,立即对辖区内所有类似高风险企业开展一轮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部署果断,任务明确。刘建国立即带领先遣组出发。秦墨坐镇指挥部,电话、传真、内网信息此起彼伏,各种消息不断汇聚。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泄漏点已初步控制,但受污染区域较大,疏散群众数量多,医疗救治压力大;网络已出现伤亡惨重、政府瞒报的谣言;更棘手的是,初步调查显示,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严重漏洞,相关监管部门日常检查流于形式……
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省级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秦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兼专项工作组组长参会。会议气氛空前严肃,领导措辞严厉,要求彻查事故、严肃追责、举一反三、给人民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压力如山!秦墨知道,这不仅是一场应急处置的硬仗,更是一场关乎责任担当、考验执政能力的政治仗。处理稍有不慎,不仅临江市乃至江南省的声誉受损,他个人乃至省发改委的威信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深夜,秦墨在办公室沙发上和衣而卧,脑海里反复复盘着每一个环节。他想起在清河时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经历,想起加入wto后一再强调的“底线思维”。这次事故,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所有麻痹松懈者的脸上。它残酷地证明,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开放不能降低监管的标准。
第二天清晨,刘建国从前方传回更详细的情况:事故直接原因是设备老化、违规操作叠加监管缺失,企业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监管责任难辞其咎;群众情绪基本稳定,但善后和赔偿问题复杂;舆情经过引导有所缓和,但仍在发酵。
秦墨综合各方信息,向省领导小组提交了第一份阶段性报告和建议。报告在如实反映情况的同时,重点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立即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拉网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由省发改委、应急管理厅、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牵头;第二,启动对“东海化工”项目当年审批、监管环节的责任倒查;第三,研究制定《江南省高风险工业项目准入与监管负面清单》,从源头上严把安全环保关。
他的建议,得到了省主要领导的肯定。一场由重大事故引发的全省性安全生产治理风暴,即将拉开序幕。而对秦墨而言,这场突如其来的“惊雷”,既是严峻的危机,也是推动更深层次改革、筑牢发展安全基石的契机。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必须在这场风暴中,展现出足够的冷静、担当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