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拉锯战
审计组的进驻,如同一块沉重的磨盘,压在省发改委和实验室筹建办每个人的心头。日子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紧绷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审计组的工作细致到近乎苛刻,调阅的文件从采购合同延伸到会议纪要、专家评审意见、甚至工作人员的差旅报销凭证;约谈的对象从班子成员扩展到具体经办人、财务人员、乃至参与论证的外部专家。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较量,每一次被叫去谈话,都像是一次小心翼翼的过招。
秦墨作为主要负责人,自然成为了审计组重点关注的对象。他被数次请到审计组的临时办公室,问题层层深入,绵里藏针。
“秦主任,根据我们调阅的记录,在确定超高速离心机技术参数的关键论证会上,有一位来自北京的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某项指标设定过高,可能只有特定厂商能满足。但最终参数并未调整。请问是基于什么考虑最终维持了原参数?”审计处长的问题,看似询问程序,实则暗指可能存在倾向性甚至幕后交易。
秦墨早有准备,从容应答:“李处长,您提到的这位专家意见,会议纪要中有完整记录。当时我们充分讨论了他的观点,但最终采纳了另外几位深耕该领域数十年的院士和首席科学家的建议。维持该参数,是基于对国际最新文献、未来五年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实验室核心攻关需求的综合判断。相关技术论证报告和同行评议意见,我们已经全部提交。决策过程是集体、公开、基于技术的。”
“我们注意到,筹建办与德国海曼公司在前期的技术交流非常频繁,甚至在该公司专家来访期间,其住宿和市内交通费用是由筹建办承担的。这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超出正常技术交流范畴的嫌疑?”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试图从细节处寻找突破口。
秦墨神色不变:“海曼公司是该领域全球领先的企业,与其进行深入技术交流,是为了确保我们采购的设备真正满足科研需求。所有交流活动均有事前审批和事后报告,费用支出严格按标准执行,符合因公接待和外事管理规定。每一次交流的重点内容、参会人员、达成的技术共识,都有详细纪要可查。我们欢迎审计组对每一笔费用进行核实。”
这样的问答进行了多次。秦墨每次回答都基于事实,援引规定,逻辑清晰,不卑不亢。他深知,在这场拉锯战中,耐心和细节至关重要。任何一丝慌乱、一点含糊,都可能被对方抓住无限放大。
然而,审计组显然并未放弃。几天后,他们抛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他们通过比对银行流水和采购记录,发现筹建办在启动正式招标前,曾向其中一家参与秘密谈判的供应商支付过一笔数额不小的“技术咨询费”。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这笔钱,正是秦墨为了锁定关键技术条款和优先供应权,而指示通过合规渠道支付的“定金”的伪装款项。虽然名义上是“咨询费”,且对方也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报告,但其真实目的,双方心知肚明。
面对这个几乎图穷匕见的质问,秦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审计组同志,这笔费用支付,是基于我们与该供应商签署的《前期技术咨询与服务协议》。协议规定,对方需就设备与实验室特定科研平台的系统集成、接口标准、后续升级路径等提供专属的技术咨询和方案设计服务。对方已按约提供了完整的技术交付物,这笔费用是应支付的合同款项。所有协议、付款审批、技术交付物验收记录俱全。”秦墨的回答滴水不漏,将行为完全框定在合规的商业合同范畴内,尽管他知道这很难完全打消对方的疑虑。
“但是,秦主任,支付这样一笔高额‘咨询费’,却在后续的正式招标中,该供应商成功中标了核心设备。这难免不让人产生‘有偿铺垫’、‘定向招标’的联想啊。”审计处长紧追不舍,目光锐利。
“招标结果是专家评审组基于技术标和商务标独立评审的结果。该供应商的技术方案得分最高,报价也在预算范围内,中标合规合法。”秦墨坚决回应,“前期技术咨询与后续招标是两个独立的商业行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我们支付咨询费,购买的是特定阶段的技术服务;我们进行招标,采购的是最终的设备产品。不能因为同一家公司在两个阶段都参与了,就简单质疑其关联性。如果审计组有证据证明存在利益输送,请明确指出。”
交锋到了最激烈的时刻。秦墨的强硬回应,暂时顶住了压力,但审计组显然并未采信。他们将这个“重大发现”详细记录在案,气氛降至冰点。
拉锯战不仅发生在审计室内,也延伸到了更高层面。赵立春副省长在一次工作汇报后,看似无意地对秦墨提起:“审计组工作很辛苦,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秦墨同志,你要正确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特别是涉及大额资金支出的问题,一定要慎之又慎,经得起任何检验。” 话语中的敲打意味,不言而喻。
而沈一鸣书记的秘书,则在一个非正式场合,向秦墨透露了一句:“沈书记很关心实验室的进展,也听说了一些审计的情况。他让我转告你,要相信组织,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好是第一位的。” 这简短的消息,像是一道微光,给了秦墨莫大的支持和鼓舞。
审计拉锯战持续了近三周。审计组虽然提出了几个“管理建议”和“风险提示”,但始终未能找到足以对秦墨个人或实验室筹建工作造成实质性打击的“硬伤”。那份关键的“咨询费”问题,也因为手续齐全、解释合理,最终被列为“需关注事项”而非“违规问题”。
审计组撤离的那天,秦墨亲自送到门口,礼节周到。审计处长与他握手时,表情复杂,最终只说了一句:“秦主任,你们的工作,很规范。但我们提出的建议,还请认真研究落实。”
送走审计组,秦墨回到办公室,关上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到一种虚脱般的疲惫。这场拉锯战,消耗了他巨大的心力。但他知道,这仅仅是第一回合的较量。赵立春和钱进绝不会就此罢手,审计报告将会如何撰写和上报,才是下一步的关键。
他拿起电话,打给林芷若,只说了三个字:“结束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妻子温柔而坚定的声音:“晚上回家,我给你煲汤。”
窗外,天色渐晚。秦墨知道,暂时的风雨过去了,但天空依然阴云密布。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之中。他必须利用这短暂的间隙,巩固防线,积蓄力量,准备迎接下一轮,可能更加凶险的挑战。拉锯战暂时平息,但战争的硝烟,远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