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国,辛如音居住的无名小山。
尚未走近,便能看到院门悬挂的白灯笼在风中孤零零摇曳。门楣上贴着的奠字刺目惊心,空气中弥漫着香烛纸钱燃烧后特有的呛人气息,混合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萧瑟与悲凉。院落深处,隐隐传来年轻女子压抑不住的、破碎的呜咽声。
一身重孝的辛如音,背脊挺直如孤竹,跪在灵堂中央的蒲团上。她脸上不见泪痕,只有一种被抽离了所有生气的死寂苍白,那双曾蕴藏星辰瀚海的眸子,此刻如同枯井,倒映着灵牌上“齐云霄”三个字,再无波澜。
丫鬟小梅同样一身缟素,跪在辛如音侧后方,哭得浑身颤抖,几乎支撑不住。她手中紧紧攥着一角衣带,仿佛那是唯一的依靠。
就在这满室悲切中,院落外那套由辛如音亲手布置、如今更添几分森严的警示阵法,传来一道极其轻微却不容忽视的波动。这波动带着一种克制与熟悉感,并非强行闯入,更像是一种带着敬意的通传。
小梅的哭声戛然而止,猛地抬头,红肿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惧与警惕,下意识地挡在辛如音身前。付家的阴影,如同附骨之蛆,让她已成惊弓之鸟。
辛如音空洞的眼珠微微转动了一下,干裂的嘴唇翕动,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去看看。”
小梅紧张地咽了口唾沫,走到院门后,声音带着未褪的哭腔和警惕:“门外是谁?”
一个清冷中带着一丝沉稳的女声传来:“故人韩小丫,听闻噩耗,特来拜祭齐道友,探望辛道友。”
“韩……韩前辈?”小梅愣了一下,记忆深处那个提供丹药缓解小姐痛苦的神秘女修形象浮现出来。她犹豫地回头看向辛如音。
辛如音缓缓点了点头,动作僵硬。
小梅这才小心翼翼地将院门拉开一道缝隙。
门外站着的,正是韩小丫。站在门外的时候,看到白色灯笼上的奠字,便知道齐云霄还是去世了。
数年不见,她气息已然大变。身着素净青衣,身形依旧纤细,但周身上下灵气圆融内敛,若不刻意感应,几与凡人无异。小梅感受到那股无形却厚重的灵压,下意识地便要躬身:“晚辈拜见韩前……”
韩小丫伸手虚扶,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托住了她:“小梅姑娘,不必多礼。我与你家小姐、齐道友皆是故交,今日前来,只为送故人一程。”她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她的目光越过小梅,落在灵堂内那片刺目的白,以及跪在那里、仿佛魂魄已随棺椁同葬的辛如音身上。韩小丫心中重重一叹,迈步走入这片悲伤凝聚之地。
她无视了灵堂内压抑的气氛,径直走到灵案前,目光凝视着那块冰冷的牌位,神情肃穆庄重。无需人指引,她自发地取香、点燃,动作一丝不苟,将三炷清香稳稳插入香炉。青烟笔直上升,缭绕在她沉静的面容前。
“齐道友,”韩小丫声音清晰,在这寂静的灵堂中回荡,“忆昔金马城中,道友赤诚之心,金石之性,犹在眼前。蒙道友与辛道友不弃,助我炼制‘灵隐鉴’,受益良多。本以为他日仙路再逢,可把臂同游,共探器道之妙。不想道友竟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扼腕!”
她语气沉痛,带着真挚的惋惜与怒意,仿佛对“付家”之事已知晓几分。
“道友性情耿介,一诺千金,于炼器一道更有惊世之才。天道不仁,嫉贤妒能,竟使栋梁摧折,良材早夭!此杯水酒,敬道友高义,愿道友英灵不远,早登仙界。他日若有机缘,必当……”她话语微顿,没有说下去。
说罢,她取杯斟满清酒,肃然洒于灵前。
辛如音静静地看着她完成这一切,死水般的眼眸中,终于泛起一丝极细微的涟漪。她挣扎着想站起,却因心力交瘁,身形一晃。
韩小丫早已留意,一步上前稳稳扶住她:“辛道友,节哀。你需保重自己啊。”她的话语直接而有力,触及了辛如音心底最痛之处。
小梅也赶紧上前,与韩小丫一同搀扶。接触到韩小丫沉稳的手臂,小梅慌乱的心莫名安定了几分。
“多谢……韩道友。”辛如音借力站稳,声音沙哑得厉害,她看着韩小丫,眼中讶异之色更浓,“恭喜道友……前辈筑基功成。”她虽修为停滞,但眼力仍在,清晰地感知到了韩小丫身上那截然不同的生命气息。
“机缘巧合,侥幸突破。”韩小丫谦逊一句,扶辛如音坐下,自己也落座。小梅默默去后面准备茶水。
灵堂内再次陷入沉寂,只有烛火跳跃,映照着两张同样年轻却承载了太多沉重的面孔。
辛如音望着齐云霄的牌位,眼神空洞,许久,才用近乎梦呓般的声音低语:“他……是为了替我寻找‘星陨砂’,才去的坊市……若我不提,他也不会……都怪我……”她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留下月牙形的血痕。
韩小丫默然。她能想象那副场景——老实憨厚的齐云霄,只因辛如音需要,便毫不犹豫地踏入险地,最终因不谙世情,在付家修士的盘问下露了破绽,招致杀身之祸。那份纯粹而炽热的情意,最终却成了催命符。
“齐道友之心,日月可鉴。错不在你。”韩小丫安慰道。
辛如音闭上眼,两行清泪终于无声滑落,滴在雪白的孝服上,泅开深色的湿痕。
这时,小梅端着茶盘进来,将茶水轻轻放在两人手边。她看向韩小丫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感激她前来祭拜,有对她筑基修为的敬畏,更有一丝仿佛看到依靠的希冀。
韩小丫接过茶杯,对小梅温和地点点头:“辛苦你了,小梅。”
小梅连忙摇头,声音还带着鼻音:“不辛苦的。韩前辈,您请用茶。”她觉得这位韩前辈和以前不一样了,更厉害了,也……更让人想要信赖和依靠。
韩小丫饮了口茶,放下茶杯,目光转向辛如音,神情变得郑重:“辛道友,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一是吊唁齐道友,二来,确有一事相求。”
辛如音缓缓睁开眼,拭去泪痕,脸上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清冷与理智:“韩道友但说无妨。”她如今孑然一身,除了这身阵法造诣和残破之躯,已别无长物。
“我新近筑基,需寻一隐秘之地稳固境界,长期潜修。”韩小丫直言不讳,“因此,急需一套能彻底遮蔽洞府气息、防护之力卓绝的阵法。若论阵法之道,我只认识辛道友。不知可否劳烦道友,为我炼制一套?至于报酬……”
她手腕一翻,一个质地更显莹润的玉瓶出现在桌上:“此乃我耗费心血改良炼制的‘伏龙丹’,药性更为醇厚霸道,或能更好压制道友体内日渐凶猛的龙吟之气。”
“新的‘伏龙丹’?”小梅闻言,几乎失声叫出来,她猛地看向辛如音,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彩,“小姐!”她太清楚小姐最近承受的痛苦了,旧丹效果越来越差,反噬一次凶过一次。
辛如音的目光牢牢锁定在那玉瓶上,呼吸几不可察地急促了一瞬。她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明白,已是油尽灯枯之兆。这新丹,或许是续命的唯一希望。她强压下心头的悸动,看向韩小丫:“韩道友需要何种阵法?有何具体要求?”
见辛如音意动,韩小丫心中稍定,详细道:“首要在于隐匿,需能避开筑基后期乃至假丹修士的常规探查。其次需具备足够的防御力,能抵挡筑基中期修士的持续围攻。若能兼具聚灵之效更佳,但非必需。范围覆盖一座小型洞府即可。”她将自己在翠微山选定的洞府情况大致描述了一番。
辛如音凝神倾听,指尖在椅背上无意识地点动着,脑中已开始飞速推演。片刻后,她颔首:“有一套‘小五行迷踪障壁阵’,乃我结合古阵改良而成,正合道友之用。此阵擅匿形、固防御,若材料充足,布置得当,足以满足道友要求。只是其中几样主材颇为珍稀,炼制也需耗费不少心神与时日。”
“材料清单道友可列出,我必尽力搜寻。时间上,半年为期,如何?”韩小丫道,“若材料价值超出这瓶丹药,我愿另补灵石或他物。”
“不必了。”辛如音断然摇头,目光扫过那瓶丹药,又落回齐云霄的牌位,声音低沉却坚定,“此丹于我,便是雪中送炭,价值无可估量。齐家库房应能凑齐部分材料,缺的,我会列出。便以此丹,换取这套阵法。”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与决绝,“云霄若知我能以此技助友续道,换取生机,他在天有灵,亦会欣慰。”
小梅在一旁拼命点头,泪光闪闪地看着韩小丫,生怕她拒绝。
韩小丫不再多言,郑重应下:“好。既然如此,韩某便愧领了。多谢辛道友。”将玉瓶推至辛如音面前,“瓶中有三粒新丹,道友可先服用验证效果。待阵法成时,韩某另有心意。”
韩小丫与辛如音又低声交谈了几句,多是关于龙吟之体反噬的细微变化与新丹可能带来的影响。同病相怜,又是旧识,交谈起来比寻常人更多几分理解和默契。
小梅安静地在一旁听着,目光却不时悄悄落在韩小丫身上,充满了好奇与日益增长的依赖。
韩小丫也留意着这个小姑娘。几年光景,小梅已褪去不少稚气,出落得更加清秀,眉眼间的纯真未被残酷现实完全磨灭,对辛如音的忠心更是刻入骨子里。她心念微动,或许此女心性,确是块可造之材。
约定好半年后再取,韩小丫也就不再好意思打扰这对主仆。这里距离坊市很近,倒是可以买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