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调查工作表面上紧锣密鼓,实则陷入了僵局。警方的注意力,在傅子遇协调下,大部分都聚焦到了谢晗身上。这个沉默寡言、背景复杂、且与蔺漪阳有过冲突(甚至有杀人动机)的男人,似乎完美契合了“鲜花食人魔一号”的侧写。尽管直接证据不足,无法立即实施拘留,但通过技术手段,警方已经捕捉到几次谢晗在香港活动的监控影像,这让他成为了头号嫌疑犯。
媒体嗅觉灵敏,“鲜花食人魔疑犯谢晗现身香港”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不小的恐慌。连尹姿琪在打给薄靳言的电话中,都带着一丝焦虑和庆幸交织的复杂情绪:“靳言,现在大家都说是谢晗……漪阳他之前差点被谢晗……现在肯定很害怕,你们一定要尽快抓住他啊!”
连傅子遇在私下沟通时,也倾向于认为谢晗是重大突破口:“靳言,谢晗的嫌疑目前是最大的。他的行为模式、与蔺漪阳的过节,以及他此刻出现在香港,都指向他。我们正在全力追踪他的下落。”
然而,在这片逐渐形成的“共识”和紧迫的追捕氛围中,有一个人却始终感到强烈的不安。
林晓。
在临时指挥中心,她反复观看着那几段模糊的监控录像。录像中的谢晗,戴着鸭舌帽,身形高大,步伐很快,总是低着头,尽量避免暴露在镜头下。他的动作透着一股刻意的隐蔽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僵硬感。有一次,在一个路口转角,他似乎极其短暂地、下意识地抬眼瞥了一下斜上方某个固定的方向,那眼神空洞中带着一丝……仿佛在确认指令般的麻木?随后便迅速消失在监控盲区。
“不对……”林晓喃喃自语,眉头紧锁。她的“直觉”在疯狂报警——不是那种面对老周和裴泽时感受到的、充满主动恶意的“污秽感”,而是一种……被束缚、被扭曲、被某种更强大的力量牵引着的“傀儡感”。谢晗身上散发出的能量场混乱而破碎,仿佛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所有的动作都带着一种不自然的、被牵引的轨迹。他更像是一个执行指令的工具,而非那个散发着冰冷、精密、充满掌控欲的“一号”本体。
这种感觉让她坐立难安。
与此同时,在一次由尹姿琪安排的、旨在缓和关系并表达感谢的私人晚宴上,林晓再次近距离见到了蔺漪阳。
蔺漪阳表现得无可挑剔。他穿着剪裁合体的西装,谈吐优雅,对尹姿琪体贴入微,对薄靳言和林晓也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礼貌和距离。他主动谈起了与谢晗的“过节”,将其描述为一场令人遗憾的商业纠纷,并对自己无意中牵连出薄靳言地址一事表达了诚挚的歉意,态度坦然,逻辑清晰。他甚至流露出对谢晗“可能误入歧途”的惋惜,以及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在场的其他人,包括尹姿琪和傅子遇,似乎都接受了他的解释,气氛一度显得颇为融洽。
但林晓却感觉如坐针毡。当蔺漪阳的目光偶尔扫过她时,她感受到的不是善意或好奇,而是一种极其隐晦的、如同打量一件有趣物品般的审视。他脸上温和的笑容,在她看来像是精心绘制的面具,面具之下,是一种与她感知到的“一号”特质高度吻合的、冰冷的、充满了优越感和操控欲的“虚伪的恶意”。这种恶意被包装得极其完美,却骗不过她那种源自血脉的、对纯粹恶念的敏锐嗅觉。她甚至能感觉到,蔺漪阳在谈论谢晗时,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近乎玩味的冰冷光芒。
晚宴结束后,回到下榻的酒店套房。
薄靳言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香港璀璨的夜景,眉头微蹙。谢晗的出现似乎让案件有了明确的方向,警方和舆论的压力都集中于此,但他内心深处总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协调感。谢晗的行为,似乎……过于“配合”了,像是被人刻意推到聚光灯下的靶子。
就在这时,林晓轻轻走到他身边,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却异常坚定:“薄靳言,我觉得……不对。”
薄靳言转过头,看向她。月光透过玻璃,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轮廓,她的眼神却格外清亮。
“哪里不对?”
“谢晗……他不是一号。”林晓努力组织着语言,试图将那种模糊的感觉具象化,“我在监控里看他,感觉不到那种……掌控一切的恶意。他更像是一个空壳,一个被操纵的棋子。他所有的动作,都带着一种……被牵引的僵硬感。尤其是他那个眼神……”她描述了谢晗在路口确认方向的那一瞥。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更关键的发现:“但是,蔺漪阳……他很不对。他看起来完美无缺,可我感觉到的,是一种藏在最深处的、非常虚伪的恶意。那种感觉……冷静、优越、喜欢操控一切,和我想象中那个隐藏在幕后、精心策划一切的‘一号’,非常像!他甚至……可能在享受这种把所有人,包括谢晗和我们,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
薄靳言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反驳。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林晓的直觉与现有的线索进行交叉比对。
他确实因为谢晗曾试图杀害蔺漪阳这一点,以及谢晗此刻在香港的出现,而暂时降低了对蔺漪阳的怀疑。从逻辑上看,一号不太可能将自己置于明显的被害者位置,那会增加暴露风险。
但是……如果这一切,包括谢晗的杀人动机和现在的现身,都是蔺漪阳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呢?目的就是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将警方的视线完全引向谢晗这个“完美替罪羊”,同时还能让自己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博取同情,甚至……近距离观察警方的反应?这需要极其高超的布局能力和对人心、包括对谢晗这种边缘人格的精准操控能力。这恰恰符合“一号”的特征。
而林晓的直觉,一次又一次地被证明具有超乎寻常的准确性。她对恶意本质的辨别能力,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他依赖的逻辑推理。
信任林晓,还是信任看似坚固的逻辑链?
薄靳言几乎没有犹豫。他选择相信林晓。
他转身,双手扶住林晓的肩膀,目光锐利而专注:“你的感觉很重要。详细告诉我,你在蔺漪阳身上感受到的‘恶意’,具体是什么样的?是冲动型的,还是冷静型的?是带着情绪的,还是纯粹理智的?”
林晓被他突如其来的严肃和信任所鼓舞,仔细回忆并描述道:“是……非常冷静的,像冰冷的蛇。带着一种……玩弄一切的感觉,好像所有人都是他棋盘上的棋子。很虚伪,表面一套,内心是完全另一套,而且他非常享受这种伪装和操控的过程。”
薄靳言的眼中闪过一道寒光。林晓的描述,与他构建的“一号”心理画像高度吻合!冷静、操控、享受智力优越感、善于伪装。
“我明白了。”薄靳言松开手,走到书桌前,快速打开电脑,调出所有关于蔺漪阳和谢晗的资料,“我们需要重新调整调查方向。谢晗很可能只是烟雾弹,甚至可能是蔺漪阳用来测试我们反应、或者满足他某种操控欲的‘作品’。真正的猎物,一直躲在最安全、最光鲜亮丽的地方,看着我们被他引导着兜圈子。”
他立刻联系了傅子遇,言简意赅地下达了新的指令:“子遇,调整策略。对谢晗的追捕继续,但要外紧内松,避免打草惊蛇,更重要的是,不要被他牵着鼻子走。立刻重新启动对蔺漪阳的全面秘密调查,重点是他过往的所有经历、社交网络、尤其是他与心理学、犯罪学领域的潜在关联,以及他名下所有不为人知的资产和活动。要绝对保密,尤其是对尹姿琪那边。我怀疑,谢晗的现身,本身就是蔺漪阳剧本的一部分。”
傅子遇在电话那头虽然惊讶,但基于对薄靳言绝对的信任,立刻应承下来。
挂断电话,薄靳言看向林晓,眼神中闪烁着棋逢对手的兴奋和一种更深沉的、带着保护欲的凝重:“看来,我们面对的对手,比想象中更狡猾。他差点就成功了。林晓,这次多亏了你。”
林晓看着薄靳言迅速做出的决断和毫不迟疑的信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前所未有的勇气。她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而她和薄靳言,一个依靠超越常理的直觉,一个拥有洞悉人心的智慧,必须紧密联手,才能揭开蔺漪阳那张精心编织的假面,将那个真正的“鲜花食人魔一号”绳之以法。
香港的夜色愈发深邃,霓虹灯的光芒下,暗流汹涌。一场围绕着信任、直觉与绝对理性的追凶之战,因为林晓的关键直觉,悄然转向了那个最意想不到的方向。真正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