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洒在瓦窑堡兵工厂的院子里,今天这里格外热闹。各个车间门口都挂起了红绸子,空地上整齐排列着几张长桌,上面铺着洗得发白的军布。更引人注目的是,厂区东头那片空地已经戒严,远远就能看见一排靶子竖在那里。
老张,那挺气冷重机枪再往左挪一点,对,要让阳光照在枪管上,显得亮堂!
牛大力!你轻点搬!那是山炮,不是你们机修车间的铁疙瘩!
林烽站在院子中央,指挥着工人们布置展台。今天是个大日子——瓦窑堡兵工厂要举办建厂以来第一次军工成果展,周边七八个八路军武装的代表都要来参观。
赵小花抱着一摞产品说明书匆匆走过,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厂长,各部队代表已经到齐了,杨团长亲自带着他们在会客室喝茶呢。
林烽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环视一周,满意地点点头,同志们,把咱们的看家宝贝都亮出来!让兄弟部队看看,咱们瓦窑堡兵工厂不是吃素的!
会客室里,来自各部队的代表们正在热烈交谈。独立团杨团长嗓门最大:各位,不是我老杨吹牛,我们团上个月试用的那批81式-2型步枪,在零下二十度照打不误!小鬼子冻得手都伸不出来,咱们的战士照样一枪一个准!
真的假的?游击支队的李队长半信半疑,老杨,你可别忽悠我们。
嘿!待会儿现场演示,你自己看!
正说着,林烽推门进来:各位首长,展览已经准备好了,请大家移步参观。
众人来到展览区,顿时被眼前琳琅满目的武器装备吸引住了。
第一张展台上,整齐排列着十支瓦窑堡-2型步枪。老张正在给参观者讲解:这是我们改进后的步枪,有效射程400米,最重要的是,他拿起一支枪,哗啦一声拉开枪栓,全部零件标准化,战场上一旦损坏,可以直接拆换,不用专门找修械所!
这个好!某县大队的刘政委眼睛发亮,我们县大队最头疼的就是枪坏了没处修。
第二张展台前围的人最多。这里展示的是新研发的气冷重机枪,黝黑的枪身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牛大力正唾沫横飞地讲解:这挺重机枪,连续射击五百发不用换枪管!比水冷式轻便多了,两个人就能抬着走!
五百发?有人惊呼,那不是能压制一个步兵中队了?
何止!牛大力得意地一拍机枪,配上咱们特制的穿甲弹,小鬼子的薄皮装甲车都能打穿!
第三张展台更是引人注目——一门75mm山炮昂首挺立,炮口直指远方。老王主任亲自坐镇:这门山炮,全重只有三百公斤,拆开之后六个人就能搬运。最大射程三千米,配备榴弹、穿甲弹两种炮弹。
参观的代表们看得眼花缭乱,不时发出惊叹声。
老林啊,独立团杨团长拍着林烽的肩膀,你们这是鸟枪换炮了啊!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你们还只能复装子弹呢!
林烽笑道:这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纸上谈兵没意思,咱们去射击场,真刀真枪地演示给各位看!
射击场上早已准备就绪。第一项是步枪精度射击。
砰!砰!砰!
三声枪响,三百米外的靶子应声而倒。老张亲自操枪,五发子弹全部命中靶心。
好枪法!代表们齐声喝彩。
不是我的枪法好,老张谦虚地说,是这枪准!换谁来打都一样!
接下来是重机枪演示。牛大力带着两个助手,迅速架好机枪。
哒哒哒...哒哒哒...
短点射,长点射,机枪喷吐着火舌,远处的靶子被打得木屑横飞。更让人惊叹的是,连续射击五分钟後,牛大力徒手摸了摸枪管:温的,根本不烫手!
最后是山炮实弹射击。目标设定在一千五百米外的一处废弃石屋。
一声巨响,炮弹准确命中目标,石屋在烟尘中轰然倒塌。
神炮!代表们激动得直拍大腿。
演示结束後,代表们把林烽围得水泄不通。
林厂长,这81式-2型步枪,能不能先给我们支队配发五十支?游击支队李队长急切地问。
我们县大队要三十支就行!
我们要那挺气冷重机枪!
山炮!给我们一门山炮!
林烽被吵得头昏脑涨,连忙举手示意:各位首长,静一静,静一静!
待众人安静下来,林烽苦笑道:同志们的心情我理解,但是大家也知道,我们兵工厂产能有限,这么多部队,实在是供不应求啊。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代表们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失望的神色。
这时,杨团长站了出来:老林,我倒是有个主意。你看这样行不行,各部队用自己手里的资源来换装备?比如说,我们独立团驻地附近有个小铁矿,可以给你们提供铁矿石。
这个主意好!县大队刘政委立即响应,我们县大队可以组织群众收集铜元、铜钱,给你们做子弹壳!
我们支队能找到做枪托的木材!
我们可以提供粮食!
代表们七嘴八舌,纷纷报出自己能提供的资源。
林烽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可行!不过,我需要请示师部。
他转头对赵小花说:立刻给师部发电报,汇报情况,请求指示。
在等待师部回电的间隙,林烽带着代表们参观了改造后的生产线。当看到炮弹车间流水线上,工人们熟练地操作,一发发炮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产出来时,代表们再次被震撼了。
我的乖乖,李队长喃喃道,这速度,比我们手工复装子弹快多了!
这就是标准化生产的好处。林烽解释道,专人专岗,效率自然就上来了。
正说着,赵小花拿着电报飞奔而来:厂长,师部回电了!
林烽接过电报,快速浏览一遍,脸上露出笑容:同志们,师部同意了!允许我们用装备换取资源!而且,师部还特别指示,要优先保障一线作战部队的需求!
太好了!代表们欢呼起来。
接下来的场面,简直变成了集市。
李队长一把拉住林烽:林厂长,我们要一百支81式-2型步枪,五挺37式重机枪,可以用五十吨铁矿石和二十方木材换!
我们要二百支步枪,十挺冲锋枪!我们用铜料和粮食换!刘政委不甘示弱。
山炮!我们要一门山炮!外加五百发炮弹!价格好商量!
牛大力在旁边看得直咂舌:好家伙,这是要把咱们厂搬空啊!
老张忧心忡忡地凑到林烽耳边:厂长,这么多订单,咱们生产不过来啊!
林烽不慌不忙,对代表们说:各位,请安静。既然师部已经批准,我们兵工厂一定竭尽全力为兄弟部队服务。不过,产能确实有限,请大家按照实际需求下单,我们会根据各位提供的资源和部队的作战任务,合理安排生产顺序。
他示意赵小花:把订单表发给大家,详细填写需要的装备和能提供的资源。
一时间,院子里只剩下唰唰的写字声和偶尔的讨论声。
老李,你要那么多重机枪干什么?分我们两挺呗?
想得美!我们支队经常要打阻击,就靠重机枪撑场面呢!
杨团长填完订单,走到林烽身边,低声道:老林,实话告诉你,下个月我们团有个大行动,急需一批反坦克武器。你们那个反坦克磁性炸弹,能不能优先供应?
林烽正色道:老杨,你放心,对付鬼子装甲部队的装备,我们优先生产。
订单收集上来后,林烽粗略算了一下,光是步枪就要近千支,重机枪五十多挺,还有各种火炮、弹药,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
晚上,林烽召集所有车间主任开会。
同志们,林烽把订单表放在桌上,这是兄弟部队对咱们的信任,也是咱们的责任。从明天开始,全厂进入战时生产状态!
老张看着订单直嘬牙花子:厂长,这步枪订单就要一千支,咱们现在月产量才三百支啊!
所以要改进工艺,提高效率!林烽坚定地说,炮弹车间的经验证明,流水线生产能大幅提高产量。从明天起,所有车间都要推行流水线作业!
可是原材料呢?老王发愁道,这么多订单,光是钢材就要几十吨啊!
这个不用担心,林烽笑道,各部队用资源来换,铁矿石、铜料、木材都会陆续运到。而且师部特批,给我们调拨两台旧机床,我让牛大力带人改造一下,应该能提高加工效率。
牛大力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不就是改造机床吗?给我半个月,保证让它们焕然一新!
接下来的日子,瓦窑堡兵工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
铸造车间炉火日夜不熄,通红的铁水浇铸出一个个枪管毛坯。
机加工车间里,车床飞转,工人们三班倒,机器声从未停歇。
组装车间更是热火朝天,一支支步枪、一挺挺机枪在这里成型。
弹药车间加班加点生产子弹、炮弹。
林烽整天在各个车间穿梭,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厂长,枪管钢材不够了!
用三号矿刚运来的铁矿石,冶炼时加少量铬铁,可以提高硬度。
厂长,枪托木材湿度太大!
建立烘干房,严格控制木材含水率。
在全体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兵工厂的产能奇迹般地提升着。
一个月后,第一批装备终于出厂了。
独立团杨团长亲自带车队来接货。当他看到整齐排列的五十支81式-2型步枪、十挺37式重机枪、五门轻型迫击炮和大量弹药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老林,你们这是...这是救了急了!杨团长紧紧握住林烽的手,下星期我们要打鬼子一个运输队,正愁火力不足呢!
都是应该的。林烽笑道,对了,你们要的反坦克磁性炸弹,我们也赶制出来了二十个。使用时要记住,贴附在装甲最薄的地方。
明白!杨团长郑重地点头。
送走独立团,其他部队的装备也陆续交付。每支部队来接装备时,都会带来他们承诺的资源,兵工厂的原材料储备渐渐充实起来。
更让林烽高兴的是,各部队使用新装备后,捷报频传。
独立团伏击日军运输队,用新式步枪和重机枪打得日军抬不起头,还用反坦克磁性炸弹炸毁了两辆装甲车。
游击支队利用轻型迫击炮的机动性,端掉了日军三个哨所。
县大队使用新式地雷,成功阻击了日军一个中队的扫荡。
这些胜利消息反馈回兵工厂,工人们的干劲更足了。
一天傍晚,林烽站在厂区的高处,望着灯火通明的车间,对身边的赵小花说:看见没有,咱们生产的每一支枪、每一发子弹,都在战场上发挥着作用。
赵小花用力点头:厂长,我今天统计了一下,这个月咱们总共为兄弟部队提供了八百支步枪、四十挺机枪、十五门火炮,还有大量弹药。各部队用这些装备,已经消灭了五百多个鬼子了。
还不够,林烽目光坚定,我们要生产更多、更好的武器,直到把鬼子全部赶出中国!
夕阳的余晖洒在兵工厂的院落里,车间里传出的机器轰鸣声,仿佛是为抗战奏响的胜利乐章。在这片黄土地上,一群普通的工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前线将士铸造着杀敌利刃,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