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发送成功的提示框在屏幕上弹出,简洁,冰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季西风静静地看着它,几秒后,才移动鼠标,将其关闭。房间里只剩下主机运行发出的微弱嗡鸣,和他自己过于清晰的心跳声。
没有想象中的如释重负,也没有预演过的激烈情绪。一种巨大的、近乎虚无的空茫感笼罩了他。他做完了该做的事,斩断了退路,剩下的,便是等待那必然到来的、天崩地裂般的回响。
他关掉电脑,走到窗边,点燃了一支烟。他已经很久没有抽烟了,辛辣的烟雾吸入肺腑,带来一阵轻微的眩晕,却奇异地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松弛了些。窗外的天色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墨蓝褪去,青灰蔓延,城市模糊的轮廓逐渐清晰。这支烟,像是对过去某个阶段的祭奠,也像是对未知黎明的一种无言的迎接。
他知道,此刻的宋晚,必然也正处于同样的风暴眼中,等待着第一波浪潮的冲击。
---
“华晟”顶楼,宋晚面前的多个屏幕正以不同的节奏闪烁着。一个屏幕是安静的邮箱界面,等待着那个约定的加密信号;另一个屏幕是实时滚动的财经新闻和社交媒体舆情监测;最大的主屏幕上,则是“华晟”股价那令人心惊肉跳的、依旧在下探的曲线。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频率透露出内心的焦灼,但她的背脊依旧挺得笔直,如同风暴中不肯弯曲的芦苇。办公室外间,她的核心团队正在做最后的检查,确保所有预案环节都已就位,如同大战前夕,检查枪械弹药的士兵。
当时钟指向预定时刻,加密邮箱的提示音清脆地响了一声。几乎在同一瞬间,外间传来公关总监压抑着激动的声音:“宋总,第一波,发出去了!”
宋晚立刻点开那个来自未知地址的加密链接,确认是约定好的、关于季氏与林修文灰色资金往来的证据包,已被投放至几家最具影响力的调查记者和财经自媒体的后台。同时,她看到舆情监测屏幕上,几个关键节点的数据开始出现不正常的波动,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了石子。
她深吸一口气,拿起内部通讯器,声音冷静得如同冰封的湖面:“启动第一预案。法务部,跟进舆论动向,准备应对季氏可能发出的律师函和声明,态度要强硬。公关部,引导话题,重点强调‘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公平’,将公众视线从‘华晟’的财务状况暂时引开。技术部,确保所有对外服务器和官网稳定,预防可能的网络攻击。”
指令清晰下达,整个“华晟”核心层如同精密的仪器,开始高速运转。
最初的十几分钟,是死寂般的等待。仿佛那投入湖面的石子沉入了水底,未能激起任何涟漪。宋晚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
然后,如同积蓄已久的力量猛然爆发,舆情监测屏幕上的曲线陡然飙升!数个财经大V几乎同时转发了相关证据的解读,标题一个比一个骇人听闻——“惊天内幕!季氏集团疑通过白手套操纵市场”、“起底林修文:世家子弟的双面人生”、“‘华晟’冤案?深扒季氏与昔日合作伙伴的隐秘交易”……
网络瞬间炸开了锅。猜测、分析、谴责、震惊……各种声音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季氏集团的股价几乎在消息扩散的瞬间应声下跌,虽然跌幅暂时可控,但那根突兀的绿色K线,像一道丑陋的伤疤,刻在了走势图上。
宋晚紧紧盯着屏幕,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搏动。这仅仅是开始,是投石问路,是搅浑水面。真正的雷霆,还在后面。
果然,不到半小时,季氏集团发布了措辞严厉的官方声明,矢口否认所有指控,斥之为“竞争对手的恶意诽谤和抹黑”,并表示已“收集证据,准备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声明写得冠冕堂皇,却掩饰不住字里行间的仓促和强硬背后的那一丝色厉内荏。
几乎是声明发出的同一时间,宋晚接到了前台转接进来的、来自监管部门的电话,语气比之前更加严肃,要求“华晟”就网络上流传的相关信息做出“正式说明”。
风暴,已经开始回旋。
宋晚平静地回应了监管部门的问询,表示“华晟”也是受害者,正在积极配合调查,并将于适当时候发布正式公告。
挂断电话,她走到落地窗前。天色已经大亮,阳光刺破云层,将城市染上一层金色。但这光明之下,是正在酝酿的、更猛烈的厮杀。
她拿出手机,看着那个没有存储的号码,最终没有拨打出去,只是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风起了。」
她不需要过多言语。他知道。他们此刻,正站在同一场风暴里,看着同一片被搅动的天空。
信息的提示音在季西风的安全屋内响起。他掐灭了手中的烟,看着屏幕上那三个字,深邃的眼底,终于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于破晓时分的微光。
他回复了同样简短的三个字:
「等着看。」
等着看这黎明之刃,如何劈开沉重的夜幕,又如何在那必将到来的、更加疯狂的反扑中,杀出一条血路。
第一波舆论的浪潮已经拍岸,而真正决定胜负的惊涛,还在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