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玻璃窗,像是无数细小的手指在轻轻叩击。来来坐在书桌前,盯着屏幕上闪烁的光标,思绪却飘向了女儿小来的房间。已经晚上十点半了,小来应该睡着了,但她心里总有些不安。
“小来,睡了吗?”来来轻声问道,推开女儿卧室的门。
小来正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手里把玩着一个发光的立方体——那是她上周生日时收到的礼物,一个能够投射全息星空的装置。
“妈妈,我再玩五分钟就好。”小来撒娇道,手指轻轻转动立方体,房间里顿时洒满闪烁的星光。
“不行,现在就得睡。”来来走到床边,俯身亲吻女儿的额头,“明天还要上学呢。”
“可是我不困嘛。”小来撅起嘴,但还是乖乖躺好,“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好吗?”
来来叹了口气,在床边坐下:“就一个短的。想听什么?”
“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小来眼睛一亮,“你以前是不是经常熬夜?”
来来笑了:“正好相反。我小时候八点就必须上床睡觉。你外婆说,睡眠是孩子成长的秘诀。”
“那你从来没有偷偷熬夜过吗?”小来好奇地问。
“呃...”来来犹豫了一下,决定不说自己十二岁时曾偷偷读完一整本小说的经历,“当然没有。现在闭上眼睛。”
小来不情愿地合上眼,来来轻声讲起自己童年时在乡下的趣事。不到十分钟,小来的呼吸变得平稳而规律。来来轻轻起身,关掉星空立方体,悄声走出房间。
回到自己的书桌前,来来看了眼时间——十点四十五分。她还有几封邮件要回,然后才能休息。作为一名单亲妈妈兼自由撰稿人,她的夜晚常常比白天更忙碌。
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从云层缝隙中洒落,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来来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突然听到小来房间里传来细微的动静。
她轻轻走到女儿门前,推开一条缝。小来似乎还在熟睡,只是翻了个身,怀里抱着那只旧泰迪熊。来来松了口气,悄悄关上门。
时钟指向十一点十分,来来终于完成工作。她伸了个懒腰,决定睡前再看一眼小来。
这一次,当她推开女儿房门时,发现小来并没有躺在床上——她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个发光的平板。
“小来!”来来惊愕地说,“已经十一点多了!你怎么还没睡?”
小来吓了一跳,差点把平板掉在地上:“妈妈!我、我只是有点口渴,起来喝水,然后就睡不着了...”
“那也不能玩平板啊。”来来走过去,拿走女儿手中的设备,“明天还要上学,现在立刻睡觉。”
“可是我真的不困,”小来抗议道,“我试过了,闭上眼睛就是睡不着。”
来来坐在女儿床边,语气软化下来:“我知道有时候会这样。但即使睡不着,闭着眼睛休息也对身体有好处。需要我给你热杯牛奶吗?”
小来摇摇头:“不用了。妈妈,你能再陪我一会儿吗?”
看着女儿恳求的眼神,来来心软了:“就五分钟。然后你真的要睡了,答应我?”
小来点点头,钻进被窝。来来为她掖好被角,轻哼起小时候常唱的摇篮曲。五分钟后,小来的眼皮开始打架。
“晚安,我的小星星。”来来亲吻女儿的额头,轻声说道。
“晚安,妈妈。”小来迷迷糊糊地回应。
来来关掉灯,轻轻带上门。回到自己的卧室,她几乎倒头就睡,一天的工作和育儿让她筋疲力尽。
窗外,月亮隐入云层,城市陷入沉睡。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来来脸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她迷迷糊糊地醒来,看了眼床头钟——七点十分。比平时晚了十分钟。
“小来,该起床了!”她喊道,一边匆匆穿上睡衣。
没有回应。来来皱了皱眉,走向女儿的房间:“小来?起床时间到了!”
推开小来的房门,她看到女儿依然蜷缩在被窝里,睡得正香。
“小来,醒醒。”来来轻轻摇晃女儿的肩膀,“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
小来毫无反应,呼吸深沉而平稳。
“小来?”来来加大力度,声音也提高了些,“该起床了!”
小来只是咂了咂嘴,转向另一侧继续睡。
来来感到一丝不安。小来通常不是难叫醒的孩子,即使困倦也会嘟囔着回应。但今天她睡得异常沉。
“小来,快醒醒!”来来打开窗帘,让阳光洒满房间,“看,天气多好。”
依然没有反应。来来坐在床边,轻轻拍打女儿的脸颊:“小来?能听见妈妈说话吗?”
小来的眼皮颤动了一下,但并没有睁开。她的呼吸仍然平稳而有节奏。
恐慌开始在心里蔓延。来来跑到卫生间,用冷水浸湿毛巾,回到房间轻轻敷在小来额头上。
通常这种刺激会立刻让小来惊醒,但今天她只是微微皱眉,继续沉睡。
“小来?小来!”来来的声音带上了哭腔,“别吓妈妈,快醒醒!”
她摇晃女儿的肩膀,越来越用力,但小来就像被施了魔法般沉睡不醒。
来来抓起手机,手指颤抖地拨通了家庭医生的电话。
“您好,这里是陈医生办公室。”接电话的是护士。
“我需要和陈医生通话,紧急情况!”来来几乎语无伦次,“我女儿...她醒不过来...”
“冷静点,女士。您女儿多大了?发生了什么?”护士专业地问道。
“她八岁,昨晚正常睡觉,但现在我叫不醒她!”来来看着女儿安详的睡颜,泪水模糊了视线,“她就像...就像睡美人一样...”
“她呼吸正常吗?有没有发烧或其他症状?”
来来摸了摸小来的额头:“没有发烧,呼吸很正常,就是...叫不醒。”
“您试过用冷毛巾吗?或者轻轻拍打她的脸颊?”
“都试过了!一点反应都没有!”来来几乎尖叫起来。
护士沉默了片刻:“我建议您立即带她来医院。我这就通知急诊室等你们。”
来来挂断电话,心脏狂跳。她迅速为小来换上衣服,尽管女儿软绵绵的身体让这个过程异常困难。抱着沉睡的小来,她冲出公寓,拦下一辆出租车。
“市中心医院,请快一点!”她对司机喊道,紧紧抱着女儿,仿佛一松手就会失去她。
出租车穿梭在早高峰的车流中,来来不停地对小来说话,希望她能醒来:“小来,宝贝,能听见妈妈说话吗?我们马上就到医院了,医生会帮助你的...”
小来毫无反应,她的头靠在来来肩上,呼吸平稳得令人心慌。
到达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已经准备好轮椅。来来简要说明了情况,护士迅速将小来安置在推床上,推进检查室。
“李女士,我是陈医生。”一位中年男医生走进来,语气冷静专业,“能告诉我具体情况吗?”
来来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了昨晚小来上床的过程和今早发现她无法醒来的情况。
“她最近有没有生病?或者头部受伤?”陈医生一边检查小来的瞳孔反应一边问。
“没有,她很健康。”来来回答,“昨晚还好好的,我们还讲了故事...”
陈医生用小手电照射小来的眼睛:“瞳孔对光有反应,这是好迹象。”他又用叩诊锤检查膝跳反射,“基本反射都正常。”
“那为什么她醒不过来?”来来焦急地问。
“我们需要做一些检查。”陈医生表情严肃,“可能是某种睡眠障碍,也可能是神经系统问题。我先安排脑部ct和血液检查。”
来来握住女儿的手:“小来,能听见妈妈吗?如果你能听见,就动动手指。”
小来的手指一动不动。
检查过程对来来来说像是漫长的折磨。她看着医护人员为小来做各种测试,抽血,连接脑电图仪,推去做ct扫描。每一个环节中小来都保持沉睡,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
几小时后,陈医生拿着初步结果回来了。
“好消息是,脑部ct没有显示任何异常。”医生说,“没有出血、肿瘤或其他结构性问题。脑电图显示她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但模式有些...不寻常。”
“什么意思?”来来紧张地问。
“正常人的睡眠有周期,从浅睡到深睡再到REm睡眠。但您女儿的脑电波显示她几乎完全停留在深度睡眠阶段,几乎没有REm睡眠的迹象。”陈医生解释道,“这很不寻常。血液检查结果也正常,没有中毒迹象,代谢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来来感到困惑又害怕。
陈医生沉吟片刻:“我可能需要请神经科 specialist 会诊。同时,我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继续监测她的生命体征。”
“就这样?只是观察?”来来难以置信地问,“不能做点什么让她醒来吗?”
“在明确原因前,贸然尝试唤醒可能有害。”陈医生温和但坚定地说,“我理解您的焦虑,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出原因。”
来来无力地点头,回到女儿病房。小来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各种监控设备连接在她身上,显示着平稳的生命体征。她看起来就像只是在做一个甜美的梦。
“小来,宝贝...”来来握住女儿的手,轻声诉说,“还记得去年我们去海边吗?你收集了那么多贝壳,说要用它们做一条项链。我们还没完成呢...等你醒了,我们一起去海边好不好?”
小来的手指轻微地动了一下。
来来屏住呼吸:“小来?能听见妈妈吗?”
没有进一步的反应。来来叹了口气,也许那只是无意识的肌肉抽搐。
时间一点点过去,来来给小来的学校打了电话,解释说小来生病了。她也给自己的编辑发邮件,推迟了所有截止日期。整个世界仿佛缩小到这间病房,缩小到她和沉睡的女儿。
下午,神经科 specialist 来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医生,自我介绍为苏医生。她仔细查看了小来的所有检查结果,又做了一些神经系统测试。
“这很有趣。”苏医生最后说,“生理上一切正常,但她就是醒不来。您提到她昨晚难以入睡?”
来来点头:“是的,她说自己不困,直到十一点多才睡。”
“八岁孩子通常需要10-11小时睡眠,”苏医生说,“如果她昨晚十一点多才睡,今早七点叫她,确实睡眠不足。但这解释不了为什么叫不醒。”
来来突然想起什么:“她最近好像总是很累,放学回家就说困。但我以为只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苏医生若有所思:“我需要查阅一些资料。有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不过可能性很小。”她没有详细说明,只是承诺明天再来。
夜幕降临,来来坚持留在医院陪床。护士为她准备了简易床,但她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女儿床边,握着她的手,不停地对她说话。
“小来,如果你能听见妈妈,就努力醒过来。”她轻声说道,“你是最勇敢的女孩,还记得你学自行车那次吗?摔了那么多次都不放弃...现在也需要那种勇气...”
小来的眼皮轻微颤动了一下。
来来屏住呼吸,但女儿没有再做出其他反应。她叹了口气,继续讲述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希望某一句话能穿透沉睡的屏障。
第二天早晨,苏医生带着几份打印的资料回来了。
“我查了一些罕见病例文献。”她说,“您女儿的情况让我想起一种极为罕见的神经系统状况——‘过度睡眠症’的一种变体。患者会陷入异常延长的深度睡眠,有时持续数天。”
“原因呢?治疗方法呢?”来来急切地问。
苏医生摇头:“原因不明,通常青春期后会自行消失。但有一点很特别——在一些记录案例中,患者虽然无法醒来,但似乎能听见并记忆周围发生的事。”
来来睁大眼睛:“你的意思是...她能听见我说话?”
“理论上是的。”苏医生点头,“有一些患者醒来后能详细描述‘沉睡’期间周围人说的话做的事。所以继续和她交流很重要。”
这个消息让来来既安慰又心碎——安慰的是女儿可能能听到她,心碎的是小来能听见却无法回应。
苏医生离开后,来来更加努力地对小来说话。她读书,讲故事,回忆往事,甚至哼唱小来最喜欢的歌曲。
下午,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来了——小来的同班同学小雨和她的母亲。
“听说小来生病了,我们很担心。”小雨母亲说,“小雨坚持要来看她。”
小雨是个害羞的女孩,她怯生生地走到小来床边,拿出一张手工制作的卡片:“我们都很想你,小来。这是全班同学签名的卡片。”
来来感动得热泪盈眶:“谢谢你,小雨。小来会很高兴的。”
小雨看着沉睡的朋友,突然说:“小来昨晚在线学习小组里说她很累,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但她还是完成了所有作业。”
来来皱眉:“在线学习小组?什么时间?”
“九点到十点半。”小雨回答,“每周三次。小来没告诉您吗?”
来来感到一阵内疚。她不知道小来参加了这样的学习小组,更没想到会持续到那么晚。
送走小雨后,来来检查了小来的平板电脑——果然发现了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记录显示昨晚小来确实参加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学习 session。
“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呢?”来来抚摸女儿的头发,“学习重要,但休息更重要啊。”
傍晚,来来注意到小来的手指又动了几次,甚至有一次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这些微小迹象给了她希望。
第三天早晨,当苏医生来查房时,来来分享了这些观察。
“很好的迹象!”苏医生高兴地说,“说明她正在逐渐接近意识阈值。今天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温和的刺激疗法。”
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用不同气味的精油刺激嗅觉,播放小来最喜欢的音乐,甚至轻轻按摩她的手脚。
来来注意到,当播放小来最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时,女儿的呼吸节奏似乎发生了变化。
下午,来来决定尝试一件她读过可能有效的方法——讲述强烈的情感记忆。
“小来,记得你五岁那年生病住院吗?”来来握着女儿的手,轻声讲述,“你得了肺炎,发烧好几天。我守在你床边,就像现在这样。那时候你那么小,那么脆弱,我真怕失去你...但你那么勇敢,从不哭闹,还安慰我说‘妈妈,我会好起来的’...”
来来的声音哽咽了:“你知道吗?那是我人生中最害怕的时刻之一。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更好地保护你,让你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这次我又没能保护好你,我永远不会原谅自己...”
一滴眼泪落在小来的手背上。就在这时,小来的眼皮明显地颤动起来。
“小来?”来来屏住呼吸。
小来的眼睛慢慢睁开,迷茫地眨了眨,适应光线。
“妈妈?”她嘶哑地轻声说道,“我渴...”
来来喜极而泣,紧紧抱住女儿:“哦,我的宝贝!你醒了!你真的醒了!”
护士很快赶来,检查了小来的生命体征,给她小口喝水。苏医生也迅速赶到,进行了一系列测试。
“令人惊讶!”苏医生宣布,“所有指标都正常!就像睡了一觉醒来一样。小来,你自己感觉怎么样?”
小来靠在枕头上,看起来有些困惑:“就是有点渴,还有点饿。现在几点了?我今天上学迟到了吗?”
来来破涕为笑:“宝贝,你已经睡了将近三天了。”
小来睁大眼睛:“三天?但我只觉得睡了一晚上...”她努力回想,“我做了个好长的梦...梦里我在一片大雾中,能听见妈妈说话,但找不到出来的路...后来我听见妈妈哭,就顺着声音方向走...”
苏医生和来来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你能记得妈妈说了什么吗?”医生问。
小来点头:“妈妈讲了我们去海边的事,还有学自行车...还有我五岁生病的事...”她看向来来,“妈妈,你别怕,我现在好多了。”
来来紧紧抱住女儿,泪水再次涌出,但这次是喜悦的泪水。
经过一天的观察,医生确认小来完全恢复正常,批准她出院回家。来来小心翼翼地带着女儿回到公寓,仿佛她是一件珍贵的瓷器。
那天晚上,来来为小来准备了最爱的晚餐,两人坐在餐桌前进行了一次长谈。
“小来,为什么没告诉妈妈有在线学习小组?”来来温和地问。
小来低下头:“我怕你不同意。你说过小孩子不能晚于九点半睡觉...但其他同学都参加,我不想落后。”
来来叹了口气:“学习重要,但健康更重要。答应妈妈,以后有什么事都要告诉我,我们一起商量,好吗?”
小来点头:“我答应。妈妈,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我也对不起,没有更注意你的状态。”来来抚摸女儿的脸颊,“我们约定,以后互相提醒按时休息,好不好?”
“好!”小来露出笑容,“妈妈,其实在梦里,你的声音是我最想听到的。即使在大雾里,只要听到你说话,我就不害怕。”
来来感到眼眶再次湿润:“无论何时何地,妈妈永远会为你指引回家的路。”
那天晚上,来来亲自送小来上床,为她读故事,直到女儿安然入睡。站在门口,看着小来平稳呼吸的睡颜,来来心中充满感激。
月光如水洒进房间,来来轻轻关上门,留了一条缝。她知道,无论未来有什么挑战,只要她们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而小来在梦中微笑着,仿佛听到了妈妈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