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琴雯低头看了一眼,是班级群的消息。
“秋季游学今天出发,请大家八点前到校门口集合。”
司机把车停在校门口。她下车时抬头看了眼天。阳光照下来,不刺眼,风吹得马尾甩了甩。
班长已经在大巴前点了名。看到琴雯过来,挥手喊:“这边!就差你了!”
她走过去,想往后排走。班长一把拉住她胳膊:“别躲了,坐前面去。”
琴雯没挣开,被拽到了中间位置。老师坐在前排,回头对她笑了笑。她点点头,把手里的包放在腿上。
车上有人在聊天,有人吃早餐。她掏出书翻了几页,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大巴启动,驶出校园。窗外树影往后跑,阳光在玻璃上滑动。
她摸了摸手腕。那圈红痕淡了,但皮肤还是有点发麻。她放下袖子,把书合上。
“大家饿了吧?”班长站起来,手里拎着一袋盒饭,“后勤刚送到,每人一份,趁热吃。”
她挨个发下去。琴雯接过饭盒,说了声谢谢。班长在她旁边坐下,打开自己的饭盒,筷子一挑:“哇,有鸡腿!”
琴雯低头打开盖子。米饭热腾腾的,菜是土豆烧肉和青菜。她慢慢吃,没说话。
“你最近是不是瘦了?”班长侧头问她。
“没有。”她说。
“真没有?我看你脸色不太好。”
“就是没睡好。”
“苏周那个画展的事?听说你投了不少钱?”
琴雯抬头:“你怎么知道?”
“朋友圈都传疯了,苏周新工作室是你买的厂房改的。你投资胆子真大。”
“因为比较看好苏周的发展潜力,所以投资。”
“别人投资都是找团队评估,你一个人就能拍板三千万。真牛。”
琴雯没接话。她不想聊这个。
车开到服务站停下。一群人下车透气、上厕所。琴雯站在车门边,没动。
班长又回来拉她:“别一个人杵着,走,去那边坐会儿。”
她被带到一块空地。水泥地上摆了几张塑料凳,同学们围坐着吃饭。她被按在中间位置,饭盒还拿在手里。
“来都来了,吃点热的。”班长说。
她低头继续吃。风有点大,吹得头发糊在脸上。她用手拨开。
“这趟去龙城,行程三天。”老师走过来坐下,“明天参观金融产业园,后天去艺术区交流。今晚先休息调整。”
有人问:“住哪儿?”
“龙城大酒店,条件不错。”
琴雯吃了最后一口饭,把饭盒收好。她想找个角落安静待会儿,刚起身,老师拍了下手。
“长途车大家坐累了吧,咱们搞个小活动。推荐一下,谁来表演个节目,活跃一下气氛。”
底下一阵起哄。
“唱歌!跳舞!讲笑话都行!”
“我来推荐!”班长举手,“——琴雯!她唱歌特别好听,高中时候参加过比赛!”
琴雯猛地抬头。
“真的假的?”有人问。
“当然是真的!她当时拿了二等奖,只是后来没继续了。”
琴雯摇头:“我不……”
“来一个!琴雯来一个!”
“唱一首!就一首!”
声音越来越多。她坐在那儿,手心开始出汗。她想拒绝,可看着周围人的脸,没人恶意,全是期待。
她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那……我唱一首,《追光者》。”
没人说话了。风小了些。她理了理发尾,清了清嗓子。
第一个音出来时有点抖。她盯着地面,不敢看人。
“如果说你是海上的星光
我是浪花的泡沫
某一刻你的光照亮了我……”
声音慢慢稳下来。她抬起头,看见班长冲她比大拇指。老师也在笑。
她继续唱。
“所以我愿意为你
我愿意为你
我愿意为你
忘记我姓名……”
她的气息越来越顺,声音清澈起来。有几个同学跟着轻轻哼。
唱到最后几句,她眼睛有点湿。不是因为歌词,是因为这一刻——她站在一群人中间,被人关注着,被人喜欢着。
就因为她唱了一首歌。
最后一个音落下。几秒安静,然后掌声炸开。
“琴雯你太厉害了!”
“你应该去当歌手!”
“下一届校园十佳非你莫属!”
她低下头,笑了。是真笑了。肩膀松了下来。
班长搂住她肩膀:“我说了吧,你不该藏着掖着,这么久了,大家才知道你唱歌好听。”
老师也走过来:“唱得很动听。感情很丰富。”
琴雯点头:“谢谢。”
大巴重新发动时,她回到座位。耳机插进手机,点开录音软件。那是她刚才唱的全程录音。
她按下播放。
声音从耳机里传出来,有点干涩,但清晰。没有伴奏,只有她的嗓音。
她听着,一遍,又一遍。
窗外风景飞快后退。城市轮廓渐渐清晰。高楼多了,路宽了,车流密集了。
手机震了一下。是苏周。
“休息得好吗?”
她盯着这行字看了两秒。
再打字回复:“我在去龙城的路上,学校组织游学。”
发出去。
很快回复:“注意安全,到了告诉我。”
她回了个“好”字。
大巴驶入高架。远处一栋大楼顶上闪着“龙城”两个字。
直奔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