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沈星澜带来的消息,像一块冰冷的巨石投入水中,证实了两人最不愿看到的猜测——窥探并非臆想,而是已经化作了实质性的、技术层面极高的行动。
“不到十分钟……”顾青舟重复着这个时间点,眼神锐利如刀。他快步走到电脑前,调出了合作社周边区域的详细地图,手指精准地点在沈星澜描述的那几株狗尾草所在的大致方位。“那里靠近村道,视野相对开阔,但又足够隐蔽,确实是进行短暂、隐蔽扫描的理想地点。”
他转向沈星澜,语气沉肃:“星澜,你仔细回忆,那种被扫描的感觉,是通过植物传递的‘焦躁’和‘不安’,除此之外,有没有更具体的指向性?比如来源的方向、距离的远近感?或者……扫描能量的性质?是灼热、冰冷,还是其他?”
沈星澜闭上眼,努力回溯那短暂而模糊的感知。她蹙着眉,缓缓摇头:“很模糊……就像隔着很远听到嘈杂的人声,能感觉到情绪,但听不清具体内容。方向……大概是从村外来的,距离说不准。能量的感觉……非要说的话,是一种很‘硬’、很‘冷’的感觉,和灵泉的温暖柔和完全相反,所以植物们才会本能地排斥。”
“硬、冷……”顾青舟若有所思,“这符合高精度仪器发出的非生命能量场的特征。看来,‘盘古’派来的这批‘现场调查员’,装备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专业。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某种间接探测生命场域能量的技术。”
这个判断让两人的心都沉了下去。对手不仅在暗处,而且技术手段诡异难防。
“他们这次只是初步扫描,确认能量源的大致范围和活性。”顾青舟冷静地分析,“下一次,可能就是更精准的定位,甚至……是尝试性的接触或捕获。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
“我们该怎么做?”沈星澜看向他,此刻,顾青舟的冷静和谋略是她最大的依靠。
顾青舟踱步到窗边,望着外面看似平静的田野,大脑飞速运转。
“首先,信息差。”他转过身,目光灼灼,“他们知道这里有异常能量源,大概率锁定在你身上,但他们不知道我们已经察觉了他们的探测,更不知道我们拥有灵泉空间这个底牌,以及你刚刚觉醒的感知能力。这是我们的优势,必须充分利用。”
“其次,主动防御。”他继续说道,“我们不能坐等他们一次次扫描、试探。既然你能通过植物感知到他们的行动,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干扰’或者‘误导’。”
“干扰?误导?”沈星澜有些不解。
“对。”顾青舟走到她面前,压低声音,“灵泉的能量温和而充满生机,能否在你感知到扫描的时候,主动、轻微地释放一丝灵泉的气息,不是集中在你自己身上,而是均匀地弥散在合作社周边的植物之间?让整个区域的生物能量场出现一种‘正常活跃’的假象,就像给真正的光源罩上一层磨砂玻璃,让他们无法精准定位核心?”
这个想法极为大胆,需要沈星澜对能量的操控达到一个更精细的层次。
沈星澜沉吟片刻,不确定地说:“我……可以试试。但不确定效果,也可能反而暴露更多……”
“所以需要练习,需要控制力度。”顾青舟肯定道,“哪怕只是制造一点点干扰,增加他们数据分析的难度,也是在为我们争取时间。”
“还有,”他眼神一厉,“既然他们敢来,我们也要想办法留下点‘纪念品’。青叔(顾青舟的叔叔)那边已经在动用关系暗中调查‘盘古’近期的人员和装备动向了。如果我们能通过你的感知,大致确定他们活动的时间和区域,或许可以设法捕捉到一些物理线索,比如车辆信息、人员特征,哪怕是一个模糊的影像,都能让我们对敌人有更具体的了解。”
从完全被动地担忧秘密暴露,到开始思考如何反制、如何获取信息,这一步的跨越,意味着心态的根本转变。沈星澜看着顾青舟眼中闪烁的冷静光芒,心中的慌乱也渐渐被一种坚定的战意所取代。
“我明白了。”她深吸一口气,“从今天起,我会花更多时间练习与灵泉的沟通,尝试更精细的能量操控,尤其是这种范围的、低强度的能量弥散。”
“注意安全,循序渐进,绝不可勉强。”顾青舟郑重叮嘱,“你的精神和身体是第一位的。我会在外围布设一些常规的监控设备作为辅助和掩护,同时加快与青叔的信息对接。”
他伸出手,握住沈星澜微凉的手,传递着力量和温度:“这是一场无声的博弈,我们在暗处较量的是信息、技术和意志。星澜,你不再是独自守护秘密,我们现在是一个团队,各有分工。你负责感知和掌控‘核心’,我负责构筑外围防线和情报网络。”
沈星澜反手握紧他,用力点头。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在她眼中映出坚定的光芒。
无声的博弈,已然拉开序幕。而沈星澜与脚下草木那奇特的共鸣,将成为这场不对称较量中,最关键也最出人意料的一环。
(本章约1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