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和市里的领导先后到访,对“茵岳工坊”整洁的环境、妇女们饱满的精神状态,尤其是那独具特色的“茵岳红”系列产品和充满创意的定制服务赞不绝口。
关茵茵提交的那份详实的发展规划报告,也获得了高度评价。
好消息很快传来。
“茵岳工坊”正式被列为县“乡村振兴重点扶持项目”!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三年内税收大幅减免,村里批了一块更大的地用于扩建工坊,最重要的是,一笔额度可观的政策性低息贷款也顺利批复下来!
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田家村,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了不得!铭岳家媳妇这是要带着咱们全村一起发财啊!”
“当初她去省城开店,我还觉得她瞎折腾,没想到真让她干成了!”
“还是人家茵茵有良心,发达了没忘了咱乡亲们!”
面对众人的赞誉和羡慕,关茵茵却异常清醒。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气氛格外热烈。
田铭启兴奋地比划着:“二嫂,这下咱们有钱了!是不是该买辆新的小货车了?那破摩托都快散架了!”
田明喜也眼睛发亮:“工坊可以再招些人,把旁边那块新批的地用起来!”
关茵茵放下筷子,看着桌上的一圈亲人,语气平静却坚定:
“车要买,地也要用,工坊更要扩大。但是,有件事,我想先做。”
大家都安静下来,看向她。
“我想在村里,办一个免费的技能培训班。”关茵茵说道,“只要是咱村的妇女,想学的,都可以来。教她们编织基础、简单的染色技巧,合格了的,可以直接进工坊干活,或者,她们有能力自己接些小活也行。”
桌上静了一瞬。
田老汉吧嗒了一口烟,缓缓点头:“这是积德的好事。”
田铭岳看着她,眼神温柔而支持:“我赞成。咱们当初难的时候,也有乡亲帮衬过。”
田明喜却有些顾虑:“二嫂,这……这手艺都教出去了,万一她们学会了,自己单干,或者把技术泄露给外人,不是跟咱们抢生意吗?”
关茵茵笑了笑,看向田明喜:
“明喜,咱们的核心,真的是那几个编法、那点染色方子吗?”
她顿了顿,自问自答:
“不是。咱们的核心,是不断创新的设计,是‘茵岳’这个越来越响亮的牌子,是稳定的质量和信誉,还有咱们比别人更超前的眼光和销售渠道。”
“手艺,是死的。人是活的。”
“大家都会了,咱们田家村就成了‘手艺村’,名气更大,能吸引来的客户和订单只会更多!这叫产业集群效应。”
她目光扫过众人:“而且,咱们工坊给出的工钱公道,环境好,只要咱们自己不断进步,做得最好,不怕留不住人,更不怕竞争。”
田明雪若有所悟:“二嫂说得对!就像省城那些大服装厂,难道还怕别人会缝衣服吗?关键是谁的设计好,谁的牌子硬!”
“对咯!”关茵茵赞许地点头。
她又补充道:“另外,我打算从咱们的利润里,拿出一部分,把村里到镇上的那条坑洼土路修一修,至少铺上石子,大家进出也方便。”
这话一出,连田铭岳都有些动容了。
修路,这可是惠及全村的大事!
“茵茵,这……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他提醒道。
“我知道。”关茵茵语气坚决,“但这条路,咱们送货、大家出行都受罪。路修好了,咱们自己受益,也算是真正为村里做了点实事。”
她看着家人:“咱们富了,不能忘了根。让大家都能沾上光,这日子过得才踏实,才长久。”
全家人都被她这番话打动了。
田铭岳第一个表态:“好!听你的!办培训班,修路!”
“我们也支持!”几个小姑和小叔异口同声。
说干就干。
第二天,由田家出面,和村委会一沟通,村里的大喇叭很快就广播了这个消息。
“‘茵岳工坊’免费技能培训班开始报名啦!想学手艺的妇女同志,抓紧到村委登记!”
消息像插了翅膀,不仅田家村,连邻近村子都轰动了!
报名处挤满了前来咨询和登记的妇女,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期盼的笑容。
王婶拉着关茵茵的手,激动地说:“茵茵啊,你可真是活菩萨!我家那媳妇早就想学点啥了,这下可好了!”
关茵茵笑着回应:“王婶,您别客气,大家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
几天后,培训班就在村委会的大院子里热热闹闹地开班了。
由田明喜和田明雪担任主讲老师,从最基础的藤条处理和编织手法教起。
院子里坐满了求知若渴的妇女,叽叽喳喳,充满了生机。
与此同时,关茵茵承诺的修路款也到位了。
村里组织青壮劳力,开始热火朝天地平整路面,铺设碎石。
看着这一切,村里人对关茵茵和田家的看法,彻底从“羡慕”变成了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感激”。
【系统吐槽:宿主,你这波操作可以啊!名利双收!不对,是德财兼备!【社会声望值】和【村民好感度】直接刷爆了!本系统检测到你的【罪孽值】因为此次大规模善举,再次断崖式下跌!恭喜你,在洗白……啊不,是在升华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关茵茵站在村头,看着忙碌的培训现场和修路工地,看着村民们脸上真挚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平静的喜悦。
她知道,这一次,她的根,才算是真正扎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