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林江三人显露身形时,坐在驾驶位的司机瞳孔猛地收缩,几乎是本能地将身上的微型摄像机对准了他们,另一只手则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战术匕首。陈宇决策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司机的动作,微微抬手,一个不容置疑的制止信号瞬间传递过去。与此同时,通过微型摄像机,指挥部内的人们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分析。但陈宇决策者已先一步行动。
“你好!林江小友,叶和同志,还有这位……”陈宇决策者稳步上前,沉稳地向林江三人伸出了手。得益于林华宇的情报,他对林江和叶和的存在有所准备,这让他对和平交流抱有相当的信心——己方有“桥梁”存在总是好的。至于塔拉辛,虽然陌生,但也在预案之中。
“陈先生,称呼他为塔拉辛即可。”林江平静地回答。他刻意省略了“决策者”的头衔,这个微妙的称呼差异清晰地表明了他此刻并非站在东方联盟立场上。陈宇决策者凭借老辣的洞察力瞬间了然,但眼下这并非重点。
林江与叶和依次伸出手,与陈宇决策者相握。林江年纪虽轻,那份超乎年龄的沉着与冷静却让陈宇决策者心中掠过一丝讶异。叶和则如同深潭古井,面对联盟最高掌权者,举手投足间依旧是不动声色的从容。
“你好,塔拉辛先生。”陈宇决策者转向那尊高大的金属亡灵,同样伸出手。然而,塔拉辛却纹丝不动。并非他不理解握手的含义,纯粹是这位收藏家骨子里那点“恶趣味”又在作祟了。整个指挥部瞬间屏息,空气凝固。林华宇的心跳如擂鼓般在胸腔内撞击——这历史性的一刻竟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僵局。陈宇决策者的手悬停在塔拉辛面前,时间仿佛被拉长。
“塔拉辛,”林江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满,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这是外交会面,不是你的死灵王朝,收起你那套。”冰冷的语气让周围的温度似乎又下降了几分。
“好吧,”塔拉辛终于开口,电子合成音里带着一丝刻意的、夸张的“勉强”,“看在你林江的面子上,我就‘勉为其难’地……握一下。”他缓缓伸出那只由活体金属构成、闪烁着幽绿符文光泽的巨大金属手爪,以一种近乎敷衍的姿态,轻轻碰了碰陈宇决策者的手。这场本该载入史册的外星文明接触仪式,就以这样一种荒诞而滑稽的方式草草收场。然而,塔拉辛对林江那近乎言听计从的态度,却在指挥部和陈宇决策者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究竟凭什么能让一个如此强大的异形霸主俯首?
看到塔拉辛“配合”了,林江才微微颔首。简短的会面结束,他转过身,按下了手中鸟卜仪的指令键(厂房有两层门:外围围墙大门和内部核心厂房大门)。伴随着沉重的、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和液压驱动的轰鸣,巨大的厂房核心大门开始缓缓向上抬升。厚厚的积尘从门框簌簌落下,仿佛这扇门已尘封了无数个世纪。
陈宇决策者,以及指挥部内所有紧盯着屏幕的华学才等人,此刻都忘记了呼吸,目光死死锁在那逐渐抬升的门缝上。塔拉辛的存在被他们暂时抛诸脑后。就在大门抬升到足以窥见其内景象的高度时——
一座由冰冷钢铁铸就的移动堡垒,如同沉睡的远古巨兽苏醒,带着压倒性的存在感,缓缓显露出它狰狞而宏伟的真容。
厚重到令人绝望的外壳如同连绵的山峦,构成了它坚不可摧的基座。视线向上移动,在舰首最显赫的位置,五排密集的等离子近防炮台如同巨兽的獠牙般森然排列,炮口闪烁着足以冻结灵魂的幽蓝寒光。高达55米、宽达90米的巨大舰首两侧,布满了复杂得远超人类理解范畴的探测阵列、传感节点以及各种不明用途的异形装置。这些装置并非杂乱堆砌,而是以一种粗犷、高效、充满暴力美学的风格紧密集成,散发着纯粹而冰冷的未来战争气息(虽然它本身就是来自那未来的造物……)。
这一幕,如同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指挥部每个人的心头。所有学者都猛地从座椅上弹起,眼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滚圆,死死盯着屏幕上的钢铁巨物,大脑在疯狂运转却无法解析眼前的现实。而那些身经百战的军方将领们,则早已被惊得目瞪口呆。光是那庞大无匹的体积,就足以宣告它是为毁灭战场而生的终极兵器!舰首那些闪烁着致命光芒的炮台,虽然他们无法辨认具体型号,但“口径即真理”的铁律刻在军人骨子里——那些近半米直径的炮口,无声地宣告着它们拥有撕碎任何已知装甲的恐怖威力(当然,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舰体内部隐藏的轨道鱼雷发射井、小型光矛阵列等更致命的武器,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被巧妙地隐匿起来。底牌,永远要留在最关键的时刻)。
眼前的景象让陈宇决策者这位在无数政治风暴和国际博弈中岿然不动的老将,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仿佛被无形的力量钉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连呼吸都停滞了数秒。直到林华宇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猛地回神,但目光依旧无法从那艘代表着绝对力量的钢铁巨舰上移开。
“跟我来吧,”林江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我知道你们为何而来。会议室已经准备妥当,至于陈先生的安危……”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空间,直视着指挥部屏幕后的众人,“无需多虑。”这后半句话,如同冰冷的宣告,让指挥部内所有正在疯狂计算、分析、甚至评估开战可能性的头脑瞬间冷却下来。他们更想知道的,自然是这艘巨舰所代表的毁灭性力量,这关乎谈判的筹码,更关乎人类未来的命运。
就在这时,利刃号那庞大的舰首下方,厚重的装甲舱门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缓缓开启,沉重的金属坡道伴随着沉闷的撞击声稳稳放下,搭在地面上。人们这才得以窥见飞船内部的景象——一个巨大而空旷的货仓,内部结构简洁而实用,如同某种巨型运输机的腹腔
(设计之初,舰首区域本就是用于物资吞吐或停泊小型飞行器,并无过多花哨之处,其布局与战斗驳船的前部货舱区颇为相似,只是规模略小。毕竟,高达55米的船身意味着绝大部分空间和真正的核心——武器库、反应堆、指挥中心——都深藏在厚重的装甲之下。一上来就亮出所有家底的,那是愚蠢透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