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原浆·十年陈”的最终定价——588元\/100毫升,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高记”内部和有限的知情渠道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质疑声并未完全平息,尤其是在部分传统渠道商中,“一瓶酱油卖这么贵,疯了不成?”的议论依旧存在。但基于支付意愿测试数据达成的内部共识,赋予了管理团队前所未有的底气。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艘承载着品牌梦想与市场疑问的“旗舰”,成功地推向那片名为“高端市场”的深水区。
林薇和她团队的压力最大。她们需要为这款产品,策划一场配得上其身份和价格的上市发布会,不仅要展示产品,更要诠释价值,塑造一种足以让目标客群产生共鸣和向往的“顶级风味体验”。
“我们不能把它办成一场普通的招商会或产品推介会。”林薇在策划启动会上定下基调,“这应该是一场关于时间、技艺与极致风味的沉浸式剧场。我们要让每一位到场者,都能直观地感受到,他们即将品尝和拥有的,不仅仅是一瓶酱油,而是一件凝聚了十年光阴的‘可食用的艺术品’。”
场地没有选在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而是租用了本市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经过改造的艺术馆。现场布置极尽简约与质感,主色调是深褐与暗金,呼应酱油的色泽与岁月的沉淀。入口处,是一排排真实的、带着岁月包浆的“高记”古法陶缸阵列,灯光打下,影子拉长,仿佛时间的隧道。嘉宾穿行其间,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发布会的主角,“十年陈”被放置在舞台中央一个独立的水晶展柜中,一束顶光打下,使其如同博物馆中的珍宝。旁边的小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韩东团队利用“数字化传承”项目积累的数据可视化内容:十年间酱缸内温度、湿度的微妙波动曲线;不同阶段酱醅微观结构的高清影像演变;甚至将老师傅刘师傅当年记录酿造关键节点的、字迹已模糊的纸质笔记,与同步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图谱并置展示,用最现代的方式,诠释最传统的“匠心”。
马明远亲自担任产品讲解。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以一位技术专家的严谨和一位匠人的虔诚,从一颗非转基因大豆的选育讲起,到古法酿造中每一个环节的苛刻标准,再到这批次原浆在长达十年的陈化过程中,如何历经四季轮回、温湿变迁,最终如何演化出那复杂而平衡的、带着独特“陈香”与“鲜甜回味”的极致风味。他的讲述,配合着大屏幕上精准的数据和影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令人信服的力量。
品鉴环节更是别出心裁。林薇没有采用常规的搭配食物,而是邀请了国内一位顶尖的茶道大师和一位香料学专家。茶道大师用不同水温、不同冲泡手法的顶级普洱茶,来与“十年陈”进行风味对话,展现其醇厚底蕴与层次感如何在不同介质的激发下,变幻出奇妙的和鸣。香料学专家则从科学角度,解析了“十年陈”中蕴含的数百种风味物质,如何协同作用,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味觉体验。
受邀前来的,不仅有核心经销商、顶级餐厅的主厨和美食评论家,还有通过林薇团队严格筛选的、那些在支付意愿测试中表现出高度兴趣的“高记”核心用户与“风味探索官”代表。他们身着得体,神情专注,在这场精心营造的仪式感中,逐渐卸下了对价格的质疑,转而沉浸在对极致风味的探索与欣赏中。
当最后,嘉宾们用特制的小勺,亲自品尝那琥珀色、挂壁浓稠的“十年陈”原液时,现场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叹。那是一种远超普通酱油认知的体验,浓郁的酱香之后,是难以言喻的醇厚、鲜甜与复杂的回味,在口腔中久久不散。
“值这个价!”一位知名美食专栏作家在离场时,对林薇低声说道,“这已经超出了调味品的范畴,这是能给顶级料理注入灵魂的东西。”
赵副总穿梭在嘉宾中,听着那些他以往接触不多的圈层人士的赞誉,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认可光芒,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品牌的高度,原来真的可以创造出如此截然不同的市场和价值空间。他主动找到林薇,用力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发布会大获成功。后续,林薇团队将现场的精髓制作成系列高端内容,在精心选择的财经、生活方式和高端美食平台进行投放。韩东团队则紧密跟踪线上舆情和咨询数据,发现“高记”品牌的搜索热度、尤其是在高净值人群中的正面讨论度,有了显着提升。官方旗舰店虽然尚未正式开售“十年陈”,但其他高端系列产品的流量和咨询量都出现了连带增长。
“灯塔”的作用,初步显现。它或许本身销量有限,但其光芒,却照亮了“高记”品牌价值提升的航道,让整个产品矩阵都沐浴在更高的价值认知之中。高辉在看完首日的数据报告后,对身边的几位核心骨干说:
“我们证明了,‘高记’有能力触及天花板,有能力定义并让市场接受顶级的风味价值。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这座‘灯塔’的光芒能照多远,能指引我们开拓出怎样一片新的高端市场,还需要我们后续在产品、渠道和用户运营上,持续地添柴加薪。”
“古法原浆·十年陈”,这瓶小小的酱油,已然成为了“高记”战略转型途中,一座意义非凡的里程碑。它标志着,这家老牌企业,不仅学会了用新工具耕耘旧土壤,更获得了向着价值高峰勇敢攀登的自信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