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于“治国方略”板块夺魁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天阙城,成为了万邦来朝大典期间最引人瞩目的谈资之一。一个来自东南域小宗的筑基修士,竟在皇朝最引以为傲的治国领域,击败了众多世家精英和皇朝才俊,这无疑是对中州固有观念的一次巨大冲击。
赞誉与质疑并存,好奇与嫉妒交织。林风这个名字,第一次真正进入了中州顶层势力的视野,不再仅仅是依附于七皇子的“客卿”,而是以其自身才华闪耀的新星。
七皇子赵蕴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林风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声望和话语权,证明了他“唯才是举”、“注重实务”的理念并非空谈,吸引了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中立派官员和势力的关注。大皇子一系则颜面扫地,李嵩父子更是如同吞了苍蝇般难受,却暂时无可奈何,只能在暗中咬牙切齿。
论道会其他板块的角逐也相继落下帷幕。墨离在“丹器竞巧”板块虽未夺魁,但也凭借“标准化炼丹流程”和“蕴神丹简化版”闯入了前五,获得了评审团的高度评价,其技术宅的名声同样传播开来。
最终,综合各板块表现,林风以其在“治国方略”上碾压性的优势和无与伦比的创新性,荣获本届皇朝菁英论道会总评第二的惊人成绩!仅次于一位在“道法争锋”中展现出元婴初期战力的皇朝隐世宗门真传弟子。
按照规则,前十名皆可获得丰厚奖励,而前三名,更是拥有了选择进入“皇家秘库”或“观星台悟道”的资格!
没有任何犹豫,林风选择了——观星台悟道!
这是他来到中州皇朝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是获取第五块星钥碎片的最佳,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颁奖典礼上,老皇帝亲自为前十名颁奖。当轮到林风时,皇帝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依旧是那副深不可测的表情,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不错,望你于观星台有所得,不负此行。”
“草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林风恭敬回应,心中却绷紧了一根弦。皇帝的态度,依旧暧昧难明。
隆重的论道会落下帷幕,各方势力开始陆续离场,但天阙城的暗流却并未平息,反而因为林风的异军突起和即将到来的观星台悟道,变得更加汹涌。
就在林风准备前往观星台的前夜,七皇子赵蕴再次于密室中召见了他。
“林先生,恭喜!此次论道会,你可谓一鸣惊人,彻底在这天阙城站稳了脚跟。”赵蕴脸上带着由衷的喜悦,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凝重。
“全赖殿下支持与信任。”林风谦逊道。
“不必过谦,这是你应得的。”赵蕴摆摆手,语气转为严肃,“观星台悟道,为期七日。这是你寻找碎片的最佳时机。根据天机星盘仿品和星轨戒的感应,第五块碎片确实就在观星台核心区域,但具体位置不明,且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很可能是皇朝阵法以及那‘噬序之暗’的残留)所遮蔽。”
他取出一枚薄如蝉翼、闪烁着微光的玉符,递给林风:“此乃‘隐星符’,是我耗费不小代价才弄到手。激发后,可在极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隐匿你自身和星轨戒的气息,避开大部分探测阵法。但时间有限,最多只能维持三十息,且对神识消耗巨大,务必慎用。”
林风接过玉符,感受到其中精妙的空间与隐匿法则,郑重收好:“多谢殿下!”
“此外,观星台内,并非只有机缘。”赵蕴压低了声音,眼中寒光一闪,“我收到密报,大皇兄那边,似乎并不甘心让你顺利悟道。他们在观星台内,或许也安插了人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需万分小心。”
林风点了点头。他早已料到不会一帆风顺。
“还有,”赵蕴的神色变得前所未有的严峻,“关于‘噬序之暗’……我怀疑,它们的目标,或许不仅仅是阻止你获取碎片。观星台本身,作为皇朝引动周天星力、镇压气运的核心之一,或许也藏着它们想要的东西,或者……是它们想要破坏的关键节点。你进入之后,除了寻找碎片,也需留意任何与‘噬序之暗’相关的异常迹象。”
林风心中凛然。看来,这次观星台之行,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危险。不仅要寻找碎片,还要防备大皇子一系的暗算,更要警惕那无处不在的“噬序之暗”。
“我明白了。”林风沉声道,“我会见机行事。”
第二天,清晨。在一位皇室长老的引领下,林风与其他两位获得资格的优胜者(那位道法争锋第一的隐世宗门真传,以及一位在阵符演妙中夺魁的皇朝本土天才),来到了那座巍峨耸立、直插云霄的观星台下。
近距离仰望观星台,更能感受到其磅礴与神秘。通体由一种暗金色的未知金属铸造,表面铭刻着无数繁复而古老的星辰符文,散发出苍茫、浩瀚、令人心生敬畏的气息。浓郁的星辰之力几乎凝成实质,化作肉眼可见的银色光带,环绕着塔身缓缓流淌。
塔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深邃、仿佛通往星海深处的通道。
“进去吧。七日之内,能有何收获,全凭尔等自身机缘造化。切记,不得擅闯禁地,不得损坏塔内任何设施,否则,严惩不贷!”引领长老肃然告诫。
三人对视一眼,皆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期待与谨慎。随即,迈步踏入了那星光流转的通道之中。
林风的观星台悟道,正式开始。而他食指上的星轨戒,在踏入通道的瞬间,便传来了清晰而急促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