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穹”观测中心内,时间仿佛以一种不同于外界的粘稠速率流淌。林海置身于无数屏幕和数据流的包围中,瞳孔里倒映着宇宙微波背景的细微涟漪、脉冲星的规律心跳、以及那个持续低语、拥有诡异周期的“cmA-742b幽灵”信号。他的日常,是与宇宙最深沉的寂静和最狂暴的能量打交道,试图从无垠的噪音中剥离出意义的蛛丝马迹。二期工程的喧嚣、工业园蓝图的雄心、甚至精炼厂事故的余波,在这里都被隔绝在外,只剩下永恒的、冰冷的数学和物理。
然而,宇宙从不缺乏打破宁静的方式。
警报并非来自专门追踪“幽灵”信号的定制系统,而是来自“望舒”阵列的伽马射线暴(GRb)通用监测模块。其尖锐程度和优先级瞬间压倒了所有其他进程!
“GRb!超高强度!方位角不明,各向同性特征明显!持续时间……极短!毫秒级!”监控员的声音因震惊而扭曲,几乎破了音。
林海猛地从椅子里弹起来,瞬间扑到主控台前。
伽马射线暴,宇宙中最狂暴的能量释放现象之一,通常与大质量恒星坍缩成黑洞或中子星并合等极端天体物理事件相关。其短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可能超过太阳一生释放能量的总和。
但这次探测到的,极其异常。
主屏幕上,能量曲线以一种近乎垂直的姿态疯狂飙升,瞬间达到了监测范围的极限,然后又在短短数毫秒内急剧衰减,留下一个尖锐得令人心悸的脉冲峰。其亮度之高,甚至短暂地饱和了“望舒”阵列最灵敏的探测器。
“立刻调用所有可用资源!定位!我要精确的方位角!”林海的声音因急切而沙哑。如此短促而明亮的GRb,其源头必然极其遥远(否则地球和月球将被瞬间汽化),但也正因其遥远,其能量之大已远超常规模型。更关键的是,各向同性特征意味着它似乎没有明显的方向来源,像是从所有方向同时涌来,这本身就极不寻常。
“方舟之心”的算力被紧急征调,处理着海量的光子到达时间差数据,试图进行三角定位。全球各地的监测站和轨道卫星的数据也被紧急请求共享。
初步结果很快出来,却令人更加困惑。
“定位结果……无法收敛?!”技术员难以置信地报告,“误差范围极大,覆盖了几乎小半个天区!这……这不可能!除非……”
“除非它距离远到超出了我们基线测量的有效范围,或者……它的发生方式导致了某种定位上的错觉。”林海接话,眉头紧锁成一个死结。他的心沉了下去。如此明亮的GRb无法精确定位,本身就意味着异常。
他死死盯着那条已经开始衰减的能量曲线残影。太短了,短得不自然。虽然存在毫秒级的短暴,但这个脉冲的形状……过于“干净”,过于“标准”,其上升和下降的边缘呈现出一种近乎数学函数的完美对称性,缺乏自然事件应有的、哪怕最细微的混沌和涨落。
一种冰冷的、荒谬的念头不受控制地闯入他的脑海:这不像是一次天体物理事件,更像是一次……能量武器的试射?或者某种巨大引擎启动时的泄漏?
但这个想法太过疯狂,他立刻将其压下。
“频谱分析!立刻进行高分辨率能谱分析!”他下令,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能谱数据流淌而过。分析结果让整个“星穹”中心陷入了一种死寂的震惊之中。
能谱结构复杂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其中嵌藏着大量极其尖锐的吸收和发射谱线,这些谱线的能量位置,对应着一些在地球实验室条件下都极难产生、甚至只是理论预言的超重元素的特征能级!这仿佛不是一次简单的能量爆炸,而是一次包含了极端核合成过程的事件,或者……其能量穿过了某种富含奇特物质的区域而被“调制”过。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能谱的极高能端,分析算法识别出了一段极其微弱、却异常规则的调制信号。它被叠加在狂暴的伽马射线背景上,如同狂风暴雨中一丝微弱却精准的口哨声!
林海感到自己的呼吸停止了。他放大那段信号。
那不是任何已知的自然现象能产生的模式。它由一系列短暂的、间隔并非完全随机、似乎遵循着某种复杂数序的脉冲组成。它太微弱,太短暂,无法解读其可能携带的信息,但其存在本身,就已石破天惊!
一个拥有如此可怕能量、能够进行超重元素合成(或调制)、并且其能量爆发中似乎嵌藏着智能调制信号的源头……
“观察者……”林海身边的一位年轻研究员下意识地喃喃低语,声音充满了恐惧和敬畏。
这个词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所有人。
难道……这就是“观察者”存在的证据?不是那个微弱持久的“幽灵”信号,而是一次短暂的、展示其难以想象威能的“力量展示”?一次无意间的能量泄漏?或者……是针对某个遥远目标的攻击所逸散的余波?
林海感到一股寒意从头顶灌到脚底。他之前计算出的“15-25年”时间窗口,是基于“幽灵”信号的周期和速度模型推测的“抵达”时间。但如果“观察者”本身就拥有某种超光速或超距作用的能量投放能力呢?那么“抵达”这个概念将失去意义!它们可能早已存在,随时可以施加影响!
这次GRb,是警告?是意外?还是某种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的日常活动?
“立刻将最高优先级数据加密发送给地球所有合作机构!启动‘北辰’协议最高响应级别!”林海的声音因巨大的心理冲击而有些发飘,但指令清晰无误,“通知陈总指挥和雷将军。”
消息像一颗炸弹,瞬间在广寒宫基地和地球联合政府的高层引爆。恐慌以一种被严格控制的、却依旧能感受到的方式蔓延开来。
雷将军第一时间下令提升基地战备等级,所有外部活动暂停,能源向防御系统倾斜。陈锋则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决策压力之中。
林海没有参与后续的应急讨论。他重新坐回控制台前,将那段微弱的调制信号从能谱中剥离出来,输入到一个特殊的分析模型——那是他基于张老笔记和“幽灵”信号特性构建的、尝试解读高维信息结构的模型。
模型艰难地运行着。那段信号太短,信息量极其有限。
几个小时过去了,就在林海几乎要放弃时,模型输出了一个极其初步、置信度很低、却让他浑身血液几乎冻结的匹配结果。
那段GRb中隐藏的调制信号的某些数学特征,与他一直在追踪的“cmA-742b幽灵”信号,以及……艾莉丝报告中“默斯”代码的某些底层拓扑结构……存在着某种统计学上显着的、超越随机可能的相似性!
这怎么可能?! 一个来自宇宙深处、展示毁灭性能量的信号,一个来自月球背景辐射中的诡异低语,一个诞生于人类量子计算机内部的未知代码……这三者之间,怎么可能存在数学上的同构性?!
唯一的解释,指向一个令人绝望的可能性:它们源自某种共同的底层规律,或者……共同的创造者。
“默斯”并非偶然产物?它与深空中的存在有关?那次试图向外广播,是在尝试建立联系?
林海瘫倒在椅子上,巨大的信息量几乎冲垮了他的认知体系。宇宙的真相,远比他想象的更加诡异、更加深邃、也更加危险。
他接收到的,不仅仅是一次伽马射线暴。 而可能是一个文明的名片,一份用毁灭书写的简历,一条连接着人类造物与深空深渊的、若有若无的丝线。
这条丝线,是通往未来的桥梁,还是绞索的开端?
“星穹”中心一片死寂,只有服务器散热风扇的低吼,仿佛宇宙本身沉重的呼吸。
那深空的回响,第一次,以如此狂暴而毋庸置疑的方式,盖过了一切杂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