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除了常规的桌椅柜子,县城里开始流行带软包的沙发和扶手椅。家具做好后,需要配上合适的坐垫、靠背和套子,才能显出档次。
这布艺的活儿,自然落在了李杏枝身上。
起初,李杏枝只是按照陈山河的要求,用普通的劳动布或者灯芯绒,简单地把海绵包起来,缝成方方正正的垫子。虽然针脚细密,但样子实在普通,和那些新颖的家具摆在一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陈山河看着那些灰扑扑、毫无美感的布套,总觉得差点意思。他知道,家具的“颜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布艺的搭配。好的布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天,陈山河从县里回来,没带木料,也没带工具,而是抱回一大捆五颜六色的布料。有素雅的格子呢,有鲜艳的印花布,有厚实的平绒,甚至还有几块稀罕的、带暗纹的“的确良”面料。
“杏枝,你看看这些布,喜欢不?”陈山河把布料摊在炕上,花花绿绿,像开了染坊。
李杏枝看得眼花缭乱,伸手摸着光滑的“的确良”和柔软的平绒,眼里满是喜欢,又有些不知所措:“山河哥,这……这得多少钱啊?做垫子用这么好的布,太糟践了吧?”
“不糟践。”陈山河拿起一块鹅黄色的印花布,在一把新做的扶手椅上比划着,“你看,这颜色多亮堂!配上这白蜡木的椅子,是不是一下子就精神了?咱们的家具做得好看,穿的衣服也得体面!”
他顿了顿,看着李杏枝的眼睛,认真地说:“杏枝,这布艺的活儿,以后就交给你了。不光是把垫子缝起来,还得琢磨怎么搭配颜色,怎么设计样式,怎么做得更舒服、更好看!这事,和木匠活一样,是门学问,也能做出名堂!”
李杏枝的心怦怦直跳。让她管钱,已经是天大的信任了;现在,山河哥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她,让她“设计”?她一个乡下丫头,懂什么设计?
“俺……俺怕做不好……”她低下头,搓着衣角。
“怕啥?谁也不是天生就会。”陈山河鼓励她,“你先照着心里觉得好看的样儿做,大胆试!做坏了,大不了拆了重来,布咱有的是!”
陈山河的话,像一阵春风,吹散了李杏枝心里的忐忑。她看着满炕鲜艳的布料,又看看陈山河信任的眼神,一股从未有过的勇气涌了上来。
“嗯!俺试试!”她用力点头。
从那天起,李杏枝的生活重心,除了操持家务,又多了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内容——研究布艺。
她先是把陈山河带回来的几本关于服装裁剪和家居布置的旧杂志翻来覆去地看,虽然很多字不认识,但上面的图片让她大开眼界。原来沙发垫不一定是方的,还可以有荷叶边;靠枕可以做成圆的、长的;颜色也可以有那么多搭配。
她开始尝试。用碎布头拼出简单的几何图案,缝在素色的坐垫上;给靠枕加上一圈同色系的花边;尝试用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布料进行组合。
一开始,难免有失败。颜色搭配得太跳脱,或者样式做得不伦不类。李杏枝也不气馁,默默拆掉重做。陈山河从不指责,反而总是能找出一点优点来夸她:“这个花边缝得真齐整!”“这俩颜色放一起,挺大胆,看着也鲜亮!”
渐渐地,李杏枝找到了感觉。她发现,淡雅的家具配鲜艳一点的布艺,能提亮整个房间;深色的家具则适合用素雅、有质感的布料来衬托。她甚至无师自通地开始考虑不同季节用不同的布料,夏天用清爽的浅色棉布,冬天用厚实温暖的绒布。
她还发挥自己的巧思,用做衣服剩下的呢料边角,拼凑出小熊、小鸭的形状,绣在儿童写字椅的坐垫上,可爱又别致。
当第一批由李杏枝精心搭配制作了布艺套的沙发和扶手椅摆进展厅时,效果出奇地好!原本略显冷硬的木制家具,因为有了这些色彩协调、做工精细的布艺点缀,顿时变得温馨、时尚起来。
“哎呀!这椅子配上这垫子,太好看了!”
“这沙发套是咋做的?这花色真洋气!”
“老板娘,这布艺单卖不?我想给我家旧沙发也配一套!”
顾客们的赞誉,让李杏枝羞红了脸,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做的事,不仅仅是为了帮山河哥,更是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喜爱。
陈山河看着李杏枝在顾客面前,虽然依旧话不多,但介绍起布料和样式时,眼神里流露出的自信和光彩,心里充满了欣慰。他知道,他的杏枝,正在一步步走出自卑的阴影,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布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因为李杏枝的用心和巧思,成了服务队家具的一大特色和卖点。甚至有人专门为了定制布艺,而来买家具。
李杏枝的布艺,就像给精美的木器披上了锦衣,让陈山河的事业,增添了一抹温柔而亮丽的色彩。逆袭的路上,不仅需要硬实力的拼搏,也需要软实力的点缀。而李杏枝,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为这份事业,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