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玉尘院。
萧墨珩(陆雪瑶身)刚用过早膳,正拿着一卷兵书(这是他让秋月想办法弄来的,聊以解闷兼了解此世军事)翻看,严嬷嬷便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将一个毫不起眼的、仿佛装着小玩意儿的锦囊放在他手边。
“大小姐,这是外面铺子送来的,说是您之前订的绣样。”严嬷嬷语气如常。
萧墨珩(陆雪瑶身)目光从兵书上移开,落到那锦囊上,心中了然。这是凌风传来的消息。他放下书,拿起锦囊,入手微沉。
严嬷嬷见状,默默退至门外守着。
萧墨珩(陆雪瑶身)打开锦囊,里面并非绣样,而是一封折叠整齐的信笺。他展开信,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简洁却信息量巨大的内容。
信是陆雪瑶(萧墨珩身)亲笔所书,字迹依旧带着模仿他笔锋的凌厉,但比之上次风鸣塔传书,似乎更沉稳了几分。内容直指核心:柳姨娘之事已引发朝堂关注,成王借机发难,攻讦陆相。她已采取措施反制,并散布“摄政王伤势好转”消息以作威慑。最后一句尤为醒目——“柳氏之祸,已延及前朝,望善自珍重,勿再授人以柄。”
短短数行字,如同一盆冰水,夹杂着碎冰,兜头浇在了萧墨珩(陆雪瑶身)的头上,让他瞬间从这几日惩治柳姨娘、打压陆芊芊的些许快意中清醒过来。
他捏着信纸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
朝堂……成王……
他并非不知前朝与后宅的关联,只是以往他身处权力中心,俯瞰全局,任何风吹草动皆在他掌控或预料之中。他一个命令,便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左右朝局的走向。何曾需要像现在这般,因后宅一个妾室的蠢动,而被动承受来自朝堂的明枪暗箭?
甚至,还需要那个占据了他身体的女人,远在王府病榻之上,替他(她)周旋善后!
一股混杂着憋屈、恼怒,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挫败感,涌上心头。
他,萧墨珩,竟成了别人棋盘上,可能被波及、需要被提醒谨慎行事的棋子?!
“砰!”他下意识地想一拳砸在桌上,如同他往日烦躁时那样。然而,这具属于陆雪瑶的、纤细柔软的手臂,挥出的力道轻飘飘的,落在坚硬的梨木桌面上,只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微响,反而震得他自己手腕发麻。
这无力的感觉,更是火上浇油!
他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室内来回踱步,胸口因怒气而微微起伏。那身素净的月白裙裾,随着他的动作划出凌厉的弧度,与他此刻脸上那属于萧墨珩的阴沉暴戾神色,形成了极其诡异的反差。
严嬷嬷在门外听到动静,微微蹙眉,却并未进去打扰。
萧墨珩(陆雪瑶身)踱了几圈,强迫自己停下。愤怒解决不了问题。那个女人的提醒是对的。他现在是“陆雪瑶”,一个失怙的嫡女,势单力薄。之前的动作,借严嬷嬷和匿名信打压柳姨娘,虽然爽快,却也确实过于直接,留下了可供人攻讦的把柄(比如那封匿名信,若深究来源,未必查不到蛛丝马迹)。
他太习惯于用绝对的力量碾压一切,却忘了如今身处弱势,需要更迂回、更谨慎。
“勿再授人以柄……”他喃喃重复着信上的话,眼神逐渐从暴怒转为冰冷的算计。
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只图一时痛快了。他需要更深的谋划,更隐蔽的手段。柳姨娘要除,嫁妆要拿回,但不能再将把柄送到前朝那些政敌手中,给陆文渊,也给……那个在王府支撑局面的女人添麻烦。
他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目光深沉。
成长,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当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不再无所不能,当发现自己也需要顾忌和依靠时,真正的蜕变便开始孕育。
他不再仅仅是那个被困在后宅、一心只想报复和夺回身体的萧墨珩。他开始真正以“陆雪瑶”的身份,去思考如何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中,更好地生存,并达成目的。
“严嬷嬷。”他沉声唤道。
严嬷嬷应声而入。
“嬷嬷,”萧墨珩(陆雪瑶身)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平静,只是那平静之下,蕴藏着更深沉的东西,“之前麻烦嬷嬷在父亲面前提及田庄之事,辛苦了。如今姨娘正在禁足反省,有些事,倒是不急在一时了。”
严嬷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大小姐这是……要暂缓对柳姨娘的逼迫?
“大小姐的意思是?”
“母亲嫁妆之事,关乎甚大,还需从长计议。”萧墨珩(陆雪瑶身)淡淡道,“眼下,我更想跟着嬷嬷,好生学学这府里的规矩,还有……人情往来。毕竟,日后若真要出门交际,总不能失了相府的体面。”
他决定暂时蛰伏。一方面跟着严嬷嬷系统学习后宅生存法则和贵族礼仪,更好地伪装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丞相府的人事脉络,寻找更稳妥的突破口。他要的,不是一时打压,而是彻底将柳姨娘踩入泥泞,且不留下任何后患。
严嬷嬷看着眼前气质陡然沉静下来的“大小姐”,心中惊疑不定。这位大小姐,心思转变之快,气度沉淀之深,实在远超她所见过的任何闺阁少女。
“老奴遵命。”她压下心中疑惑,恭敬应下。
从这一天起,萧墨珩(陆雪瑶身)仿佛真的收敛了所有锋芒,变得“安分守己”起来。他每日跟着严嬷嬷学习礼仪,读书写字(用的是陆雪瑶原本的笔迹,刻意模仿),甚至开始过问一些自己院内的琐事,将秋月冬雪管束得服服帖帖。
他不再主动提及嫁妆,也不再关注主院的动静,仿佛之前的一切从未发生。
这番变化,落在柳姨娘残余的眼线眼中,只当她是见识了朝堂风波的厉害,被吓破了胆,不敢再闹了。柳姨娘在禁足中得知,心下稍安,只盼着风头过去,再图后计。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那双属于萧墨珩的眼睛,在“陆雪瑶”温顺的表象下,正冷静地观察着一切,如同潜伏的猎豹,等待着最佳时机。
而朝堂之上,因“摄政王伤势好转”的传闻,以及柳承宗(柳姨娘兄长)被御史弹劾贪墨(证据来源成谜)等事,成王一系果然暂时收敛,不敢再轻易拿丞相府后宅说事。局势,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