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这一日,寺中钟声大作,僧众齐聚大雄宝殿。
诸位师兄弟,老僧慧远双手合十,朝廷派来了新主持,就是这位薛怀义大师。
僧众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疑惑。
一个年轻和尚站出来:敢问薛大师,您是哪个寺院出身?师承何人?
薛怀义大大咧咧地坐在主位上:贫僧云游四方,到处是家。至于师承嘛...佛祖就是我师父!
荒唐!那年轻和尚怒道,哪有和尚没有师承的?
你质疑贫僧?薛怀义眼睛一瞪,突然站起身。
他本就身材高大,这一站起来,如同铁塔一般,气势逼人。
来来来,他撸起袖子,咱们较量较量,看看谁更有资格当这个主持!
出家人慈悲为怀,岂能动武?
废话少说!薛怀义一把抓住那和尚的衣领,轻松就把他举了起来,服不服?
你...你这是邪魔歪道!
薛怀义一个耳光扇过去:邪你妹!老子是太后钦点的主持,你敢不服?
这下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这哪里是和尚,分明是个土匪!
老僧慧远连忙出来打圆场:阿弥陀佛,大师息怒。他们只是一时不能接受...
不能接受?薛怀义冷笑,那就滚蛋!白马寺不需要不听话的和尚!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阿弥陀佛,施主好大的火气。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老和尚缓缓走来。
此人法号智藏,是白马寺的首座,德高望重,连前任住持都要让他三分。
你是谁?薛怀义问道。
老衲智藏,在白马寺已有四十年。
四十年又如何?薛怀义不屑道,现在我是主持!
智藏微微一笑:主持之位,不是靠武力,而是靠佛法。施主可愿与老衲辩经?
辩经?薛怀义心里发虚。
他哪里懂什么佛经?那些都是临时背的。
怎么,不敢?智藏看穿了他的心虚。
薛怀义正不知如何应对,突然灵光一闪:
辩什么经?贫僧有更重要的事!
他从怀中取出那本《大云经》:诸位可知,太后乃弥勒佛转世?
一派胡言!智藏断然道,佛祖涅盘时说过,弥勒佛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降世。现在才过去多少年?
那是你理解错了!薛怀义强词夺理,佛经玄妙,岂是你能完全理解的?
那请施主解释解释。
薛怀义额头冒汗,突然,他想起武则天教他的话:
弥勒佛慈悲为怀,见众生苦难,提前降世。这难道不是大慈大悲的表现吗?
这话把智藏问住了。
薛怀义趁热打铁:而且,你看太后的所作所为,废除酷刑,减免赋税,这不正是菩萨心肠吗?
当然,他选择性忽略了武则天用酷吏杀人如麻的事实。
再说了,薛怀义拿出杀手锏,这是太后的旨意,你们敢违抗?
智藏沉默了。
他知道,这不是佛法之争,而是政治斗争。
阿弥陀佛。他最终叹了口气,既然是朝廷的意思,老衲无话可说。但老衲要提醒施主,亵渎佛法,必遭报应。
说完,他转身离去。
其他僧人见状,也都默默散去。
偌大的大殿,只剩下薛怀义一人。
他坐在主持的位置上,心中既得意又不安。
得意的是,他终于有了正式身份;不安的是,这个身份来得太容易,去得恐怕也快。
入夜,薛怀义在禅房中翻看佛经。
既然要装和尚,总得装得像一点。
主持,一个小沙弥进来,有位施主求见。
这么晚了,谁啊?
是位女施主,说是宫里来的。
薛怀义心中一动,连忙说:快请!
进来的是上官婉儿。
薛大师,别来无恙?她微笑着说。
上官姑娘深夜来访,有何贵干?
婉儿环顾四周,确定无人,才压低声音:
太后让我带话给你。《大云经》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祥瑞。
更多?
婉儿拿出一张纸,这是太后列的清单,你照着编就是。
薛怀义接过一看,上面写着:
一、某地出现白龟,背有圣母临朝四字 二、某山泉水变甜,饮之可治百病 三、某地麦穗一茎九穗,预示丰年...
密密麻麻,足有二十多条。
这...这也太多了吧?薛怀义咋舌。
太后要的就是多。婉儿冷冷道,祥瑞越多,民心越信。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薛怀义点点头:我明白了。
还有,婉儿补充道,智藏那个老和尚,太后说了,如果他再不识相...
威胁不言而喻。
薛怀义心中一寒。武则天的狠辣,他算是见识到了。
婉儿要走,薛怀义突然叫住她:
上官姑娘,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
你...你真心拥护太后称帝吗?
婉儿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薛大师,有些问题,不该问。有些事,心知肚明就好。
她留下这句话,消失在夜色中。
薛怀义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看来,这个宫廷里,每个人都在演戏。
问题是,谁能演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