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傅放心,芙儿一定勤加练习!” 叶子芙认真保证。
四师傅巨擘依旧是一身生人勿近的冷硬气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将一块乌沉沉、入手却极重的玄铁,“咚”一声放在叶子芙面前的桌上,震得杯盏轻响。他抱着臂,下颌微扬。旁边的五师傅墨心,那位擅机关的女子,笑着打圆场:“芙儿,你四师傅的意思是,这块天外玄铁是极好的胚子,等你再大些,内力足了,他便亲自为你铸一柄世间独一无二的短剑。”
叶子芙看着那块玄铁,又看看巨擘那看似冷漠实则关切的眼神,心中暖流涌动,用力点头:“芙儿明白了,谢谢四师傅!谢谢五师傅!”
墨心自己则送了一个极其精巧的机关盒,笑道:“芙儿闲着无事时可以玩玩这个,若能不靠外力解开,里面对有师傅送你的一份小惊喜。”
看着这些性格迥异却都真心疼爱她的师傅们,叶子芙只觉得鼻尖微微发酸。她何其有幸,能在这个世界得到如此多毫无保留的关爱。
晌午的家宴更是热闹非凡。叶政今日特意告了假,花厅里开了三张大桌,男宾一桌,女宾一桌,小孩子们又一桌。谢蒂儿指挥着厨娘使出了浑身解数,菜肴琳琅满目,香气四溢。席间,叶政与谢蒂儿陪着谢家老爷夫人坐在主位,看着满堂的至亲与徒弟,听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谈笑,眼中满是欣慰与满足。叶子芙被安排在外祖母身边,享受着老人的慈爱夹菜,听着表兄们那边传来的热闹动静,只觉得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正当叶子芙与堂表兄弟们说笑时,门房来报,周家小姐与赵家小姐前来道贺。
很快,两位风格迥异的少女便携手走了进来。周文敏穿着鹅黄色的绫袄,下系月白长裙,气质温婉清丽,一如她打理生意时的沉稳细致。而赵玉衡则是一身利落的石榴红骑射服,长发高束,眉宇间自带一股寻常闺秀没有的飒爽英气。
“芙儿妹妹,生辰欢喜!” 周文敏笑着上前,递上一个精致的锦盒,“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望妹妹喜欢。” 里面是一套小巧的白玉算盘和一本最新的京城物价录,既雅致又实用,显是用了心思。
赵玉衡则爽朗地一拍手,她身后的丫鬟捧上一个长条木匣。“叶师姐!” 她依旧沿用黎三婆门下的称呼,显得格外亲昵,“这是我前些日子随父亲去北边,偶然得来的小玩意儿,给你玩儿!” 木匣里躺着一柄做工极其精巧的小巧手弩,配着十数支无锋的短矢,一看便知是给女孩防身或嬉戏用的,既安全又新奇。
“周姐姐!赵姐姐!” 叶子芙惊喜地迎上前,一手拉住一个。周文敏的温柔细心让她如沐春风,而赵玉衡的洒脱直率又让她感到分外轻松。虽然相识不久,且年龄上她俩比叶子芙大了不少,但奇妙的投缘让她们很快便跨越了年龄的隔阂。
谢蒂儿见女儿眼中迸发的光彩,也笑着对两位少女点头:“文敏,玉衡,你们能来,芙儿不知多高兴。快别拘礼,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三位姑娘凑在一处,立刻便有说不完的话。周文敏轻声细语地给叶子芙讲着市井趣闻和打理铺子的细微诀窍,赵玉衡则手舞足蹈地描述北地风光和她练武时的糗事。叶子芙听得津津有味,时而掩口轻笑,时而好奇追问。周文敏的沉静与赵玉衡的活泼相得益彰,仿佛一道温润的溪流与一簇跳跃的火焰,共同环绕在叶子芙身边,构成了她除了家族亲情和师徒之情外,另一份珍贵而新鲜的女性友情。
宴席将散,众人移步更大的暖阁用茶消食。好几个炭盆同时烧着,暖意如春。叶子芙正捧着一小碗甜甜的杏仁茶,小口啜饮着,听着身旁的表哥谢子乾低声跟她说着趣事,却见父亲叶政轻轻放下茶盏,站了起来。
阁内说笑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所有目光都汇聚到一家之主身上。
叶政今日穿着一身靛蓝色常服,少了平日作为官员的威严,眉宇间更添了几分身为人父的温和。他走到女儿面前,高大的身躯微微弯下,目光落在叶子芙身上时,充满了几乎要溢出来的柔情。
“芙儿,”他的声音是罕见的低沉与轻柔,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大家都送了礼,爹爹也有一份礼物要送你。”
叶子芙仰起小脸,心脏没来由地轻轻一跳。她看到父亲眼中除了温柔,还有一丝极力掩饰却仍被她捕捉到的……紧张与期待。这让她万分好奇,是什么礼物,能让历经两世、见惯风浪的父亲露出这般神情?
叶政没有立刻拿出礼物,而是目光扫过阁内众人——慈祥的外祖父母、关切的舅父舅母、好奇的堂表兄弟、以及她那几位神色各异的师傅,最后重新定格在叶子芙脸上,语气变得格外郑重:“在爹爹拿出礼物之前,有几句话,想对芙儿说,也想对大家说。”
暖阁内彻底安静下来,连最活泼好动的叶嘉远也屏住了呼吸。
叶政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缓缓道:“芙儿,你是爹爹和娘亲的第一个孩子。以前是,现在,依然是。”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你的到来,照亮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懂得了何为血脉相连,何为为人父母的喜悦与责任。这份最初的美好,永远无可替代。”
叶子芙怔住了,她看着父亲深邃的眼眸,那里面翻涌着她熟悉又陌生的、深沉如海的父爱。
谢蒂儿在一旁,早已湿了眼眶,她紧紧握着帕子,看着夫君和女儿。
“如今,我们叶家,连同你们谢家至亲,” 叶政看向谢家众人,语气诚挚,“还有芙儿的诸位师傅,我们这个人丁越来越兴旺的大家庭,大家都疼你、爱你,爹爹和娘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