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编号:113
事件代称:鬼同享
委托人:陈薇
性别:女
年龄:28岁
职业:广告公司文案
家庭关系:未婚,独居
联系地址:海州市枫林区碧波苑x栋xxx室
联系电话:139xxxxxxxx
事件经过:
2023年10月11日,委托人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初步求助信,并于次日到访。音频文件113_01.wav。
“……事情大概是从上周四开始的。那天下午,我跟客户在外面开会,手机电量快耗尽了。就在地铁站出口,那个……很常见的共享充电宝柜机上,租了一个。”
“记得是什么品牌的柜机吗?”
“记得,非常清楚。叫‘鬼同享’。”
“嗯,请继续说。”
“那个柜机很新,亮黄色的漆,在一堆蓝色绿色的机器里很扎眼。当时也没多想,只觉得名字有点怪,但扫码流程都一样。押金……好像比别的牌子还便宜一点。租出来的充电宝是白色的,材质摸起来……有点像磨砂的陶瓷,但又带着点温润,不像普通塑料那么冰冷。”
“您用了这个充电宝?”
“用了。就在旁边的咖啡店,一边喝东西一边充电。大概充了半小时吧,手机电量恢复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期间……期间我感觉手里的充电宝有点发热,不是那种元器件过度工作的烫,而是……更像握住了某人手腕内侧的皮肤,一种活生生的、绵软的温热。我当时还觉得,可能是它散热设计不好,或者我手心出汗了。”
“这是第一次注意到异常?”
“是的。后来会议结束,我就近在另一个地铁站还了它。柜机吐出来一张折扣券,我也没在意。真正不对劲的,是那天晚上回到家以后。”
“发生了什么事?”
“我习惯睡前整理手机相册,删掉一些废片。然后……然后我就看到了它们。”
“它们?”
“几张我从未拍过的照片。一共三张,都是黑白的,像……像很久以前那种粗糙的报纸印刷品,颗粒感很重。”
“能描述一下照片内容吗?”
“第一张,是一个男人倒在人行道上,身体扭曲着,周围好像有深色的……应该是血,浸开了。拍摄角度很高,像是从旁边商店的招牌上往下拍的。第二张,是在一条河边,草丛里露出一只脚,穿着运动鞋。第三张……最吓人,是在一个建筑工地,或者类似的地方,一根钢筋……贯穿了一个人的胸膛,那张脸……仰望着天空,嘴巴张着……”
“照片里的人,您认识吗?”
“不认识!一个都不认识!我以为手机中了病毒,或者icloud出了问题。我检查了设置,照片的拍摄时间就在我使用那个‘鬼同享’充电宝的当天下午,大概是我在咖啡店的那段时间。可我明明一直在用手机处理工作,根本没有拍过这些!”
“您当时做了什么?”
“我把照片删了,手都在抖。然后运行了杀毒软件,什么都没查出来。我以为只是个令人不舒服的恶作剧,或者什么新型的网络攻击。直到……第二天早上。”
“嗯?”
“我刷本地的新闻推送,看到了……看到了那个倒在人行道上的男人。新闻说他前天晚上遭遇车祸后逃逸,被发现时已经死亡,地点、衣着……都和照片里一模一样。我吓坏了,赶紧又去搜另外两个……河里的那只脚,是前天凌晨发现的溺水者,身份刚确认。那个工地……是昨天上午的事,有工人失足跌落,被钢筋……”
“都是近期在这座城市里横死的人。”
“对!而且死亡时间,都在我看到照片之前!也就是说,我在他们死后,通过我的手机,看到了他们死亡现场的照片……角度还那么……那么诡异!就像……就像有一个看不见的人,飘在空中,或者贴在什么地方,冷冷地看着这一切,然后拍了下来,塞进了我的手机里!”
“陈小姐,请冷静。喝点水。”
“不!不用!我……我现在看到水杯里的反光都害怕……”
“好的,放松呼吸。之后还有类似情况发生吗?关于那个‘鬼同享’充电宝?”
“我不敢再用了!但我留了个心眼,去查了这个牌子。很奇怪,网上信息很少,只有一个极其简单的官网,没有任何公司背景介绍,只有柜机地图和租借协议。它好像……是这几个月突然冒出来的,铺了很多点,主要集中在人流量大的地铁站、商场。我也问过几个朋友,有人也见过,说电量确实很耐用,但没遇到我这种事……也许,只是他们还没发现?”
“您自己之后手机相册里,还有没有出现新的陌生照片?”
“暂时没有。自从那天删掉那三张后,就没有了。但我这心里……就像揣着一块不断散发着寒气的冰,怎么也暖不过来。我晚上睡不着,一闭眼就是那些黑白照片。走在街上,看到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想,这里是不是也曾被那个‘东西’注视过?我……我感觉自己也被它盯上了。”
“我们明白了。我们会首先对‘鬼同享’这个品牌进行调查。在此期间,请您随身携带这个。”
“这是……?”
“我们事务所制作的护身符,暂时或许能起到一些安抚和隔离的作用。请避免再使用该品牌的充电宝。如果手机出现任何新的异常,或者您感受到任何不对劲的地方,请立即联系我们。”
“好……好的,谢谢你们。”
---
2023年10月13日,初步调查“鬼同享”品牌。 检索公开信息,其公司注册名为“幽迅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海州市高新区创新产业园E座1708室,注册时间为2023年5月。官网设计极其简陋,功能仅限扫码租借和查找柜机。无客服电话,仅有一个自动回复的在线聊天窗口。尝试联系其注册地址,电话无人接听。
附:官网页面截图及企业信息查询记录。
2023年10月14日,前往高新区创新产业园E座1708室。 音频文件113_02.wav。
(敲门声)
“你好,有人吗?”
(寂静)
(再次敲门)“……看来没人。门把手上积了层薄灰,不像经常有人出入的样子。”
“问问隔壁公司。”
(脚步声,敲门声)
“你好,请问隔壁1708的‘幽迅科技’今天没人上班吗?”
“1708?哦,那家啊……好像就没怎么见他们开过门。搬来小半年了吧,神神秘秘的,就见过几次送货的,搬些箱子进去,也不知道是啥。”
“您见过这家公司的员工吗?”
“员工?没印象。反正平时这层楼就我们几家走动。他们那门口,干净得很,连个牌子都没挂。”
“谢谢。”
(脚步声远离)
“头儿,看来是皮包公司。”
“先去物业看看。”
2023年10月14日,于产业园物业办公室查询。 音频文件113_03.wav。
“1708的租客啊,租赁手续是齐全的,付租金也很准时,电子支付。但确实,我们物业这边也没人见过他们的负责人。平时有什么通知,都是通过邮件联系,回复得倒挺快。”
“租赁合同上的联系人信息呢?”
“在这里。看,就一个名字,一个手机号,一个邮箱。”
“这个手机号……”
“打过了,空号。邮箱倒是能发通,但估计也没什么用。”
“他们租赁的用途写的是什么?”
“电子产品研发与销售。挺笼统的。”
2023年10月15日,租借“鬼同享”充电宝样本,进行初步检测。 外观为纯白色磨砂材质,触感温润,不同于常见塑料。重量略沉。接口与内部电路板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充电效率极高,且电量损耗极慢,远超市场同类产品。持续使用二十分钟后,可感知到壳体均匀发热,温度略高于人体体温,维持在三十七度左右,触感确实类似活物。
附:充电宝多角度照片及简易测试数据。
2023年10月16日,技术员小王对充电宝进行更深入拆解分析。 音频文件113_04.wav。
“太奇怪了……外壳封装得非常紧密,几乎是一体成型,找不到任何螺丝孔或卡扣接口。我尝试用工具撬开,但它的材质……看起来很脆,实际上韧性极强,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在我用力的时候,它……它的发热更明显了,就像……就像在抗拒,在紧张。我甚至好像听到了一点非常细微的……嘶嘶声,像喘气。”
“停止拆解。内部结构可能涉及我们不理解的原理,强行破坏恐有风险。”
“同意。这东西……有生命?或者说,寄宿着某种东西?”
“不确定。但陈薇小姐看到的照片,绝非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