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把按住桌子。
“澹之快快讲来!”
“好,那我便讲讲这提纯。”
“子德兄,你方才说,军中铁器,有的卷刃,有的崩口。可知是何缘故?”林阳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这……莫非不是因为铁料不精?”曹操试探着问道。
除了这个原因,他也想不出其他。
他又不是打铁的匠人。
“是,也不全是。”林阳摇了摇头,“铁料不精,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这铁,它有‘脾气’。”
“脾气?”这个词,用在铁器上,曹操和郭嘉都还是头一次听说,新鲜得很。
“然也。”林阳点头,他知道,要解释清楚钢和铁的区别,必须得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
“二位兄长,不妨将这铁,看作是人。有的人,性情刚烈,宁折不弯。有的人,则性情柔韧,能屈能伸。”
这话一出,曹操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个高大威猛的身影,好像有点明白了。
“炼铁,亦是此理。”
“从矮竖炉里炼出来的铁,我称之为‘生铁’。此铁,如同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性子又硬又脆,一碰就碎。用它来铸造器物,看着坚硬,实则不堪一击。这,便是那容易‘崩口’的缘故。”
“而将这生铁,经过反复锻打,去除其中的杂质,便成了‘熟铁’。此铁,性情柔韧,可随意锻造,不易折断。但它又太过柔韧,失了刚猛。用它来做兵器,便容易‘卷刃’。”
生铁,硬而脆。
熟铁,韧而软。
几句话,林阳用最简单的比喻,将这两种铁料的特性,给剖析得清清楚楚。
曹操和郭嘉听得是连连点头,心中那层关于“铁”的迷雾,被一点点拨开。
“那……如何才能让这铁,既刚且韧,不易崩口,亦不卷刃?”曹操追问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这,便是我要说的‘提纯’之法了。”林阳笑了笑,脸上露出了神秘的表情,“我将此法,称为‘炒钢’。”
“炒钢?”
又一个新词儿。
“对。”林阳拿起筷子,在空中比划了一下,“这法子,说来也简单。便是将那又硬又脆的生铁,重新回炉,将其熔化成铁水。”
“铁水?”郭嘉和曹操对视一眼,两人同时一惊,“铁竟然可以炼成汁水?”
他们见过铁匠打铁,那烧红的铁块,也只是变软,离那所谓的“铁水”,差了十万八千里。
“然也!”林阳看着两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略有得意,“火候一到,铁石便可化汁,成为‘铁水’!如此,杂质尽除,铁器方能坚韧!”
“简直闻所未闻!”曹操喃喃自语,已然听呆。
林阳呵呵一笑,并不理会他的惊异。
这个时代的炼铁技术,只能将铁矿石烧成疏松的海绵铁块,老孟没见过铁水,再正常不过。
“不过,要将矮炉炼出的铁块,熔为铁水,还需另建一物!”林阳卖了个关子。
果然,曹操急了:“何物?”
“我称其为‘小熔炉’。”
“小熔炉?”曹操跟着念了一遍,等着林阳的下文。
林阳这下也是干脆,手在桌子上一抹,重新蘸了酒水,开始画图。
这次,他画的东西,比刚才那个“矮竖炉”要小得多,也简单得多。
那是一个半圆形的、像个大锅一样的凹槽,旁边连着一个风口,另一边则是一个小小的出铁口。
“此物,便是我说的‘小熔炉’。”林阳用筷子头,在那“大锅”上点了点。
曹操和郭嘉又连忙凑过头看去。
“这小熔炉,顾名思义,其用,不在于炼,而在于‘熔’。”林阳的声音不疾不徐,“它不直接烧矿石,而是用来熔化那从‘矮竖炉’里炼出来的生铁块。”
“熔化生铁?”曹操的眉头皱了起来,“澹之,那寻常火焰,怕是难以将其熔化吧?”
“子德兄,此言差矣。”林阳笑了笑,一副“你又问到点子上了”的表情,“寻常火焰自然不行。但若用我先前所说的那‘硬木炭’呢?再配上这专门设计的炉型,那便又另当别论了。”
他指着图上的小熔炉,开始详细讲解。
“你们看,这小熔炉,其精髓,在一个‘小’字,一个‘聚’字。”
“其炉体,无需太大,径约三尺,深约一尺半即可。内壁同样要用那耐火的黏土砖坯砌成,务求光滑,以便那铁水流动。”
“其炉底,要砌成一个微微倾斜的弧度,最低处,便是那出铁口。如此,待那生铁熔化成水,便可顺势流出,不至残留。”
“其风口,也只需一个,但要大,要正对着炉膛中心。连接的皮囊,也需用那最大的,寻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轮番鼓风,一刻都不能停歇。务必让那炉中之火,烧得最旺,烧得最烈!”
“而这炉口,则更要小,仅容一人探入长柄铁勺即可。如此,方能将那硬木炭催发出的热气,尽数聚拢在这一方小小的炉膛之内,不泄露分毫。”
“试想,”林阳的眼中,仿佛也燃起了两团火,“以那耐烧高温的‘硬木炭’为薪,以这聚热保温的‘小熔炉’为器,再以那不间断的强风为引,炉中之温,何愁不能将那生铁熔化成水?”
曹操和郭嘉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他们虽然不懂其中的具体道理,但林阳描绘的那个画面,却清晰地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一个半封闭的小小炉膛,被强风鼓动得火光冲天,那坚硬的生铁块在其中,一点点地变红,变软,最终化作一滩流淌的液体……
这景象,光是想一想,就让人觉得心神激荡!
“那……那化成铁水之后呢?”郭嘉感觉自己的喉咙都要像是被那想象中的炉火给烤干了。
“这,便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我说的‘炒钢’。”林阳微微一笑。
他拿起筷子,在空中模仿着一个搅拌的动作。
“待那生铁尽数化为铁水,便需寻一胆大心细,臂力过人的工匠,手持一根长柄铁勺,探入炉中。”
“然后,便如烹制菜肴一般,不停来回,搅动那锅滚烫的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