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的梅岭,天还没亮透,后山的竹林就飘起了银灰色的薄雾。苏晚穿着新做的竹编纹礼服——裙摆用南极冰竹纤维织成,随着步伐会浮现出全球非遗符号——踩着露水往祭台走。沿途的竹枝上挂着王奶奶剪的凤凰剪纸,剪纸的眼睛处贴着银灰色的竹箔,在晨雾中闪闪发亮,像无数只引路的眼睛。
祭台设在竹林深处的空地上,是用梅岭老竹和北极冰竹混合搭建的,三层台阶分别对应“过去”“现在”“未来”,每层都摆着染缸:底层是周明山当年的老染缸,中层是李师傅新制的三色缸,顶层是个透明的玻璃缸,里面盛着从全球非遗基地收集的染料,在晨光下泛着彩虹色。
“飞籽快到了!”张叔举着望远镜往东边看,镜片是用永生染布料做的,能过滤杂光,“天边那片银灰色的云,就是它们!”
人群突然骚动起来。东边的天空果然飘来片“云”,越飘越近才看清,是无数银灰色的种子,被竹语鸟和北极冰鸟衔着,像场盛大的流星雨往祭台坠落。种子接触到空气的瞬间,外壳裂开,露出里面的嫩芽,芽尖都朝着祭台的方向,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
“是‘归巢本能’!”穿藏青色褂子的老头往空中撒了把竹篾灰,种子遇到灰粉,飞得更快了,“周先生说过,飞籽竹的种子能记住最初的土壤气息,梅岭的竹篾灰就是它们的‘认亲符’。”
第一批种子落在祭台的顶层玻璃缸里,接触到染料的瞬间,竟开始编织——银灰色的嫩芽互相缠绕,在缸里织出个微型的地球图案,梅岭的位置用竹丝标出,旁边连着无数根细线,通向全球各地的非遗符号,像张立体的传承网络。
“开始仪式吧!”李师傅捧着个竹编托盘走来,上面放着六件信物:梅岭的竹篾灰、贝宁的凤凰花汁、南非的罗望子果、意大利的橄榄枝、南美的月光藤、大洋洲的火染石粉末。他按照“竹染秘谱”的仪式步骤,依次将信物撒进底层的老染缸,“该请‘竹神’显灵了。”
老染缸里的液体突然沸腾起来,泛起的泡沫在空中凝成周明山的虚影。虚影伸手往空中一抓,那些飞籽竹的种子突然改变方向,往染缸里落,接触到液体的种子立刻发芽,藤蔓顺着缸壁攀爬,在缸口织出个巨大的凤凰图案,翅膀展开时,竟遮住了半个天空。
“是‘竹神显形’!”王奶奶激动地拍手,手里的剪纸突然飘起来,贴在凤凰的翅膀上,剪纸的纹路和竹编的翅膀融为一体,“我小时候听太爷爷说,竹神显形时,会带着所有手艺人的心愿飞。”
人群里突然挤出个穿极地防寒服的人,脸上结着霜,怀里抱着个竹编箱,正是北极守竹人。“我把最后批种子带来了!”他打开箱子,里面的种子发出银灰色的光,“那些掠夺者已经被北极分部抓住了,他们想抢种子去做基因武器,幸好这些飞籽自己飞了,不然……”
守竹人的话没说完,箱子里的种子突然腾空而起,往老染缸飞去,在半空组成行字:“非遗不死,薪火相传”。字迹消散后,所有种子都落进染缸,液体瞬间变成纯粹的银灰色,却在阳光折射下,显露出全球非遗基地的影像,像个流动的水晶球。
苏晚按照仪式流程,将块素色棉布浸入染缸。布料接触液体的瞬间,竟开始自动编织,竹丝和棉线在布料上织出全球非遗手艺人的笑脸——周明山、苏老、阿明、迭戈、塔玛蒂、赵教授……每个笑脸旁边都标着对应的非遗符号,像幅跨越时空的合影。
“这是‘永生布’!”林悦举着相机拍摄,“联盟的专家说,这种布料能自我修复,还能随着环境变换图案,是真正的‘活手艺’!”
飞籽竹的藤蔓突然往人群里延伸,缠住每个人的手腕,在皮肤上留下个银灰色的印记,形状是不同的非遗符号——苏晚的是竹编戒指图案,李师傅的是染缸,王奶奶的是剪纸凤凰,守竹人的是北极冰竹……
“这是‘传承印’!”穿藏青色褂子的老头看着自己手腕上的印记,“周先生说过,当所有手艺人都有了这印记,非遗就再也不会失传了。”
仪式进行到高潮时,天空突然飘起了银灰色的雨,雨滴落在地上,竟变成了竹编的幼苗。幼苗落地就长,很快就长成片茂密的竹林,竹林的缝隙里,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梅岭的栀子花、贝宁的凤凰花、南非的罗望子花、意大利的橄榄花……
“是‘万花园’!”埃莎的视频电话突然打进来,屏幕里的贝宁产业园也下起了同样的雨,“全球的非遗基地都在下雨,我们的竹苗上也开出了别的地方的花!”
老染缸里的周明山虚影慢慢消散,消散前,虚影往苏晚手里塞了个竹编哨子。苏晚吹响哨子,哨音里竟混着全球手艺人的声音,像场盛大的合唱。她知道,这哨音是传承的信号,会永远回荡在每个有非遗的地方。
仪式结束时,飞籽竹的藤蔓已经爬满了整个梅岭,在山间织出个巨大的“传”字。苏晚站在老染缸前,看着里面的银灰色液体,水面倒映着自己的脸,旁边却慢慢浮现出更多的脸——是未来的手艺人,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着银灰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