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357天的凌晨,北极地下500米的通道里还残留着钻冰机的金属余温。最后一块嵌着星航者铭文的玄铁石门被推开时,一股混着星界能量的冷空气扑面而来——探查小队终于抵达了遗迹核心室,比预计时间早了整整两小时。
核心室四壁是暗灰色的玄铁岩,岩缝里渗着极淡的金光,像把夜色里的星光冻在了石头里。正中央的圆形石台上,立着一台半人高的金属设备,银灰色外壳泛着温润的淡金光,没有一丝锈迹,设备顶端的“星界罗盘”标志清晰可见——是星航者的“暗维能量检测仪”。
“就是它!能量波动全是从这台设备发出来的!”守夜司的小李举着监测仪,屏幕上的金色信号点与设备完全重合。赵坤走近石台,指尖刚碰到设备外壳,掌心的原始孢子突然发烫,几粒金色孢子从指缝滑落,贴在设备上竟没掉下来,反而顺着外壳的纹路轻轻滑动,像在寻找什么契合点。
“先修复电源,看看设备能不能启动。”开拓号的王工程师蹲下身,从背包里掏出便携式星界能量转换器——这是出发前老周特意准备的,用的是共融之树锚点的备用能量块。导线刚接好设备底部的接口,能量块的金光就顺着导线流进去,设备外壳上的星航者铭文瞬间亮起,屏幕“嗡”地一声亮成淡蓝色,驱散了核心室的大半黑暗。
屏幕启动的瞬间,一行行数据快速刷新:“暗维能量浓度实时监测——北极裂隙0.8%、南极裂隙1.1%、共融之树锚点0.3%、地心异常带0.5%……”数据旁弹出一幅迷你地球模型,模型上布满细碎的光点,光点颜色越深,代表暗维能量浓度越高。
没等众人消化数据,半段残缺的星航者日志突然弹在屏幕中央,文字带着明显的磨损痕迹:“……暗维裂隙已封印(北极\/南极),检测仪核心需送往‘双维度锚点’(地球共融之树+母星双阵)激活,方可启动全维度暗维屏蔽功能,阻止暗维主脑通过地脉渗透……”
“双维度锚点?”赵坤立刻按住通讯器,“老周,能远程检测一下这设备提到的‘双维度锚点’能量频率吗?”
通讯器那头的老周很快回应,带着键盘敲击声:“测了!和共融之树锚点的核心频率、陈默那边母星双阵的频率完全对得上!这设备是星航者当年布的‘抗暗维监测网’核心,激活后能同时覆盖地球和母星!”
赵坤的目光重新落回设备上,这次注意到设备侧面有一道隐蔽的凹槽——刚才滑落的原始孢子正卡在凹槽尽头,露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方形插槽。他心里一动,从背包里掏出283章从高维带回的“高维维度坐标碎片”——碎片是规整的方形,边缘泛着淡金光,和插槽的尺寸严丝合缝,像是专门为这设备准备的。
他没急着插入碎片,用手电筒凑近插槽照了照——槽底隐约沾着极淡的紫黑痕迹,指尖凑近能感觉到微弱的噬能波动,和高维逃跑的暗维碎片、锚点残留的暗维能量一模一样。“看来暗维碎片确实来过这里,还试图碰过这设备。”赵坤皱起眉,把碎片举到插槽旁比对,两者刚靠近,碎片就泛起金光,与设备的铭文产生了微弱共鸣。
就在这时,设备屏幕突然闪烁,一道淡蓝色的“地球暗维能量分布全息图”从屏幕投射出来,悬浮在核心室半空——地球模型上,北极、南极、共融之树三处的光点最亮,呈三角分布,光点之间连着极淡的紫线,是暗维能量顺着地脉流动的轨迹;地心深处还有一团模糊的紫雾,标注着“能量异常带”,和之前开拓号探测到的地心暗维中转站位置完全重合。
“这就是地球的暗维能量分布图……”王工程师看得目瞪口呆,“南极的暗维浓度比北极还高,难怪之前监测到南极也有裂隙。”
赵坤伸手触摸全息图里的共融之树光点,掌心的原始孢子突然爆发出金光——孢子表面浮现出与设备铭文一致的“星界罗盘”纹路,纹路顺着他的指尖,轻轻贴在设备外壳上,两者的金光瞬间交织,像两条缠绕的光带。“孢子和设备是同源的,都是星航者用抗暗维能量培育的。”他心里更笃定,这台检测仪就是陈默说的“抗暗维关键”。
“收拾设备,带回共融之树。”赵坤收起碎片,对小队下令,“王工,用防震泡沫把设备包好,重点保护核心插槽;小李、小王,你们留下,用净化煞和原始孢子在核心室入口布‘暗维能量隔离阵’——净化煞撒环形带,孢子铺在上面,形成双重屏障,别让通道里的暗维能量渗进来。”
两人立刻行动,净化煞粉撒在玄铁地面上,泛出淡红微光;原始孢子落在煞粉上,瞬间激活成一层半透明的金色隔离膜,膜上浮现出细碎的星航者铭文,将核心室与通道彻底隔开。王工程师则小心翼翼地把检测仪固定在特制背包里,设备屏幕始终亮着,全息图的光点还在缓慢闪烁,像在提醒着众人地球暗维威胁的真实轮廓。
小队转身离开核心室时,赵坤回头望了一眼那台设备——屏幕上的南极光点正微微跳动,比刚才亮了一丝。他按住通讯器,对老周补充道:“把南极的监测优先级调到最高,这台设备显示南极的暗维浓度在涨,说不定那边的裂隙也快出问题了。”
通道里的冰风掠过耳边,带着地底的寒意,可没人觉得冷——他们带着星航者留下的“抗暗维钥匙”,正朝着共融之树的方向走去。而核心室里,留下的两名守夜司成员紧盯着隔离膜,膜上的铭文偶尔闪过一丝紫晕,那是通道里的暗维能量在碰撞,无声地提醒着这场对抗,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