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时,城口的山林里就飘起了袅袅炊烟。青石板铺就的院坝上,刘姐家的柴火灶正烧得旺盛,松木在灶膛里噼啪作响,带着松脂香气的浓烟顺着铁制烟筒缓缓上升,在晨雾中凝成一道灰蓝色的烟柱。刘姐站在熏肉架前,手里拿着长杆钩子翻动挂着的腊肉,油星子滴落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轻响。
“姐,镜头再低些,拍柴火灶的火苗。” 吴梦琪举着手机指导,帆布鞋上沾着山里的露水,裤脚还带着晨雾的潮气。为了重拍腊肉视频,她特意请了半天假,跟着刘姐回了趟城口老家。青石院坝的角落里堆着刚劈好的松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木头上,泛着温暖的光泽。
刘姐按吴梦琪教的方法调整角度,手机镜头从熊熊燃烧的柴火灶缓缓推向熏肉架。挂在横杆上的腊肉肥瘦相间,表层已经熏成了深褐色,油珠顺着肉的纹理慢慢滑落,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这样拍行吗?” 刘姐的声音带着紧张,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 上次拍的视频只有几十个赞,让她至今心有余悸。
“完美!” 吴梦琪看着手机屏幕里的画面,松木香混着腊肉的咸香在空气里弥漫,“现在说旁白,用咱重庆话,自然点就行。” 她按下录制键,朝刘姐比了个手势。
刘姐深吸一口气,看着熏肉架缓缓开口,方言的尾音带着山里的质朴:“外婆传下来的老规矩,腊肉要熏够九十天。柴火得用城口的松木,烟子要匀匀地裹着肉走,这样熏出来的腊肉才香得流油,炒青椒最巴适。” 说到 “巴适” 两个字时,她不自觉地笑了,眼角的皱纹像院坝边的菊花一样绽开。
拍摄结束后,吴梦琪坐在院坝的石凳上剪辑视频。她给画面加了层淡淡的暖色调滤镜,让松木火的光芒更显温暖;在腊肉特写时配上 “滋滋” 的音效,增强听觉感染力;最后加上醒目的文字标签:“# 重庆城口腊肉 #九十天松木慢熏 #外婆的老手艺”。背景乐选了段轻快的川剧锣鼓,节奏和腊肉滴油的频率正好合拍。
“这样就行啦?” 刘姐端来一碗老鹰茶,看着手机屏幕里的成品,眼里满是怀疑。她之前拍的视频只是简单展示腊肉,配文写着 “正宗川味腊肉”,既没地域标签也没故事感,播放量寥寥无几。
“保证能火!” 吴梦琪接过茶碗,指尖被烫得轻轻一颤,“您看这定位,我标了‘城口县北屏乡’,抖音会优先推给重庆本地用户和喜欢美食的人。” 她翻出自己做的笔记,指着 “地域标签流量密码” 那页,“上次周叔的酸辣粉就是靠这个,一周涨了两千粉。”
回城的路上,刘姐一直捧着手机看视频预览,嘴角的笑意就没停过。大巴车驶过盘山公路时,她突然握住吴梦琪的手:“梦琪,以前姐对不住你。” 老人的手掌粗糙却温暖,“你刚入职那会儿,李伟在背后说你坏话,我不光没拦着,还跟着瞎起哄……”
吴梦琪看着窗外掠过的山林,枫叶已经红了大半,像燃烧的火焰:“姐,都过去了。咱们现在好好做视频,把城口腊肉卖出去才最重要。” 她想起刚入职时被孤立的日子,刘姐确实和李伟他们一起说过她 “读死书”“不懂变通”,但此刻看着老人愧疚的眼神,那些委屈突然就淡了。
一周后的清晨,吴梦琪刚到办公室就被刘姐拉到茶水间。老人眼睛亮得惊人,手里紧紧攥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火了!梦琪你快看,视频火了!” 她点开抖音,屏幕上的点赞数赫然显示 评论区已经刷了几百条留言。
吴梦琪凑近屏幕,视频里城口的晨雾、松木火的青烟、腊肉的油光在手机里交织成温暖的画面。评论区里满是热情的留言:“坐标解放碑,求购买链接!”“这才是正宗的重庆腊肉,超市买的根本没法比”“外婆的老手艺太有感觉了,看得我想家”。还有人专门问松木熏制的诀窍,刘姐都用方言认真回复,字里行间带着骄傲。
“订单多到我手忙脚乱!” 刘姐点开后台订单,密密麻麻的地址铺满屏幕,“昨天一天就接了两百多个订单,打包打到半夜,我老公和儿子都来帮忙了。” 她从包里掏出个油纸包,塞到吴梦琪手里,“这是刚熏好的腊肉,你带回家尝尝,炒青椒最好吃。”
油纸包还带着余温,腊肉的咸香混着松木香从纸缝里钻出来。吴梦琪想起杨老说的 “情分加本分才走得远”,当初帮刘姐改视频只是举手之劳,没想到真能收获这样的信任。职场的坚冰,原来真的能在实实在在的帮助里慢慢融化。
“姐,咱们得趁热打铁。” 吴梦琪翻出笔记本,“现在可以开直播了,带大家看腊肉制作过程,肯定更火。” 她指着评论区的留言,“好多人想知道松木熏制的细节,直播时正好展示。”
刘姐连连点头,眼里的光比手机屏幕还亮:“都听你的!你说咋弄就咋弄。” 她突然握住吴梦琪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来,“以前真是姐不对,总觉得你年轻不懂事。现在才知道,你这脑子比咱们灵光多了。”
两人正说着,李伟端着咖啡路过茶水间,听见里面的笑声探头张望。当他看到刘姐手机上的点赞数时,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刘姐你这视频可以啊!怎么突然就火了?” 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惊讶,显然没料到吴梦琪指导的视频能有这效果。
“都是梦琪教得好。” 刘姐毫不掩饰地夸赞,把油纸包往吴梦琪手里又塞了塞,“人家不光帮我拍视频,还教我加地域标签,说这样能精准推给喜欢美食的人。” 她故意提高音量,让路过的同事都能听见。
李伟的脸青一阵白一阵,端着咖啡杯的手僵在半空。上周他还在嘲笑吴梦琪 “天天跑老街不务正业”,现在看着这上万的点赞数,嘴里的咖啡突然变得又苦又涩。他讪讪地笑了笑:“还是你们厉害,我那边快消品的视频都没这效果。” 说完便匆匆离开,连咖啡都忘了拿。
吴梦琪和刘姐相视而笑,茶水间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张莉踩着高跟鞋从门口经过,听见里面的笑声脚步顿了顿,却没像往常那样进来搭话,只是加快脚步走向王强的办公室 —— 她刚看到刘姐的视频数据,心里正憋着一股莫名的火气。
回到工位时,吴梦琪发现桌上多了个小盆栽,是刘姐偷偷放的。多肉植物的叶片胖乎乎的,上面还贴了张便签:“谢谢梦琪妹妹,姐以后都听你的。” 字迹虽然娟秀,却透着真诚。她把盆栽摆在电脑旁,看着屏幕上商盟发来的消息:“城口腊肉可纳入老字号扶持计划,下周来谈细节。”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吴梦琪翻开笔记本,在 “职场关系” 那页写下:“真诚助人,终有回报。” 她想起刚入职时在火锅店里哭的夜晚,那时的她绝不会想到,曾经疏远的同事会变成如今的伙伴。
中午吃饭时,刘姐特意多打了份红烧肉,非要塞给吴梦琪:“你太瘦了,多吃点。” 食堂里其他同事看着她们亲近的样子,眼神里带着惊讶。李伟和张莉坐在一起吃饭,却没像往常那样闲聊,只是闷头扒饭,气氛有些尴尬。
吴梦琪咬着红烧肉,肉香在嘴里化开时,突然明白职场关系就像重庆的火锅,需要慢慢熬煮。曾经的隔阂与误解,就像锅里的花椒和辣椒,初尝时辛辣刺喉,但只要用心经营,最终都会熬成醇厚的汤底。刘姐的腊肉视频火了,不仅带来了订单,更融化了办公室里的坚冰,这种意外的收获,比任何业绩数字都更让人温暖。
下午的部门例会上,王强破天荒地表扬了刘姐:“快消品渠道的腊肉视频做得不错,给其他同事开了个好头。” 他的目光扫过吴梦琪,虽然没点名,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以后各渠道要多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散会后,刘姐拉着吴梦琪的手激动地说:“你听见没?王经理表扬我了!” 她眼角的皱纹里都带着笑意,“晚上姐请你吃火锅,就去枇杷园,边吃边聊直播的事。”
吴梦琪笑着答应,心里像揣了个暖炉。夕阳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洒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看着桌上的多肉盆栽,突然觉得职场这条路虽然布满荆棘,但只要带着真诚和善意前行,总会遇到温暖的同行者。就像城口的腊肉需要九十天的慢熏才能入味,职场关系也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在烟火气中熬出最动人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