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依山而建的圆形场地,远看如山中古刹,近观却与他那个时代的体育场颇有几分神似。
古今匠人的巧思竟如此相通。
据静宜师弟介绍,这座演武场可容纳近万人。
今日盛会,不仅九大峰主将齐聚,当代武当掌门亦会亲临。
张三丰终将现身。
但那三名神秘道人,恐怕不会露面。
关于他们的来历。
连静宜都显得茫然无措。
李鑫曾私下询问小道童,试图打探道观三人的消息。
谁知这位生而知之的灵童同样困惑,全然不解其意。
至此李鑫恍然大悟。
那座道馆既是传说中的不可知之地,自然非寻常人能窥探。
或许有天人之境的老真人。
施展蒙蔽天机的手段遮掩此地。
虽然后知后觉才意识到自己踏入了修行界最神秘的禁地之一。
可那座小庙在他眼中。
实在看不出有何特别之处。
莫说其他,单是老真人蹲在灶前烤红薯的随意模样。
这般做派怎配与后世传闻的不可知之地相提并论。
不过。
李鑫反而觉得这般返璞归真的老真人,方配得上天下第一人的名号。
演武场此刻已是人头攒动。
九峰 ** 几乎齐聚这座武当山巅。
当静宜领着李鑫入场时。
无数目光似有若无地聚焦而来。
李鑫心知肚明,这些窥探多半源于身旁的小道人。
毕竟是武当第五席。
而投向自己的视线中,分明夹杂着几道凌厉寒芒。
李鑫抬眼望去,正对上周经天阴鸷的眼神。
果然被此人记恨上了。
但他李鑫何曾畏首畏尾。
更令他在意的是场间暗藏的强横气息。
观武台上九位白袍老道尤为醒目。
正是统御九峰的各位峰主。
其中既有天子山王剑,亦有郭襄之师林长老。
而执掌天道的李玉长老,更是当代武当掌门。
这是李鑫初次得见掌门真容。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掌门毫无架子。
朴素得与寻常老道无异。
待人接物时那份认真劲儿。
倒与老真人颇有几分神似。
每当 ** 行礼,必郑重回揖。
这位在武当修行数十载的老道人。
老道士与众不同,自幼便在山上修行,从未踏足山下。
他性情温和宽厚,唯独因雨龙之事罕见地动了怒,觉得浪费人才。
平日里,他是武当山上公认的大善人。
而执掌戒律的龙长老则截然不同。
他面容肃穆,周身散发着无形的威严。
乍看只是个不苟言笑的老者。
但这老者年轻时也曾 ** 江湖,几十年前堪称武林翘楚。
李鑫忍不住多打量了龙泳霖几眼。
先前在山下遇见的外门 ** ,确实与这位龙长老有几分神似。
李鑫心领神会地了一声。
当众人齐聚演武场时,李鑫与其他 ** 都不禁热血沸腾。
这些长老虽已年过花甲,却仍在为武当鞠躬尽瘁。
正值当打之年的他们,眼中仍燃烧着炽热的斗志。
更上一层的供奉们则隐于山林,踪迹难寻。
唯有老天师能觅得这些隐世高人。
尽管年近半百,但李鑫能感受到他们眼中未熄的火焰。
这群永葆少年心性的长者,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
时至正午,烈日当空。
喧闹的武当 ** 们突然鸦雀无声。
不知何时,一位老者已悄然立于李掌门身后。
上万人的演武场瞬间寂静,这份肃穆令人震撼。
这便是天下第一人应有的威仪。
** 们目光灼灼,望着那位看似平凡的老者。
他虽身形不高,却是当世真正的擎天玉柱。
恭迎老祖的呼声如潮水般此起彼伏。
每一声都饱含崇敬之情。
诸位。”
张三丰淡然一笑,声音虽轻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宛如清冽甘泉,沁人心脾。
我年少时也爱争强好胜,什么都想争个高低。
即便有读书人对我说君子不争,我也未曾放在心上。
少年人就该有少年人的样子,何必学那暮气沉沉的老人?
武当也好,修道也罢,练剑也行。
都无妨。”
对你们这些年轻人来说,680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别处的老头子管不着,但在我们武当,讲究的就是道法自然。”
顺其自然。”
今日比武,你们尽管使出全力。
当年我们年轻时,师父也是这般教导我们的。”
有师祖在此坐镇,你们大可放手一搏。
但丑话说在前头,关起门来师兄弟切磋无妨。”
若是有人在外欺负同门还不加管束,我张三丰第一个不答应。”
诸位,开始吧。”
师祖这番简短话语,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
演武场上空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如同惊雷炸响。
李鑫暗自思忖:老真人这番话当真充满少年意气。
谁能想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心境竟如此年轻。
连他这个年轻人都忍不住要叫好。
这就是当今天下第一人。
看似平凡的老者,粗布 ** 毫无架子。
李鑫曾问老真人为何 ** 华贵道袍。
看看龙虎山的天师们,哪个不是锦衣玉食?那些天师袍都是用皇家贡品丝绸制成,由江南顶尖绣娘精心缝制。
一件天师袍价值数百两黄金,更不用说那些紫袍、红袍了。
据说那位与当朝皇帝同姓的红袍天师,其御赐道袍更是与藩王服饰同等规格,价值千金。
这般奢华,常人难以想象。
老真人当时笑道:寻常百姓一辈子也挣不到千两黄金。
我张三丰比百姓高贵在哪里?
既未为天下苍生立下大功,也未替朝廷效力造福黎民。”
不过是个山野村夫,隐居武当,有何颜面穿那千金华服?
这般觉悟,恐怕唯有这位天下第一人才能拥有。
李鑫始终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仙风道骨,值得世人敬仰。
喂,李鑫!发什么呆呢?
人群中,静宜扯了扯李鑫的衣袖问道。
他们俩都是内门 ** ,不必回到各自山峰师父那里。
偏巧二人在武当山上都没什么朋友,总是形单影只。
山间小路上,只有李鑫和小道童结伴而行。
令人意外的是,郭襄竟也朝他们走来,站在了同一处。
李鑫师兄。”
郭襄师妹。”
自山下那一战后,两人已算熟识。
郭襄虽姿容出众,但李鑫心中并无他想。
家中尚有牵挂,他自然不愿在外招惹是非。
郭襄主动与他们同行,确实令人费解。
可她向来如此,心思从不为人所知。
在这山中,郭襄如林间小鹿般灵动。
无论做什么,总有人赞她灵气逼人。
即便藏经阁 ** 后有人对李鑫颇有微词,郭襄依旧我行我素。
这便是她独特的性情,也是众人说她痴的缘故。
她曾独坐瀑前,抱剑听涛。
一日复一日,废寝忘食。
由此悟出雨花剑意,得王剑师叔大道至简的赞誉。
更引得师祖张三丰在寒道湖为她垂钓锦鲤。
可惜这次未能与师兄同组。”
两人渐渐攀谈起来。
一旁的小道童却像看怪物般盯着郭襄。
郭襄,你莫不是傻了?上次被他打得还不够惨?
莫非你这剑道天才,骨子里是个受虐狂?
二人相视一笑,浑不在意。
李鑫温声道:总有机会再切磋的。”
师兄说笑了,明明是我连让你认真出手都做不到。”
李鑫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那 ** 虽尽力,却还未真正掌握剑气。”
郭襄闻言嫣然一笑。
这一幕落在旁人眼中,顿时引来无数嫉恨的目光。
尤其是周经天,几乎咬碎了牙。
好个李鑫!
他阴鸷地盯着那边,暗自盘算。
有雨龙和火黄那两个家伙挡着,看你如何过关!
很大程度上都是他在暗中作祟。
或者说,是那位周长老的缘故。
另一边,站在演武台上。
李玉掌门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朗声笑道:“周长老,令郎似乎有些吃味啊。”
负手而立的周洪轻叹一声:“让掌门见笑了,犬子心性未定,也不知为何如此执着。”
“无妨。”
李玉笑道,“我倒也好奇,李鑫这孩子有何特别之处,竟能让师祖亲自指点修行一月。”
“雨龙与火黄虽在外门,但身份特殊,未来必不会止步于此。”
“若他日水火相融,方为真正的天道。”
“郭襄的剑意确实凌厉了许多。”
林长老含笑走近说道。
“自败于李鑫后,这丫头判若两人,整日嚷着要练剑。”
“虽看着心疼,但细想也是好事。
毕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从未经历风雨。
若一直如此,莫说继承天子山,便是接替小师弟的位置都难。”
对长辈而言,天赋并非首要。
但他们格外重视 ** 的机缘。
尤其郭襄这孩子,虽平日不言,实则对自己要求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