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卫生院院长的一番肯定,像一阵风,迅速吹遍了红星生产队,甚至传到了邻近的几个大队。
“听说了吗?公社院长都夸爱国家闺女了!”
“说咱队里小赤脚医生比卫生院的学徒还强!”
“了不得啊!这娃娃以后怕是要吃公家饭了!”
议论声中,羡慕和赞叹取代了之前残留的些许疑虑。伊拉“小神医”的名声不再局限于本队,开始有了更广泛的传播。
来找伊拉看小毛病的人似乎更多了,甚至还有邻队的人慕名而来,专门让她给小孩看看积食、给老人摸摸脉。伊拉依旧保持着耐心和细致,在新获得的诊断知识加持下,处理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解释也越发清晰到位。
李大夫乐见其成,甚至开始有意地将一些病情简单的病人完全交给伊拉独立处理,自己则在旁边把关。这既锻炼了伊拉,也减轻了他的负担。
【独立处理常见病例数量增加,临床经验稳步积累,获得更多群众信任。奖励积分+30点。】
【宿主当前积分:1243点。】
伊拉享受着这种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的成就感,但也隐隐感到了一丝压力。名声越大,责任越重,人们对她的期望也越高。她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这种期望。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她的知识来源快要枯竭了。
李大夫那里能借的书早已被她翻烂,系统灌输的【常见疾病诊断】知识虽然系统,但更多是框架性和常见内容,对于更复杂、更疑难的病症,或者更深度的理论知识,依然匮乏。她需要更高层次的学习资源。
她尝试向李大夫透露想学更多东西的渴望。
“李伯伯,有没有讲……人体里面结构的书?比如心、肝、脾、肺、肾……都在哪儿?怎么工作的?”她比划着,试图描述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李大夫愣了一下,摇摇头:“傻孩子,那都是西医的玩意儿,咱中医不讲那个。咱讲的是经络气血,脏腑功能。你看《内经》、《难经》倒是讲这些,可那书……唉,太深了,我也看不太明白,咱这儿更没有。”
伊拉这才意识到中西医体系的差异。她想学的是更现代、更基础的医学知识,而李大夫精通的是传统中医经验。两者并非对立,但她目前缺乏的是前者那种清晰直观的认知框架。
“那……有没有讲……更多药方?更复杂病的书?”伊拉退而求其次。
李大夫叹了口气:“好书难找啊。我这儿就这几本老底子。公社卫生院或许有,但那也不是随便能借的。”他顿了顿,看着伊拉渴望的眼神,忽然压低声音道,“不过……听说城里的大医院、卫生学校,才有真正的图书馆,书多得看不完……”
城里?卫生学校?图书馆?这些词对伊拉来说,遥远又充满诱惑。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萌生:她需要接受更正规、更系统的医学教育!光靠自学和一位赤脚医生的指导,已经快到瓶颈了。
可是,怎么才能去城里学习?她只是一个农村户口的小女孩,在这个年代,想要离开农村接受高等教育,难度堪比登天。推荐上大学?那需要极高的政治表现和机遇,而且年龄也远远不够。
就在她为此烦恼时,那位公社卫生院的干事再次来到了红星生产队。这次他是专门来找伊拉和李大夫的。
“李大夫,伊拉小同志,”干事笑着打开笔记本,“上次院长回去后,对你们评价很高啊!尤其是伊拉小同志,年纪小,觉悟高,肯钻研!院长特意让我来了解一下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公社支持的地方?比如学习资料方面?”
机会来了!
伊拉的心脏猛地一跳。她强压住激动,看了一眼李大夫。
李大夫会意,连忙说:“感谢院长关心!拉拉这孩子就是一块璞玉,就是……就是缺些好书看啊!我这儿的书她都啃完了,孩子求知若渴,咱这乡下地方,实在找不到更多的了……”
干事点点头,在本子上记着:“嗯,学习资料确实是个问题。这样,我回去跟院长汇报一下,看看能不能从卫生院图书室找几本基础的医书先给伊拉小同志看看。”
伊拉心里微微有些失望。几本基础医书,恐怕还是难以满足她的需求。她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学习。
她鼓起勇气,用尽量稚嫩但清晰的语气问:“干事叔叔……城里……卫生学校……是不是书很多?能去那里看书吗?”
干事愣了一下,没想到这孩子心气这么高。他笑了笑:“卫生学校啊,那是培养医生护士的地方,得通过考试才能进去学习呢。不过……”他沉吟了一下,“听说他们偶尔也会办短期的赤脚医生培训班,要是以后有机会, maybe 可以推荐你去听听?”
培训班!虽然只是短期的,但这无疑是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伊拉的眼睛瞬间亮了,连忙点头:“谢谢干事叔叔!”
干事又鼓励了几句,便离开了。
虽然只是得到一个模糊的“可能”,却像在伊拉心中点亮了一盏灯,让她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她不再纠结于立刻拥有大量书籍,而是开始更有针对性地利用现有资源。她反复研读李大夫那几本旧书,将每一个字句都吃透,并结合临床病例深入思考。她向李大夫请教更多关于脉象、舌诊、药材炮制的细节经验,将这些实践知识牢牢掌握。
同时,她也开始默默为那个可能的“培训班”机会做准备。她需要巩固现有的知识,展现出足够的潜力和价值,才能在未来争取到这样的机会。
【明确进一步学习需求,并成功向潜在渠道(公社卫生院)表达诉求,获得未来可能性信息,目标感更加清晰。奖励积分+35点。】
【宿主当前积分:1278点。】
冬日漫漫,寒风凛冽。
但伊拉的心中却燃烧着求知的火焰。
她知道,通往更广阔医学世界的道路必然崎岖漫长,但她已经看到了远处的微光,并开始为之积蓄力量。
名声的外传,带来了新的机遇的曙光。
而能否抓住这缕曙光,取决于她此刻的每一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