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门口便有皇后身边的女官迎上来,引着母子俩往二楼雅间去。
雅间内铺着软垫,小几上摆着精致的茶点,皇后一身家常的芙蓉色锦裙,见他们进来便笑着招手:“奕晴来了,快坐。玉瑾,你也来了?”
玉瑾规规矩矩行了礼,目光却忍不住飘向窗外——楼下戏台已搭好,伶人们正穿着彩衣化妆,隐约能看见马良的道具笔立在台侧。
皇后将他的模样看在眼里,打趣道:“别急,戏要等酉时才开演。红玉,你且带着大公子去后台看看道具,看看有哪个做得不像的?”
红玉应声做了个请的手势。
玉瑾也很是兴奋,跟着出去了。
待伺候的人都退出去,皇后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语气沉了几分:“奕晴,这几个月内务府进项增加了不少,本宫甚慰。可是……”
她面露难色,环顾了一下四周,“你替本宫看看,这聚贤阁,可有什么改进的法子?”
苏奕晴早已知晓,这聚贤阁是皇后娘娘娘家沈家的产业,便微微一笑,打趣道,“娘娘这是挂念娘家铺子生意不好么?”
皇后叹了一口气,“本宫那母亲,总惦记着家中的产业。先前找本宫要过几次皇家授权,但我让她拿出授权银,她却不肯,再则我沈家出了三代太傅,是书香世家,手里经营的铺子左不过都是些读书人光顾的地方,光景也实在是平平。今儿本宫悄悄把你约到这里来,就是想让你给点意见。”
苏奕晴拱手道,“多谢娘娘这般看得起玉瑾的画作,竟还把它搬上舞台了。”
皇后抿唇一笑,“本宫亦是喜欢这本画作,便让家中侄儿改编成戏,也希望它能给这铺子带来一些盈利。”
这聚贤阁早几年生意倒是颇好,自从自家父亲病逝后,沈家其实已无太傅在朝,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读书人,日渐势微。
铺子生意更是一落千丈。
也难怪母亲焦急。
苏奕晴指尖轻轻叩了叩膝头的锦缎,目光落在窗外戏台旁往来的寥寥几个文人墨客身上,缓声道:“娘娘顾虑的是,一则若是沈家铺子拿了皇家授权,怕是也叫旁人无端猜测娘娘您藏了私心;二则书香世家的铺子若是沾了太多权势之气,反倒会让那些清高的士子望而却步。”
皇后闻言眼睛一亮,往前倾了倾身子:“你倒说到本宫心坎里了。这聚贤阁先前本宫也来过两次,满墙的古籍字画是好的,可除了月初请些老儒讲次学,其余时候便只剩些茶客枯坐,连个新鲜话头都没有,如何能聚起人气?”
“依臣妇之见,聚贤阁的病根不在‘名’,而在‘活’。”苏奕晴端起茶盏敬了皇后一杯,“那些读书人来此,图的是雅致,却也怕沉闷。咱们不妨换个法子,把‘卖书卖茶’改成‘卖氛围卖知己’。”
皇后挑眉:“这话怎讲?”
“首先,阁中可设‘诗笺墙’,但凡进店的客人,都能取张素笺题诗作画,佳作由掌柜誊抄在宣纸上,裱起来挂在阁中最显眼处,月底请全城名士评选‘月魁’,奖品便是沈太傅的手札摹本——娘娘知道,沈太傅的墨宝,读书人趋之若鹜。”苏奕晴语速不快,字字都落在实处,“这样一来,每日都有新笔墨添进来,谁不想来看一眼自己的诗是否上榜?又能引得文人相互唱和,人气自然就旺了。”
皇后听得频频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这法子新鲜。可光有诗还不够,总不能让客人空坐着。”
“娘娘别急,这第二样,便是‘雅集分栏’。”苏奕晴继续道,“将阁中靠窗的位置隔出几间小阁,每间摆上不同的雅物——或是新得的碑帖拓片,或是上好的宣纸湖笔,再请些擅长琴棋的女先生坐镇。客人既能单独品鉴,也能约着同好对弈抚琴,阁中只收些茶点费,雅物只展不卖,却能带动旁边书铺的生意。”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至于皇家的名头,咱们不用明着挂。娘娘只需偶尔差人送些宫中新制的墨锭到阁中,说是‘皇后娘娘听闻聚贤阁文风鼎盛,特赐文房以助雅兴’,这话传出去,既给足了沈家面子,又不会显得铜臭,那些读书人只会觉得此处是皇家都认可的雅致之地。”
皇后捏着茶盏的手渐渐松开,脸上的愁云散去大半:“你这脑子,果然比本宫活络。可本宫那母亲素来固执,她能听进这些新法子吗?”
“臣妇自有办法。”苏奕晴微微一笑,“下月便是沈老夫人的寿辰,臣妇备一份‘聚贤阁经营设想’的册子当贺礼,册子首页写上‘皇后娘娘亲点雅事’,再把今日说的这些法子细细写在里面。沈老夫人素来敬重娘娘,见是您关注的事,定会仔细考量。”
话音刚落,雅间的门被轻轻推开,玉瑾带着一身脂粉气跑进来,手里举着一支彩绘的道具笔:“母亲!皇后娘娘!您看这笔做得多像真的!戏班师傅说,等会儿要演《怀素书蕉》呢!”
皇后被他这副雀跃模样逗得笑出了声,招手让他近前,又对门外扬声道:“来人,去把子砚请过来。”
苏奕晴心中一动,沈子砚是皇后胞兄的独子,也是沈家这一辈最出挑的子弟,年方十二便已能吟诗作对,只是性子偏内敛些。
不多时,一个身着月白儒衫的少年缓步走入,眉目间与皇后有几分相似,举止温文尔雅,见了众人先规规矩矩行了礼:“姑母,苏夫人。”
“子砚来了,快看看谁在这儿。”皇后拉过玉瑾,将他推到沈子砚面前,“这便是苏夫人的儿子玉瑾,六岁便能背《论语》,你改编的那《神笔马良》便是他的画作,在书院可是人称神童呢。玉瑾,这是沈哥哥,学问也不差的。”
玉瑾仰头看着比自己高半个头的沈子砚,“见过沈哥哥。你看这笔,戏里怀素先生就是用这样的笔练字吗?”
他倒是没想到,沈子砚小小年纪竟能改编话本子了。
在神笔马良的戏里加入怀素,啧啧,果然是百年书香沈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