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弘毅那强大而威严的武魄震慑下,议事厅内原本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终于如被狂风吹散的乌云一般,渐渐消散开来。人们的争吵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凝重、压抑的氛围。这种氛围虽然没有之前的激烈争吵那么喧闹,但却让人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压力,仿佛整个空间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笼罩。
各方代表们都默默地坐着,彼此之间的目光交汇时,都能感受到对方心中的复杂情绪。他们意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和规则来约束彼此,那么这个所谓的“众生议会”将只是一个空洞的笑话,甚至可能会加速内部的分裂,导致整个局面彻底失控。
接下来的数日里,会议进入了一个极其艰苦的阶段——条款磋商。每一个字句都成为了各方代表们争论的焦点,每一个议席的分配方案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权衡和协商,而投票权重的设定更是引发了无数次激烈的讨论和争议。在这个过程中,各方代表们不断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然后又不断地被其他代表反驳和质疑。
然而,尽管争论异常激烈,但大家都明白,只有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妥协,才能找到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于是,在漫长的拉锯战中,各方代表们逐渐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在必要的时候做出一些让步。就这样,经过无数次的争论与妥协,会议终于在艰难中缓慢地向前推进。
小符展现了惊人的耐心与智慧,她穿梭于各方之间,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调解矛盾,寻找各方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洛尘则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持,模拟不同分配方案下的决策效率与代表性平衡,为谈判提供客观依据。姜璃以其独特的、超越具体形态的视角,多次强调“存在即有价值”,呼吁尊重每一种生命形态的独特性与生存权。
欧文议长则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威望,把握着大方向,引导着讨论走向建设性的轨道。
最终,在经过无数次几乎谈崩又勉强拉回的边缘后,一份奠基性的法律文件——《众生议会共生宪章》(简称《共生宪章》),终于艰难地达成了初步共识。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各族代表依次走上前,在以特殊合金打造、铭刻着复杂符文与各族代表性图腾的宪章文本上,留下了自己的灵魂印记、能量签名或生物特征码。
《共生宪章》的核心原则被高声宣读:
“第一条:确认所有签署种族,无论其形态、大小、强弱、历史,在众生议会中享有平等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第二条:世界资源,乃众生共有之基,应建立共管机制,依据需求与可持续原则进行分配与利用,反对任何形式的垄断与掠夺。”
“第三条:文明多样性为世界之瑰宝,各族文化、传统与知识应得到相互尊重与保护,鼓励交流互鉴,共同丰富世界文明图谱。”
“第四条:众生议会为应对世界性危机、引导文明发展之最高议事机构,其决议对所有签署种族具有约束力。议席设立与投票机制,遵循‘基础平等’与‘责任权重’相结合之原则……”
宪章的通过,标志着“众生议会”真正具备了法理基础和组织框架。尽管其中还有许多细节有待完善,许多矛盾只是被暂时掩盖,但它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而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姜璃,作为能量生命的代表,首次以独立的、正式的身份,在宪章上留下了她凝练璀璨的能量印记,获得了众生议会的合法议席。这象征着议会包容性的巨大突破,也为未来应对更多未知形态的文明或存在,打开了大门。
《共生宪章》的墨迹未干,世界的法则涟漪依旧在持续。但众生,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的名义,来面对这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