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内的内线电话再次响起。
戚雨接起电话,彭修杰的声音沉重,“省厅已经同意成立跨区域联合专案组。现在,我们需要你更深入的帮助。”
“我能做什么?我在安全屋很安全,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提供分析。”戚雨清楚自己的处境。
“大部分工作确实可以远程完成。但是,有一项关键任务,可能需要你亲自到场。”彭修杰的语气极为慎重,“我们刚刚从邻市水警处得到一个紧急消息。他们在例行河道清淤时,打捞上来一个沉重的、用防水布和特殊绳索捆绑的包裹。初步判断,里面很可能是……新的受害者遗体,而且包裹方式与你描述的‘凶手签名’高度相似。”
戚雨的心一紧。
“当地法医初步检查,认为包裹的打结方式、防水布的处理手法非常特殊,甚至可以说独一无二,可能包含重要信息。但他们无法完全理解其潜在的心理含义或技术细节。”彭修杰顿了顿,“戚雨,你是唯一一个通过‘梦’提前感知到凶手这种‘签名行为’的人,你对这些细节的敏感度和联想能力,可能远超常人。我们需要你亲自查看那个包裹物证,特别是绳索的打结方式和包裹的整体形态,看是否能从中解读出更多关于凶手心理状态、职业习惯甚至生活环境的线索。这是照片和视频无法完全传递的‘触感’和‘整体观’。”
戚雨沉默了。她知道这很危险,但彭修杰说的有道理。凶手的“签名”往往蕴含深意,亲自观察原始物证,确实可能发现被忽略的细节。
彭修杰继续说“我们不会让你暴露在公开场合。我们会派一辆没有任何警方标识的民用厢式货车到安全屋楼下。由江牧宇和另一名我最信任的、反侦察经验丰富的队员全程护送。路线经过精心规划,避开所有主要监控和繁华路段。”
“货车将直接开进邻市法医中心的内部证物仓库。那里已经清场,只有专案组核心成员和必要的法医技术人员在场。所有窗户都已遮挡,绝对保密。”
“你全程需穿戴全套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这不仅符合证物检查规范,也能最大程度隐藏你的身份。在证物仓库内,你的活动范围严格受限,只看需要你看的特定物证。”
“不过。”彭修杰顿了一下“你的观察时间被严格控制在两小时内。结束后,立即由原车原路送回安全屋。除了我、叶少柒和极少数核心成员,没有人知道你的真实身份和具体行动时间。对其他人,你只是省厅请来的特殊行为分析专家。”
彭修杰最后强调:“这个决定是经过风险评估的。我们认为,凶手再狡猾,也难以预料到我们会如此迅速地锁定这些案件的联系,更不可能知道你的存在和这次高度保密的行动。机会稍纵即逝,这个新发现的物证是热乎的,可能包含指向凶手的关键信息。我们需要你的专业洞察力。”
“好,我同意。”戚雨下了决心,“我准备一下。”
“谢谢。车半小时后到。注意安全。”彭修杰挂了电话。
一小时后,戚雨坐在密闭的货车厢内,身边是神情警惕的江牧宇。车辆平稳地行驶在预定路线上。戚雨的心跳有些快,但并非全是恐惧,还有一种即将直面谜题的职业兴奋感。
他们顺利抵达邻市法医中心,货车直接驶入内部通道。在森严的戒备下,戚雨穿戴好防护装备,被引至证物台。
那个散发着河水腥气和一丝若有若无腐败甜腻气味的包裹,就放在那里。
防水布的颜色、绳索的材质、那种复杂而充满仪式感的捆扎方式与她梦中感受到的“氛围”惊人地契合。
她深吸一口气,排除杂念,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物证上。
她小心翼翼地靠近,仔细观察绳索每一个结的力度、角度、重叠顺序,查看防水布折叠和密封的细节。
她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大脑飞速运转,将视觉信息与梦境中的感觉、法医的知识库进行交叉比对。
也许,凶手无意中留下的这个“签名”,正是打开他内心世界大门的钥匙。而能看懂这把钥匙的,此刻,或许只有她。
在绝对安全的防护和严密的监视下,戚雨开始了与凶手隔空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她的出门,并非鲁莽冒险,而是成为推动案情发展的关键一步。
它比戚雨想象中要更大、更沉,像一头被束缚的、沉默的怪兽。防水布是那种常见的工业用深绿色pVc材质,但浸水后颜色变得更深,近乎墨黑,表面沾挂着些许泥沙和水藻。
绳索是灰色的尼龙绳,约有手指粗细,缠绕的方式异常复杂,充满了令人不安的仪式感。
仅仅是站在它面前,戚雨就感到一股寒意穿透防护服。不仅仅是生理上对死亡和腐败的抗拒,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冲击——眼前的事物,与她梦境中那种模糊却强烈的“氛围”惊人地重合了。
这不是简单的抛尸,这是一种“呈现”,是凶手在向可能看到它的人传递某种信息。
她深吸一口气,强制自己将翻涌的情绪压下,切换到纯粹的法医职业模式。
此刻,她不是那个被噩梦惊醒的女人,而是一名解码者,要解读凶手在这包裹上留下的每一道“笔触”。
她没有急于靠近,而是先围绕证物台缓慢踱步,从不同角度观察包裹的整体形态。
“江警官,”她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沉闷,但异常冷静,“请记录。”
一旁的江牧宇立刻拿起录音笔和记录本。
“包裹呈不规则长条形,长度约一米六,最宽处约五十厘米。形态显示内容物密度不均,可能有多个组成部分或内部有支撑物。”
“防水布包裹层数至少为三层,边缘折叠方式为内折后压紧,再用绳索固定。折叠处可见反复按压的痕迹,说明凶手力求密封和紧实。”
“绳索捆绑结构复杂,初步观察,并非简单的十字或井字固定。主线缠绕包裹体纵向三周,横向至少五周,并在特定点位进行重点加固。所有绳结均位于包裹底部,推测为便于拖拽或保持某一面‘展示’的整洁性。”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锁定在那些绳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