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阻止杨小壮被拐卖,并抓获直接行凶者张三、李四,极大地提振了专案组的士气。
更重要的是,戚雨那精准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预警,彻底打消了组内残存的疑虑,她的话语权无形中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审讯室内,灯光惨白。
李飞扬亲自坐镇,戚雨和江牧一在隔壁通过单向玻璃观察。
张三、李四这两个底层执行者,在确凿证据和警方强大的心理攻势下,精神防线很快崩溃。
“说!谁指使你们的?孩子在货运站交给谁?”李飞扬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张三,也就是开车的那个,耷拉着脑袋,声音带着哭腔:“警官,我们真不知道上头是谁……就是个电话,不记名的老年机,用完就扔。每次指令都不一样。”
“电话里是男是女?有什么特征?”
“听不出男女,用了变声器,嘶哑哑的每次就说时间、地点、目标特征,还有交接点。完事把钱放指定垃圾箱,我们自己拿。”
“交接点每次都是城西老货运站三号仓库?”
“以前不是,最近几次是。但、但这次我们去之前,接到最后一条信息,说……说仓库‘热了’,暂时别用。让我们得手后,等新指示。”李四急忙补充,试图表现得好一点。
“新指示?”李飞扬身体前倾,“什么新指示?”
“没、没等到就被你们抓了。”张三哭丧着脸。
“除了货运站,还有没有别的交接点或者聚集地?好好想想!这是你们戴罪立功的机会!”李飞扬敲着桌子。
张三和李四互相看了一眼,努力回忆。片刻,张三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太确定地说:“有、有一次我好像听之前一个一起干过活的喝多了提过一嘴,说……说有时候货……不,孩子,不直接去仓库,先去别的地方‘过一道’。”
“什么地方?!”李飞扬追问。
“他说的含糊好像是个……是个废弃的什么厂子?在……在城北还是城东来着?他说那地方味道大,像……像消毒水混着药味?”张三努力回忆着,“他说他也就去过一次,感觉阴森森的,不像仓库那么‘干净’。”
消毒水混着药味?阴森森的废弃厂子?
这个描述让隔壁观察的戚雨和江牧一同时心头一动。
这与他们之前发现的、带有明显“处理”痕迹的地下囚禁点感觉不同,似乎指向了另一个层面的运作。
“具体位置!厂子叫什么名字?附近有什么标志?”李飞扬不会放过任何线索。
“真不知道啊警官,他就那么一说,我当时也没在意,好像……好像离那个老‘生物制剂厂’不远?我也不确定……”张三支支吾吾。
老生物制剂厂?这是一个相对明确的区域指向。京都城北确实有一个废弃多年的老生物制剂厂区,占地面积很大,周边衍生出不少小作坊和废弃厂房。
审讯持续了几个小时,榨干了张三李四所知的所有信息。
除了这个模糊的“废弃厂子”,没有再得到关于“慈恩”核心或孩子最终去向的直接线索。但“消毒水混着药味”以及靠近“老生物制剂厂”的描述,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值得深入追查的方向。
案情分析会上,李飞扬通报了审讯结果。
“根据嫌疑人提供的模糊信息,结合我们之前掌握的线索和物证特征,”李飞扬指着地图上城北老生物制剂厂的区域,“我们认为,‘慈恩’网络很可能存在一个比货运站仓库更高级、功能更特殊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可能具备一定的医疗或特殊处理功能。”
张强现在对戚雨的能力深信不疑,主动请缨:“李队,我带人去摸这片!范围虽然不小,但有‘消毒水药味’和‘废弃厂子’这两个特征,应该能缩小目标。”
“可以。”李飞扬点头,“但要格外小心!如果这里真是他们一个重要的点,警戒肯定比货运站严。便衣侦查,切勿打草惊蛇。”
他转向戚雨和江牧一:“戚顾问,江医生,你们怎么看?这个‘中转站’的推测,是否符合之前的侧写和分析?”
戚雨沉吟道:“符合逻辑。从已发现的缝眼玩偶、地下囚禁点,到杨小壮案件中准备的那些束缚工具和乙醚,都显示这个组织行事周密且有特定模式。一个具备特殊气味、隐蔽性高的废弃工厂,比一个单纯的仓库更适合进行更复杂的操作。而且,靠近老生物制剂厂,无论是获取某些特定物资,还是利用人们对化工区域气味的习以为常来掩盖行踪,都符合他们谨慎的风格。”
她巧妙地将梦境中那些“流水线”、“处理”的恐怖印象,转化为基于现有证据的合理推测。
江牧一补充:“从物证和已掌握的情况看,如果这个组织涉及非法医疗活动,那么一个废弃的、但部分区域可能被改造过的工厂,比普通场地更符合需求。张三提到的消毒水混着药味,是个很关键的线索。”
两人的分析让与会众人神色更加凝重。案件的性质,似乎正在向更专业、更隐蔽的方向发展。
散会后,张强立刻带队出发,对城北老生物制剂厂周边区域进行秘密摸排。
戚雨和江牧一回到临时办公室。江牧一注意到戚雨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关切地问:“连续几天都没休息好,要不要回酒店休息一下?”
戚雨摇摇头,揉了揉太阳穴:“我没事。只是在想,这个网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密。有张三李四这样的执行者,有货运站这样的外围点,现在又可能存在一个功能更特殊的‘中转站’它的核心到底在哪里?那些被转移的孩子,最终会被送去做什么?”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即便能通过侧写和分析推断出部分信息,阻止个别案件,但面对一个如此盘根错节、隐藏极深的庞大组织,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一步步来。”江牧一安慰道,“撬开了一个口子,就能顺藤摸瓜。张三李四的落网,必然会引起他们的警觉和混乱,这或许就是我们的机会。”
就在这时,戚雨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吴川崎发来的信息。这次的内容比之前更长:
【闻已擒获爪牙,可喜。然打草惊蛇,蛇必反噬或深藏。彼等行事,惯用弃卒保帅,断尾求生。近日务必谨慎出行,留意周遭。你之“特质”,恐已引起注意。若有不适,勿硬撑,可随时寻我。】
这条信息让戚雨皱紧了眉头。吴川崎再次展现了其超乎寻常的信息灵通度。而且,他明确提到了她的“特质”,并警告她可能已被注意。
“他到底知道多少?”戚雨将手机递给江牧一看。
江牧一看完,面色凝重:“他似乎在暗示两件事:第一,‘慈恩’可能会因为这次打击而采取更极端的报复或隐藏手段;第二,他清楚你的能力不凡,并且认为这让你处于危险之中。他反复强调可以提供‘帮助’,其目的依然不明。”
“我知道要小心他。”戚雨收起手机,“但他的警告,并非全无道理。”
一下午在紧张的等待中度过。傍晚时分,张强那边传来了消息。
“李队,有发现!”张强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带着压抑的兴奋,“在老生物制剂厂东南方向大约一点五公里处,有一个废弃的‘红星塑料加工厂’。厂区很大,大部分厂房都破败了,但我们发现最靠里的一间仓库,有近期车辆频繁进出的痕迹,而且仓库侧面新安装了大型工业空调外机和一个简易的滤网通风口。”
工业空调?滤网通风口?这在废弃工厂里显得极不寻常。
“能靠近观察吗?”李飞扬问。
“暂时不能。厂区只有一个入口,有门卫,虽然是老头,但很警惕。我们绕到后面山坡上用望远镜看了一下,仓库窗户都被木板钉死或者从里面糊住了,看不清具体情况。但是……”张强顿了顿,“我们在下风口的位置,隐约闻到了消毒水的味道。很淡,但确实有。”
所有特征都对上了!
“干得好!”李飞扬精神一振,“不要轻举妄动,继续远距离监视,记录所有进出车辆和人员!我立刻调派增援,制定突击方案!”
目标终于锁定!这个废弃的塑料加工厂,极有可能就是“慈恩”网络中,那个具备特殊功能的“中转站”!
专案组迅速行动起来。技术组开始调取该工厂及周边所有可能监控。
行动组开始研究工厂平面图,制定周密的突击计划。所有人都明白,这一次,可能真正触及到了“慈恩”的核心运作层之一。
戚雨和江牧一也参与了计划讨论。戚雨凭借对物证和线索的深入分析,对仓库内部可能的分区布局提出了几种推测。
江牧一则从安全角度,提醒突击时需要注意可能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以及被困人员的身体状况。
行动计划定在第二天凌晨,人最容易困倦、警惕性最低的时候。
夜幕降临。京都灯火璀璨,掩盖着城市肌理下涌动的黑暗。戚雨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车水马龙。
明天凌晨的行动,至关重要。如果能端掉这个中转站,或许能救出一些孩子,更能获取大量关于“慈恩”核心的证据。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吴川崎的警告言犹在耳。“蛇必反噬或深藏”。
明天的行动,会顺利吗?这个“中转站”,是依然运作的巢穴,还是另一个被放弃的空壳?